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不知不觉,明天就是农历的十月初七(11月7日)了,我们将正式迎来立冬节气,这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着孟冬时期的开始。每年的立冬之际,太阳将到达黄经225度,这个时间一般为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而今年立冬交节的时间为2024年11月7日(农历十月初七)06点19分49秒。
立冬之说,起源于古时的“四时八节”,其中“四时”指的则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而“八节”指的就是八个节气,在《左传·僖公五年》记载: “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说的就是“分、至、启、闭”八个节气,分别指:分,春秋分也;至,冬夏至也;启,立春立夏;闭,立秋立冬。
立冬作为“闭”的节气,标志着季节的闭合和转换。随着立冬的到来,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减少,日照时间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降低,气温由此开始下降,但由于地表贮存的热量,初冬通常不会很冷,真正的寒冷在冬至之后。立冬作为万物闭藏的开始,人们的一些生活习惯也要由此开始调整,因此,在这天有很多的习俗和讲究需要我们遵守。
并非迷信!明日十月初七,最不能做的“4件事”,别忘了告诉家人。
一、十月初七不熬夜
明日十月初七进入立冬,天气开始寒冷,自然界万物开始进入收藏与休养生息的阶段,人体更应如此,《黄帝内经》记载:“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说的就是进入冬季,阳气内敛,阴气盛行,此时要养成早睡晚起的习惯,以养护阳气,抵御寒冷。熬夜,不仅会耗损肾精,损伤阳气,使身体更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
那为什么要适当“晚起"呢?在立冬这天,随着气温的骤降,寒风凛冽,人体易受寒受冻。此时,若过早起床,清晨的寒气易通过毛孔侵入体内,损伤阳气,引发感冒、咳嗽等不适。而晚起可以避免清晨的寒冷,还能让身体在温暖的被窝中逐渐适应外界的变化,为一天的活动做好准备。
因此,建议喜欢晨练的中老年,进入立冬后适当晚一些晨练,避免因清晨的寒冷而受冻,特别是患有“老寒腿”的人们更是要注意。
二、不宜吃寒凉之物
明日十月初七进入立冬节气,饮食习惯同样也要注意。老话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立冬之后,天地之间阳气潜藏,人们应该积蓄阳气,囤积更多的热量来维持体温,抵御寒冷。而寒凉之物,如冷饮、生冷瓜果等,其性属阴,易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腹痛、腹泻等不适。
因此,在立冬这一天,乃至整个冬季,我们都应遵循古人的养生智慧,避免食用寒凉之物。可以选择一些温热性的食物,如羊肉、牛肉、桂圆、红枣等,它们不仅能提供足够的热量,还能温补脾胃,增强身体的抗寒能力。
三、不要大喜大悲
冬季,是万物收敛、闭藏的季节,大自然呈现出一种沉静而内敛的姿态。在古人看来,人体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应顺应这一规律,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避免情绪的剧烈波动。大喜大悲,皆属情志之过,易扰动体内阳气,破坏阴阳平衡,从而影响身体健康。
老话说:“心静则明,水止则清”,立冬是冬季的开始,气温骤降,寒风凛冽,人体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情绪也易随之波动。大喜则气散,大悲则气郁,两者皆不利于阳气的闭藏与身体的健康。因此,保持情绪的平和,是立冬养生的关键。
四、夜晚不宜在外闲逛
明日十月初七是季节转换的日子,秋天的金气走向尽头,冬天的水气开始升腾,此时天地间的磁场较为不稳定,古人在这天都会早早回家,以免在外受到影响。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立冬之后,夜长日短,寒气渐浓,夜晚的户外,不再是夏日里的清风明月,而是寒风凛冽,阴气盛行。夜晚属阴,立冬之后的夜晚更是阴气最重之时,人体若长时间暴露于此,易受寒邪侵袭,损伤阳气,而且在这样的夜晚,若在外闲逛,不仅身体易受寒,情志也难以得到安宁。
总结,明日十月初七是立冬交节的日子,这也是冬天开始的时间,因此,以上“4件事”要记得,别忘了分享给家人,祈求平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