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快评
同心筑梦向未来
推出“日出西辽河”“河套长歌”“长城长”“青城文脉”等一批具有内蒙古地域特色、彰显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文化宣传产品;广泛开展“石榴籽e起来”“国旗耀边关”等主题活动……近年来,全区上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抓在经常、融入日常,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可感可知,润物无声地浸润着2400万北疆儿女的心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内蒙古将民族工作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都紧紧围绕、毫不偏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积极践行“七个作模范”,常态化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更加深入人心,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结出累累硕果,在北疆大地铺展开一幅幅民族团结的动人画卷,谱写出一曲曲团结奋进的时代赞歌。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努力在“贯穿一条主线、办好两件大事、弘扬蒙古马精神、闯新路进中游”上取得更大进展。这就要求我们在落实2025年各项目标任务的过程中,深刻理解、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想问题、作决策、干工作都要紧紧围绕这条主线来展开,当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者和推动者,让模范自治区这面旗帜绽放更大荣光。
力量生于团结,幸福源自奋斗。让我们心手相牵、守望相助、团结奋斗,为内蒙古的美好明天一起干、一起拼、一起闯,把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为办好两件大事作出更大贡献。(评论员:袁宝年)
两会融产品
一条主线,凝心聚力!
新年伊始 万象更新
来自全区各地的代表委员
会聚呼和浩特
内蒙古进入2025“两会时间”
信心,书写在稳定的增长预期里
力量,激荡在砥砺前行的脚步中
回望过去一年
内蒙古紧扣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
凝心聚力办好“两件大事”
抓好“六个工程”
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闯新路进中游迈出实质性步伐
一家人一家亲一条心
生活在内蒙古的人们
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
爱护民族团结
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
珍视民族团结
我们坚信
只要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
指引的方向实打实干
只要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
紧紧抱在一起
守望相助 团结奋斗
就一定能让模范自治区这面旗帜
绽放更大荣光
蒙古马精神是跑出来的
三北精神是拼出来的
亮丽内蒙古是干出来的
坚定信心 真抓实干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
内蒙古新篇章
(报道团队:孙一帆 于涛 来春誉 程英军 陈杨 韩晓宇 庄圆)
两会热议
吕炳慧代表:
以艺术形式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
唐晶代表:
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
李盈委员:
让“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更加深入人心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让“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更加深入人心。自治区政协委员、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李盈深有感触:“近年来,全区教育系统不断夯实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把‘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作为全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素材,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内蒙古革命历史悠久、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蕴藏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很大发掘潜能。”李盈建议,要围绕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加强对北疆文化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的研究,丰富北疆文化内涵。要聚焦“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开展有组织科研,继续挖掘中国共产党领导内蒙古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发生的生动历史故事。要聚焦“五大任务”讲好内蒙古故事,建议各相关部门深入挖掘整理党中央为内蒙古指明发展方向、提供政策支持、带动内蒙古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等方面的素材资料。在此基础上,总结提炼出一系列典型性、示范性强的生动案例,形成“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的宣传教育案例库。
“希望通过各方努力,为全区大中小学提供时间上更新、地理上更近、心理上更亲的课程资源,助力思想政治教育更生动有效。”李盈说。(记者:刘志贤 金泉)
王岩委员:
用科研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两会影像
来源:内蒙古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