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由苏州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苏州市教育局主办的苏州市第十六届“普通话、苏州方言、英语口语”市区赛区决赛(以下简称“三话比赛”)在苏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热烈开启。经过激烈的角逐,西浦附校沈正妍同学荣获苏州市高中组个人特等奖、西浦附校荣获苏州市高中组团体一等奖。去年,西浦附校荣获第十五届“三话比赛”苏州市高中组团体特等奖,主演荣获苏州市高中组个人特等奖。连续取得优异成绩,蝉联特等奖,离不开参赛师生的共同努力。
“三话”比赛是苏州独有的一项特色学生赛事,既考验语言运用能力、传统文化积累,又考验选手的舞台表演和节目的编排创意。今年比赛的主题是“‘童’赞家乡 美哉中国”。通过阅读经典诗文重温历史记忆,用脚步探访苏州新发展、新变化和新成就,用眼睛发现苏州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从科技发展、文化传承、社会变迁、生态文明建设等多个方面演绎在苏州生活的幸福感受、幸福故事,传播苏州精彩。
为了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情怀和时代责任感,西浦附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比赛,发挥语言文字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孩子们用充满激情的普通话、软糯的苏州方言和流利的英语口语,尽显西浦风采,展示青春活力。
演员表:
孙女——高二(10)班沈正妍
爷爷——高二(2)班魏子乔
英国友人查理——高二(3)班陈杰
明式家具工匠王师傅——高二(1)班邵天宇
明式家具研究学者林教授——高二(2)班陈君铠
昆曲传承人唐老师——高二(9)班张静析
江南丝竹文化传承人吴老师——高二(9)班黄静轩
苏州茶道文化传承人何老师——高二(9)班河慧敏
指导老师:
苏州话——周吟歆
英 语——朱倩倩、朱鸣杰
普通话——戈丽梅
01
剧本 集思广益
苏州是一座古朴而又典雅的城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要如何在众多的城市文化中选出最有代表性的将它们呈现在舞台上呢?同学们和老师们集思广益,开始了关于剧本的探讨。
学生A:“老师,我觉得可以选刺绣,苏绣在世界上都很有代表性。”
学生B:“不行,我觉得苏绣肯定有很多学校会选,我们得创新。”
学生C:“那桃花坞木版年画呢?我们美术老师说这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生D:“我觉得缂丝好!”
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诉说着自己对于苏州文化的理解。在他们忘我的讨论中,我们看到的是新时代少年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他们正在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对一座城市、对一个国家的责任。
“老师,我觉得我们可以选轧神仙作为故事背景。上学期学校里举办过轧神仙的活动,我觉得很有意思。而且我记得我小时候爸爸妈妈也会带我去石路的南浩街轧神仙,这是一段很美好的童年记忆。”魏子乔和陈杰同学说。
就这样我们决定了将整个剧本的背景设置为轧神仙庙会这一重要的民俗文化,去讲述一位苏州老人带着孙女和孙女的外国友人查理参加庙会的故事。在庙会中两位小朋友了解了苏州明式家具制作工艺,聆听了动人婉约的昆曲,品尝了甘甜回香的碧螺春,深刻地感受到了苏州非遗文化和饮食文化的深厚底蕴。
02
彩排 精益求精
从第一次彩排到正式比赛,我们历经了一个月。在这一个月的时间中,同学们认真积极。在不耽误学习的情况下,他们挤出了自己课余的时间进行彩排,他们不喊苦不喊累,还能在一次次的排练中提出自己见解,力求将舞台呈现到极致。
——明式家具篇——
“老师。我在学校艺术中心上课的时候,看到了两把特别漂亮的椅子,叫玫瑰椅和南官帽椅,我看了墙上贴着的它们的介绍,我觉得这种明式家具工艺真的特别厉害,应该让更多人知道这是我们苏州的非遗。”邵天宇和陈君铠同学这样说。
