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的“好”,新京报整版推介!

政务   2024-11-12 12:01   山东  


2024年11月11日
新京报用三个整版
以《牡丹之都,花样菏泽,
从一花绚烂到“百花齐放”
为题聚焦推介菏泽

菏泽,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区,黄河从这里磅礴入鲁,激起锐意改革的浪头;冲积平原蓄积丰饶,沉淀了踏实进取的精神。

过去11年间,菏泽实现了“跻身中游”的历史性跨越,成为山东省发展速度最快、综合实力提升最明显的市之一。

如今,菏泽依靠区位优势和自身发展特点,确立了鲁西崛起增长极、四省交界中心城、向西开放桥头堡、黄河文化新高地的“四个定位”。

菏泽这片以牡丹闻名的鲁西南大地,从一花绚烂到“百花齐放”,正乘着改革的东风,搭上互联网的快车,驶向理想中的未来。



数说菏泽超100亿元


目前,曹县拥有汉服上下游企业2524 家 、网店14718 个、原创汉服款式达6000余种。

2023年,曹县汉服销售额超过100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曹县汉服网络销售额达到57.9亿元, 同比增长17.3%,汉服 销售占全国同类市场份额的50%以上。

根据拼多多平台大数据显示,全国汉服销售排名前2000家网店 ,就有1200家来自曹县。

近年来,曹县已累计吸引5万人返乡创业,带动35万人从事电商行业。

01

瞄准目标 菏泽力“后来居上”

10月29日上午,位于菏泽鲁西新区的山东海辰长时储能一体化零碳产业园项目施工现场,工程车辆缓缓驶入,全球首个千安时长时储能电池和系统一体化智造基地正式进入建设阶段。
海辰储能菏泽基地专为长时储能电池和系统的生产制造而建,基地共占地719亩,建筑面积45.1万㎡,总投资72.6亿元,项目上下游产业链计划总投资超130亿元,建设内容包含磷酸铁锂储能电池智能制造基地,PACK及储能系统集成产线,新材料生产基地,上游原材料生产基地。
2012年,菏泽全市生产总值位居山东省第13位;2023年,全市生产总值跃居全省第8位。11年间,菏泽实现了“跻身中游”的历史性跨越,成为山东省发展速度最快、综合实力提升最明显的市之一。


抓住政策机遇

成立市“突破菏泽”推进工作领导小组

2023年,山东省委省政府研究确定了《突破菏泽鲁西崛起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要加快菏泽、枣庄、德州、聊城、滨州等5市的跨越发展、高质量发展。
菏泽把这个三年行动计划看作是一个重大发展机遇。

为此,菏泽成立了市“突破菏泽”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召开新一轮“突破菏泽”推进大会,先后14次召开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政策、调度工作、部署任务。市工作专班每月调度与通报,将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市综合绩效考核体系。
同时,市委市政府出台工作方案,将8个方面的支持政策,细化分解为183项工作任务,并对工作任务推进,市直有关部门和各县区向上争取资金、项目、政策,以及对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等情况进行督导。
一年之内,菏泽取得了看得见的成果。
据统计,2023年新一轮“突破菏泽”183项工作任务中,已有“‘一港四园’纳入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等5项全部完成,176项顺利完成年度任务。
有了政策支持,菏泽的主动性大大增加。自2023年以来,菏泽市累计争取资金847.87亿元、累计项目1072个、政策43项;各县区累计招商引资落地项目397个、计划累计总投资1548亿元。
科技创新也取得了明显成效。菏泽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创新驱动示范市,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49家、省级单项冠军企业1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增长72.9%。

稳立工业强市

加快打造“231”特色产业体系

菏泽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许多企业,已经走上新质生产力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之路。
山东华泽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是菏泽市定陶区一家以纺织为主的企业,他们生产的每一块布都会有自己的“身份证”。
这得益于公司的提档升级,用了国际领先的织布设备,自动化、智能化均达到同行业领先水平,产品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医疗、高档服装等行业领域。
菏泽成武县大泽成生物科技这一玉米深加工企业,也不断对原有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升级,实现了对生产工艺过程的动态监控和量化管理。
市级领导挂帅重点产业的“链长制”在菏泽推行开来。据悉,菏泽树立了高端化工、生物医药、机电设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10条重点产业链实行“链长制”,链长需牵头负责建链、延链、强链工作,协调解决发展难题,推动重点产业聚链成群。
重点产业突破上,菏泽正加快打造“231”特色产业体系,即2大核心产业、3大优势产业、1批新兴产业集群,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生物医药产业方面,现代医药港初具气象,鲁西新区、定陶区、鄄城、郓城四个专业园区集聚发展,形成了“一港四园”发展格局。
菏泽也在为高端化工产业扩能提质,形成以东明石化、旭阳化工、中信国安等为龙头,涵盖石油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全链条的产业集群,石化产业列入全省“一基地、两集群”发展格局。
新能源产业势头强劲,全市陆上风电项目规模、新能源装机规模全省领先,抢抓“新三样”产业风口,大力引进布局头部企业,厦门海辰储能、巨湾技研、江苏超电、海希储能等优质项目顺利签约。
数据是奋斗者最好的见证。2024年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居全省第5位;32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30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连续4个月超过90%。

