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我,总是狂言框框满天,胡言乱语,讲啊讲,老子年收入要超过我的大专同班同学所有人的总和,用不了几年,就已三十而立,读书时看多了思想xx上的故事,总想当个伟大的科学家。
成年了,年纪大了,就现实了。我只想当一个商人,捞点银子,盖个小楼,娶个婆娘,其他说啥的改变世界,拯救人类,钢铁侠,蜘蛛侠他们去干吧。永远不讲大道理,永远不玩假大空,人有人命,狗有狗命,适合当爷爷的,一辈子当爷爷,适合当孙子的,一辈子当孙子。
永远不要试图改变任何人的思维观念,他们已经固化了几十年。焉能一句话点通?国内企业家多了,真正青史留名的没有几个。唐宋元明清有1300多年的历史,青史留名的企业家,加起来没超过50个。历史上,青史留名的,都不是什么有德之人,都是一群有能力的人。他们德厚点儿,就能活得久点儿。反之,就挂的早点儿。厚德载物,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不知道大家看过《天欲》没有,是不是所有的有德之人皆命运多舛。那些坏的掉渣的人,多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每当我写点儿东西,有些二B对我说:要是在xx,早弄死你了,操。我就知道,xx还没过去。换个朝代,还会继续循环。有些毒,早深入骨髓,不是吃点儿猪头肉就能彻底化解……活了20多年太窝囊了,老实巴交的像条狗。《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年轻的时候就锁定一个领域,专心的学习研究,深入了解。也就是大多数人19岁到25岁,在大学学习的四年所掌握的技能模式。
也就是部分在出社会之后,学习厨师、汽修、装修、掌握一门生存本领之后,修炼三四年的结果。以上两类,在30岁这个年龄层,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念。三十岁而“立”。立就是不动,作人做事处世的道理不变了,确定了,这个人生非走这个路子不可。但是这时候还有怀疑,还有摇摆的现象。所以,40岁的时候,年纪大了,能够对一些事情的观念有自己明确的看法,能够看开很多事情。才能够对年轻时所有问题的答案,做出相对应的解释,解除迷茫。50岁知天命,不怨天不尤人。保持一个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60岁而耳顺,明白真假善恶,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好话坏话尽管他能去说。该沉默时沉默。养成一副恬然自得,时而精明,时而愚钝罢了。70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人处世都很成熟,但是不超过德行的基本范围。
引用百度百科的解释: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四十岁到六十岁是安身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较高的境界。老实本分了二十多年,窝囊成一废,无钱,有啥可迷茫。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提枪上马,杀伐果断,妇人之仁,食屎之命也。人是一种很犯贱的动物,生活在别处。身边的高人总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总喜欢到陌生的地儿听熟悉的歌曲,我们的金子般的年华在虚幻岁月的循环中变成了渣渣,蓦然回首年轻时持有骄傲不过是加倍放大了自己的愚蠢……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