就这样,我们的舞台上出现了有关明式家具工艺的一幕,由高二(1)班邵天宇同学扮演工匠王师傅,由高二(2)班陈君铠同学扮演林教授。
明式家具是独具特色的传统家具。指自明代中叶以来,能工巧匠用紫檀木、杞梓木、花梨木等制作的硬木家具。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能工巧匠制作的家具最得大家认可。因此,人们公认苏式家具是明式家具的正宗,也称它为"苏州明式家具"。造型优美,选材考究,制作精细是明式家具的三大特点。
学生也在查阅资料和演绎的过程中真正去感受了家具制作的不易,也了解到椅子上雕刻的莲花纹、云龙纹、八宝纹等纹饰都象征着中国古人高洁恭敬的品质。
——昆曲琵琶篇——
“学校组织过我们去看过昆曲《牡丹亭》中的经典选段《游园惊梦》,虽然我不能完全听懂她在唱什么,但是我真的觉得昆曲很好听,而且杜丽娘和柳梦梅的扮相也特别好看,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也特别感人。“张静析同学感慨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也是语文书上的经典篇目。”
昆曲传承人唐老师的扮演者高二(9)班张静析同学在舞台上演唱的昆曲,像穿越时光长河的光照在我们的心上。她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在诉说着古人无尽的诗意。
黄静轩同学说:“我觉得昆曲里面琵琶的声音非常好听,古朴而清婉。我虽然是从小学习古筝的,但我有机会真想再学一学琵琶。”黄静轩同学在剧中扮演的是江南丝竹文化的传承人吴老师,她利用周末的时间在家跟着视频学习弹奏琵琶,就是这样精益求精的精神才让她在舞台上表现出了琵琶演奏者的淡雅温润。
一弦一世界,一鸣一千年。琵琶之音承载着华夏文明的深沉与博大,流淌着岁月的悠长与沧桑。一把琵琶,就是一首凝固的诗,怀抱琵琶,五指轻拨,便是一段淡雅悠远的天籁,一次心灵的涤荡。
——碧螺茶香篇——
“我觉得最出名的还是苏州的碧螺春茶,我以前不喜欢喝茶,觉得太苦了,但是碧螺春真的越喝越香,越喝越想喝,而且碧螺春茶的颜色也非常清新,翠绿欲滴,像艺术品一样。”河慧敏同学说道。
她在剧中扮演的是茶艺传承人何老师,她一边静静泡茶沏茶,一边轻轻吟诵着“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这样的场景能击中每一个品茶爱好者内心的悸动。
主演沈正妍同学在剧中说道:“人人尽说江南好。水乡生活真的是太惬意了,坐在河边,看着游鱼,吹着微风,晒着太阳,喝一杯茶,搭一块糕,要是再能看一本书,就是我最想过的生活了!”
我想,这样的水乡生活,不仅是她最想过的生活,也是很多江南水乡人梦中的生活吧。
03
荣誉 展现魅力
我校节目《君到姑苏见》剧情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现场专家评委对我们的节目给予了很高的认可和评价,“我看见的是你们对苏州的热爱,对这次比赛的重视,也能看见你们对苏州文化的深度挖掘和大力传扬。你们对剧本的打磨非常精心,对于朗诵和苏州话的演绎也看得出花费了很大的心思。希望明年还能在这个舞台上看到你们。”
▲主演沈正妍同学荣获苏州市高中组个人特等奖
▲西浦附校荣获苏州市高中组团体一等奖
最终,西浦附校荣获第十六届苏州市“普通话、苏州方言、英语口语”决赛个人特等奖,团体一等奖,实现了特等奖的蝉联。这样的荣誉离不开指导老师的日夜付出,也离不开每一个学生的全情投入。
04
文化 传承沉淀
晨起一杯热乎乎的茶,悠远的文化记忆便在心底里氤氲开来,在清香袅袅中细听用吴侬软语讲述人间烟火,慢赏婉转动听、细腻绵长的动人昆曲,静观“咫尺之内造乾坤”的苏州园林,感受苏州独有的岁月静好,淡定安然。
当我们再次矗立于水墨点染的姑苏城中,我们看到了渔舟唱晚的烟雨江南,山灵水秀的如画古城,也应该看到这背后传承千年的文化脉搏和崇文睿智的精神力量。
君到姑苏见
见工艺之巧,家具华美
见历史之厚,新火传承
见琵琶之音,昆山玉碎
见昆曲之雅,百戏之祖
君到姑苏见,见少年前行,见时代蓬勃
君到姑苏见,见大雅苏州,见大美中国
再次感谢为此次比赛辛勤付出的演员、指导老师及幕后的工作人员们!
文 案|周吟歆
图 片|施晓祥
视 频|施晓祥
排 版|刘蕴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