优化营商环境

大力实施“三亮”专题行动

菏泽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2024年5月1日,《菏泽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开始施行,从立法层面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坚实保障。这是山东省首部在人代会上审议通过的条例。
2024年10月29日,山东海辰一体化零碳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举行,在现场,海辰储能及有关子公司先后与市政府、鲁西新区、万华化学集团等方面进行了集中签约,山东省副省长,菏泽市委书记、市长等领导到场参加。
大约一年之前,海辰储能与菏泽市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厦门总部和菏泽交流碰撞10余次。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总裁王鹏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我被他们的真情实意、专业精神和高效的行动力所打动。同时,菏泽整体发展势头、新能源产业基础、区位交通、政策红利、营商环境等,也都符合我们预期。”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菏泽大力实施“三亮”专题行动,要求各部门树立“换位思考、主动服务、有求必应、无需不扰”理念,积极主动以“店小二”思维提供保姆式服务。

02

借力电商,菏泽曹县汉服“爆火出圈”

“400名大学生回曹县小镇卖马面裙”,“曹县汉服一年网络零售额达72亿”,“马面裙给曹县汉服设计师引来港商”,常能看到关于菏泽曹县和汉服关联在一起的热搜。据统计,这些话题内容的阅读量达到了10亿+。

在任何一个电商平台上,你都可以找到曹县的汉服店铺。据拼多多平台大数据显示,全国汉服销售排名前2000家网店中,就有1200家来自曹县。如今,电商已是曹县一张靓丽的名片,也是曹县汉服产业的重要载体。

曹县是菏泽抢抓数字化转型风口,大力发展电商产业的典型。目前,全市共有网络店铺13万家,累计获评省级电商新业态主体共120家,电商也在菏泽持续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探索
AI智能赋能汉服产业
50名古风模特身着传统服装,演绎着朝代国风大秀。10月25日至27日,以“大美曹县,国风汉服”为主题的第二届曹县汉服文化节2024秋冬款新品发布会举办。当地还同步开展了青少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暨大学生华服嘉年华活动、2024年全省暖冬消费季暨电商促消费活动启动仪式、AI智能赋能汉服产业对接会、全国百度视频大会、农村电商专家曹县行、新中式服饰产业发展大会等活动。
从中可见,汉服产业的电商化、智能化正在展开。
目前,曹县拥有汉服上下游企业2524家、网店14718个,汉服从业者超过10万人,原创汉服款式达6000余种,做到了5公里以内的产业集群化发展。
在曹县,可以看到一条汉服从无到有的完整产业链,也可以见证一个汉服品牌的诞生。这包括了原创研发、设计制作、版权保护、裁剪打版、绣花印花、辅料辅具、展演展示、网络营销、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
曹县汉服起于草根创业。初期,创业者在淘宝网开设店铺,将传统的影楼背景和摄影服饰搬到网上销售,开创了销售新渠道。
2018年,曹县电商服饰企业乘“国潮风”兴起之势,开始零星生产汉服并触网销售。几年来,店主们乘着互联网电商的东风,开网店、做直播,将演出服装和汉服销往更大区域。目前,曹县汉服店铺已涵盖各个电商平台。
2021年和2022年,随着曹县出圈,曹县的汉服产业也吸引了大众目光,打开了知名度。
2023年文旅市场升温,休闲经济膨胀,曹县汉服产业迎来了“井喷式”发展,全年汉服销售额达到72.15亿,市场供不应求到了“连模特身上的样品都卖了”的地步。
2024年新春伊始,马面裙的爆火再度将曹县送上舆论场的“热搜”。今年前个9月,曹县汉服的销售额达57.9亿元,同比增长17.3%。
曹县汉服迅速抢占了全国汉服销售五成以上的市场,逐渐壮大成为“中国原创汉服生产之都”。不仅如此,曹县汉服登上国际舞台,在英、法、新西兰等10余个国家成立青少年汉服社,向世界展示中华服饰之美、文化之美。
扶持
推动产业资源集聚
汉服产业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乡村振兴的新引擎。2023年12月份,曹县原创汉服电商产业带成功入选《2023年第二批山东省电商产业带名单》。半年之后,曹县汉服特色产业集群入选《2024年度山东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2024年11月份,“数据赋能曹县汉服产业发展”入选山东省商贸流通领域典型应用案例。
曹县政府为推动汉服做大做强,也在政策、人才、资金等方面进行了扶持。
首先,是推动产业资源集聚。打造了e裳小镇·数字经济产业园、e裳之都·中国(曹县)华服智创城、有爱共创直播基地、王集镇电商实训基地、安蔡楼镇霍庄原创汉服产业园、阎店楼镇电商物流产业园等园区,实现汉服加工产业集约节约发展。
其次,优化了产业整体布局。确定“1+6”特色服饰产业区块布局,即大集镇为服饰产业核心区,还有6个特色示范区,包括原创汉服网销区安蔡楼镇、民族服饰区梁堤头镇、祭祀服饰区孙老家镇、摄影服饰区阎店楼镇、产业配套区磐石街道和曹城街道等,将汉服从设计到销售的周期由20天缩短至7天。
另外,曹县还加强了交通、物流等产业要素保障。围绕服饰产业核心区构建“三横四纵”区域交通网络,实现汉服产品10分钟上高速、40分钟到机场。构建县级分拨中心、镇街物流配送站、农村服务站三级物流体系,建成物流智能分拣中心,引进一体化仓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储存立体化、装卸机械化、分拣电子化,进出港包裹日处理量最高可达75万件。

