【一】
先说题外话:
一、是否一涉及当下事件,就是蹭流量?
这种问题是诛心论,本不值一论。但为了促进你成长,姑且一言:
1.这样的问题,可以用来质疑任何人的任何行为“你是不是拗人设?”“你是不是秀高尚?”就像我也可以直接反问:“你质疑我蹭流量,是否就是想让我关注到你的留言?你很怕我无视你的评论?”——这一招我已经用过,前面我写农夫山泉,一大堆评论“收了农夫山泉多少钱?”我回复:“应该比娃哈哈给你的多一点,毕竟我字多。”
2.你可以这样猜测,这是你的自由。但你向个体提出质疑,那么请你拿出证据,我恕不奉陪。这叫“谁主张,谁举证”。无证据,就像幼儿园两个小朋友互喷“你是猪”“你才是猪”,可以喷到天荒地久。——要结束,只有一个好办法:你提取猪的DNA和我的DNA,然后一对比,发现二者完全相同,于是你才能得出结论我是猪——否则闭嘴。如同上例,你想单方面认为我收了农夫山泉的钱,那么我也就单方面认为你收了娃哈哈的钱,你自证去吧。
二、那么为什么要谈当下事件?因为有感,所以有发。
这是一个纯私人号,纯工作之余的游荡之所。有当下事件,也有非当下事件。没有任何团队,也非挣钱为目的,所以连广告都没接一个,主要是为了记录个人的所思所想所经历,然后向这个世界分享。
有趣的内容,算是为这个世界增加点快乐;
偶有感受,算是为这个世界提供一份思考;
如果能让部分读者的生活多点快乐,能给部分读者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如果能在他们碰上某些困扰、解决某些事情时有所帮助,就善莫大焉。
——不客气地说,我知道、而且坚信我胡乱写下的这些微薄的字,一定在某些角度上已经帮助到、今后也会继续帮助一些我知道或我不知道的人,不管是在教育孩子上,还是在个人生活上,甚至是在工作模式上。
“假如我能让一颗心免于破碎,减轻一个人的痛苦,或是平息一个人的哀伤,我就没有白过这一生。”——艾米莉·狄金森。
假如读过我文字的父母能少揍一次孩子,少给孩子一个白眼,不逼着他们哭着做作业,我就没有白过这一生;假如读过我文字的教师同行能将罚抄十遍改成两遍,少给学生甩一次脸色,自己也活得稍稍松弛,我就没有白过这一生;假如读过我文字的恋人在分手的时候不哭不闹不泼硫酸不捅刀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我就没有白过这一生……
假如你读到这里,将你准备评论的“臭公知”“不要脸的自媒体”“收了阿里多少钱”收回去,而改成“因为啥啥啥原因,所以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我就没有白过这一生。——如果奢侈一点,你还反省一下你的观点有没有证据、有没有逻辑,我干的这一切,就显得更有意义。
【二】
说回网上出现的质疑姜萍是否作弊事。
关于她是不是一定成才,我觉得还言之尚早。因为,哪怕她是天才,她的人生和家庭带给她的认知、心态、眼光和境界,都会让她今后的路充满风险。而且我在前一篇提到她本人的时候,使用的“数学天赋”,而没有使用“天才”一词。(在后面讨论这种现象的时候才使用了“天才”)
首先表明态度:我不知道姜萍是否作弊。——同时提醒你,你也不知道。
而且我没有证据证明她作弊或没有作弊。——同时提醒你,你也没有。
所以再次提醒你:我们不能以猜测为依据。
在更多的证据出现之前,我们主要以现有信息为依据。如果之后有证据证明她真作弊了,那才是真作弊了。
但有人提出了质疑,比如我看到了下图:
他们有没有权利质疑?当然有。
但他们也就只能止步于质疑,而不能定性这件事情。
然而上面这个截图,它不是在质疑,而是指控。因为它使用的是非常笃定的方式。
而且此人的能量非常大,简直是水门事件中的深喉:他不但知道王闰秋老师的秘密,还知道枪手的秘密,还知道阿里的秘密。
因为他确定了三件原本应该非常隐秘而且属于不同领域的事情:
此处质疑要成立,首先,不能只有这么几句话,必须要有证据。如果没有证据,就属于阴谋论,毫无意义。我可以编得更加耸人听闻。
其次,从逻辑上,很难让人相信阿里在一项自己雄心勃勃要发展的国际赛事上、准备要青史留名的赛事上,竟然蠢到使用风险如此之大的“强行提升名次”的方式,它图啥?
