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在午饭前,买了十个包子,带着大闺女的小儿子,过来看母亲。
母亲看到姐姐,非常高兴。
一连串地问了很多问题:“你婆婆现在好了么?”
“大闺女回来了么?”
“孩子省心么?”
“你现在忙得很么?”
姐姐对所有这些问题都没有回答,而是很不耐烦地说:“你都九十的人了,别啥事都管。你现在有吃的有喝的就行了,你要做个吃粮不问事的人。”
虽然姐姐态度不是很好,但是母亲看见姐姐,依然是抑制不住地开心。
姐姐说:“你姐夫现在工作的厂子,已经好几个月没发工资了。厂子很快就要破产了,也不知道到哪里能给他找个活干。”
我说:“咱们多问问,多打听打听。”
姐姐说:“网上有很多招人的,就是不知道可靠么?”
我说:“还是尽量不要从网上找活。因为我们对他们不熟悉,万一遇到骗子就麻烦了。”
说话期间,我感觉姐姐拿来的包子还热乎着,就给母亲、姐姐和孩子,一人拿了一个,让他们吃。
母亲和孩子,都接过包子吃了。
唯独姐姐说:“我不饿。”
我们聊了一会儿之后,姐姐说要回去了。
母亲一再挽留,说:“你家里挺忙,吃了饭再走吧。”
姐姐说:“我得快点回去做饭去。”
当姐姐走出大门外,母亲跟着送了很远,还叮嘱我:“快点把你姐姐买的包子,拿过来,让你姐姐带回去。”
我把那一兜包子拿给姐姐时,姐姐说:“我是专门给咱娘买的,你留下吧。”
看到姐姐执意不要,我也就没再坚持。
姐姐回去后,母亲看着姐姐老年乐的背影,目送了很久。
中午,我和母亲都吃了一个姐姐买的包子。
我觉得味道很一般,绝对没有我做的包子好吃。
母亲对包子没做任何点评。
我也很知趣,什么都没说。
当母亲关心地对姐姐问这问那的时候,姐姐的态度那么不耐烦。
我不知道母亲是否会介意。
我是多么希望,姐姐能够对母亲态度好一点啊!
我忽然想起来,母亲在姐姐家生病时,哥哥去接母亲。
母亲对哥哥说:“我还活着干啥?你们都烦我!”
当时听到这句话,我心里很是疼了一下。
现在,看到姐姐对母亲不耐烦的态度,我忽然有点心疼母亲。
幸运的是,母亲好像是一点都没计较,并且还依然对姐姐很关心,很不舍。
我忽然觉得:九十岁的母亲,其实已经很是非常心大量宽了。
不过,我也觉得:姐姐的不耐烦,应该也是姐姐生命的需要。
因为马上就六十岁的姐姐,现在的生活也实在是不容易。
六十岁的姐夫,工作马上就要失业。
以后他们的衣食住行,很可能就会出现问题。
姐姐的大女儿把两三岁大的小儿子留给姐姐带,已经半年了。
小儿子非常调皮,让人很是不省心。
姐姐每天照看小孩子,已经累得精疲力竭了,哪里还有那么多耐心和爱心,去给母亲呢。
一个月前,当母亲抱怨我,已经半个月没去看她了。
有很多天,我的心情都不太好。
我觉得,母亲只知道对女儿挑剔抱怨否定,却一点也不体谅儿女的不容易。
现在想起母亲的那句抱怨,我脑海中浮现出的则是:母亲每天都盼着见到儿女的画面。
对,母亲应该是每天都盼着女儿们过来看望她。
因为思念太久,依然见不到女儿,思念就变成了怨言。
现在,看见别人态度不好时,我再也不会像以前一样,觉得对方是对我不满。
相反,我会认为,对方可能正好有了麻烦事。
比如,工作不顺心,被领导批评了;或者身体不舒服,头疼头晕,根本就没有力量对别人保持基本的耐心和礼仪。
年龄越大越觉得:别人的情绪无论好坏,都是别人的事情,是别人生命的需要。
我们既不需要过多地去观察,更不需要想法去解决、或者去取悦。
就算是我们的至亲,比如父母、爱人、儿女,或者是兄弟姐妹,他们都需要给情绪找一个出口。
他们的哭诉或者独处,都是自我疗愈的时光,都是在对身体进行救赎。
所以,我们再与亲人相处时,他们不说,我们就不问;他们不求,我们就不助。
才是对他人的最好尊重和爱护。
无论他们是哭泣,还是发脾气,我们只是尊重和允许,就能鼓励身边的人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和事情,成为更有力量的人。
如果看到别人哭泣,发脾气,或者不吃饭,就去哄,就想方设法去满足对方的所有要求。
这样一种方式,看似是爱,其实对彼此都是一种消耗。
时间久了,双方都会失去自己的力量和耐心。
年龄越大越觉得,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的成长负责。
同时,我们也要相信,所有人都可以为他们自己负责任。
当我们用这样一个视角看问题时,不但心情可以平静,而且还会觉得内在充满了喜悦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