求新
从大路货到品牌化发展

在安蔡楼镇逸貝汉服工作室,创办人戚永生产的一件高端定制汉服,卖到了3.5万元。

这是曹县汉服在建立原厂优势,从大路货到品牌化发展,从仿制其他店铺产品到自主设计生产,从单一简单布料到高档专用布料的优化升级与实力提升的实例。戚永解释说,除了材质较好之外,衣服的成本还包括制版费、稿件费、工厂打样费等等,且衣服只做了一件,综合成本较高,卖出的价格也高。

《唯忆曹州牡丹红》赵巍 摄
而今在汉服生产与制作上,曹县汉服也运用上了数字化、品牌化、融合化的手段。
与浙江理工大学共同开发的曹县汉服APP,目的是要打造集服装原创设计、知识产权交易、产业链数据共享于一体的汉服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已有1100余家汉服上下游企业入驻。
据悉,曹县下一步将依托华服智创城项目,借助高校专家教授、汉服设计大师、古装剧情场景、剧组导演服装、头部MCN机构、古装明星艺人六大资源体系,打造联席大师工作室、联名款高端品牌、剧情网红打卡点、明星主播直播间、主题汉服体验间五大功能板块;建设“一院一馆三中心”,推动汉服设计研究院实体化运作;还要建成一座汉服博物馆,用汉服文化,支撑汉服文旅体验,带动汉服标准化生产。

03

推陈出新 做好菏泽“特色文章”

即使在远方,也能在春景中赏雍容华贵的牡丹,夏日炎炎里来一口冰镇的西瓜,秋冬的凉意袭来,一碗热乎乎、奶白鲜香的羊肉汤暖胃暖心。

  这些融于日常的,大众能接触到的菏泽特色背后,承载着菏泽人的勤劳和智慧,承托着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愿景。
  牡丹花的“颜值”变“产值”,西瓜之乡不断进化和向外拓展,一碗羊肉汤的产值剑指“百亿”,菏泽立足资源禀赋,从小出发,延展为一条完整又多样的产业链条,助推特色产业实现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这其中也蕴含着菏泽的真诚、野心和决心。