——以阿里这样的公司,以及这个赛事的性质,除非收益远超风险,否则绝不会轻易冒这样的险。
1.阿里不是一个视频平台。它和早已销声匿迹的“郭有才们”完全不是同一性质。——所以不必要。
2.如此多的全球顶级名校学生包括老师参赛已可证明它的价值。——炒作没啥意义。
3.哪怕换成我来决定这事情,不必考虑这个赛事的性质,只需要考虑阿里体量,我不认为我会蠢到用如此低劣的方式作假。——所以如果最后确证真是作弊或造假,决定这个事的人,非常愚蠢,非常没境界。(这当然也不是完全没可能,参照百度璩静。)
4.后果有多严重?——这些来参赛的名校学生、大学教授,都不是闲着没事做的人,如果这事造假,一旦翻船,对于这个赛事来说就无可挽回的自杀行为。
最后,来一招釜底抽薪吧——“作弊说”有两个巨大逻辑bug:
1.如果枪手这么厉害,为什么不自己参赛?金奖三万美元,银奖一万五千美元,难道王闰秋给的比这个数字更多?他是傻逼?
2.本就是开卷考试,允许使用任何工具、查阅任何资料,而且根据人性,几乎不可能避免向人求助,团队做题这样的事情发生,即使“建议独立完成”,也只不过是象征意义上的规定。所以,什么叫作弊?
在另一篇质疑的文章,提到了这个观点“王闰秋用不同的账号提交的答案不一样,再加上主观改卷造成的出入,就造成了同一个人提交的不同答案有分数差异”,这个信息认为姜萍的12名不是提升的。——质疑者们自己的信息打架了。
同时,有人指出姜萍的板书有很多书写错误,我不懂数学,只能按逻辑:如果这事是造假,明知要面对整个网络尤其参赛者这样的顶尖数学专业人士的审视,怎么可能出现这么多而且这么明显的漏洞?
所以正常逻辑是:正因为是造假,反而一定会更加小心谨慎、反复推演、不露马脚——你当阿里团队和王闰秋是白痴?所以如果真有异样,我会将它理解为书写习惯之类,而不是密密麻麻错误。
还有人说她最近一次数学测试也就八九十。我告诉你,我的语文水平远超我学生,但如果考默写,我绝对倒数。
其它质疑内容懒得再举例。
【三】
我的观点:
总原则——
1.恶猜公权,善待个体。
2.勇斥恶行,珍惜美好。
3.谁主张,谁举证;无证据,则放弃。
——当然,这些也只能自律,没法强求。而你既然要参与讨论,就应该自律。
具体到这事:名校学生们同样有质疑者所谓的作弊动机、作弊条件(比如更擅长查阅资料,更可以大家合力做题,然后推出一人认领),这样的质疑同样是合理的。但是为什么不质疑名校学生、所有参赛者也可能作弊?
“中专生更可能作弊”思路背后,是毒:——“那人大裤衩、烂拖鞋,竟然开个豪车?肯定是偷的!”
【四】
问:如果姜萍决赛考得稀烂,可不可以反证她预赛作弊或阿里造假?
答:不能。只能证明她决赛考得稀烂。
因为,决赛考得稀烂,除了“预赛作弊”,还有三种可能:
一、预赛是“玩一样”,心态忒好。现在网络一闹,以及个人前途、家庭荣耀之类涌上心头,精神压力一大,考不好了。
二、决赛题更难,刚好超过她的能力域值,考不好了。
三、被你们气的!小姑娘心态崩了!
【五】
如果最后确证阿里造假,怎么办?
简单:攻击阿里,放过平民!
原号已逝,请加新号
说这些有用吗?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