天香阁。桑秋华 摄

花香

一朵花“开”出一条产业链

  菏泽牡丹历史悠久。栽培始于隋、兴于唐宋,至明清,菏泽已成为中国牡丹的栽培中心,至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菏泽也被称为“中国牡丹之都”。
  菏泽对全国牡丹种植苗木的支持率达85%以上,苗木出口率占全国的90%,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产业链最长的牡丹产业核心区,菏泽市牡丹、芍药新品种培育工作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如今,对菏泽来说,牡丹不只是一朵花,而是菏泽的优势特色产业。
  牡丹全身都是宝,根入药、籽榨油、蕊制茶、瓣提露,籽粕做饲料,枝条和叶子能做熏香。
  看到了牡丹身上的经济价值,菏泽实施“牡丹+”工程,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他们已经把“富贵之花”变成了“产业之花”和“富民之花”。
  在加强品牌建设上,2022年1月,菏泽市政府出台《“中国牡丹之都”标识图案使用管理办法》,授权7批次18家企业34款产品使用该标识图案,加强了牡丹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另外,打造节会聚集效应,连续举办6届世界牡丹大会、33届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创新举办“花开盛世”牡丹系列奖评选活动和全国牡丹赛花会,以此提升了菏泽牡丹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023年,菏泽全市各类牡丹生产、加工、出口企业达到120余家,开发出牡丹籽油、牡丹茶、牡丹日化品和牡丹生物医药类产品260余种,产品远销美国、法国、德国和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实现总产值108亿元。
  2024年,菏泽市催花牡丹销售量达60万盆,芍药鲜切花销量达到1.2亿枝,牡丹芍药等花卉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130亿元。
  目前,菏泽全市花卉从业人员10万余人,芍药鲜切花种植户每年每亩地可产1万枝左右,纯收益有的可达几万元。
瓜甜
一个西瓜“打”出一块金字招牌
  菏泽市定陶区南王店镇,西瓜种植已有500余年历史。
  这里的西瓜品种有“8424”、美都、彩虹等,以早熟、皮薄、汁多、甘甜而远近闻名。南王店西瓜也先后通过了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农业农村部“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以及省农业农村厅“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近年来,南王店镇将西瓜种植作为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培育,当地政府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加快集约规模发展速度,探索走出了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联动发展的新路。
  在南王店镇,2万余人从事的工作与西瓜相关,这里先后建成高标准种植基地56家,发展种植大户340户,带动周边农户3200户,西瓜种植总面积突破2.4万亩,年产量达到12万吨,年总产值约3.5亿元,发展出了全市最大的早春西瓜优势产区和集中产区。
  在打造“绿色”“有机”西瓜品牌方面,南王店镇在大力实施科技、人才、技术等方面下功夫。
  比如,引入智能滴灌、大棚水肥一体化等高新技术,大棚水肥一体化覆盖率已达100%,实现亩均节肥40%、节水60%、产量增加25%;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实施物理、生物、农业三重综合防治,减少农药使用量70%;年举办瓜菜种植技术培训班100余次,培育种瓜指导员、土专家、专职经纪人600余名,提供西瓜育苗、种植、销售全链条服务。
  除此之外,启动“南王店西瓜”二维码追溯体系,打造“甜蜜蜜”等6个西瓜电商直播间,邀请媒体大咖、网红主播走进田间地头直播带货。
汤鲜
一碗羊汤“端”起百亿产业
  菏泽单县,一碗羊肉汤的名声响当当。
  它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807年,经过20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早已名扬大江南北,被赋予“中华第一汤”的美誉,也成了当地一块“金字招牌”。
  如何“变现”是个问题。把单县羊肉汤推广到更远的地方,打造羊肉汤全产业链条,这一担子压在了单县县委、县政府和单县人身上。
  2018年下半年起,单县成立了以时任单县县委副书记为组长的羊肉汤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把羊肉汤产业发展从由民间协会主导上升到县委、县政府主导,将该产业纳入全县重点产业布局,2021年初,这一工程被列为四大“县长工程”之首。
  针对当地山羊养殖存栏量小且欠规范、产业融合程度偏低等问题,单县突出重点,加快推进羊肉汤产业组织化、养殖基地标准化、羊肉汤餐饮业连锁经营、羊肉汤文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建设。
  2021年3月,“单县羊肉汤”集体商标注册成功。
  2024年6月29日,由单县市场监管局组织制定的单县羊肉汤产业21项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实施,这标志着单县羊肉汤产业在标准化、规范化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碗羊肉汤在单县熬出了大产业。据悉,2024年,单县羊肉汤全产业链产值预计将突破百亿元,带动群众致富增收20亿元。



在菏泽
随时随地可以看到
许多行业领域蹚出的“菏泽经验”
成为菏泽高水平对外开放抛出的橄榄枝
成为城市发展的动力
菏泽有颜值,也有产值
正乘着改革的东风
菏泽在新发展赛道上
实现“后来居上”


菏泽的“好”

好到你心里

你get到了么?



来     源:大众网菏泽

新闻热线:0530-2212852

               0530-2212894

投稿邮箱:dttvxinmeiti@hz.shandong.cn

               dttvnews@hz.shandong.cn                        











点亮在看,让我知道你来过

中国定陶
关注“中国定陶”公众平台,即时了解定陶更多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