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全国碳市场首轮扩容,双碳政策迈入新阶段

财富   财经   2024-09-11 08:15   北京  

杨帆  郑辰

2024年9月9日,生态环境部就《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根据征求意见稿,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将于年内正式纳入全国碳市场。内外部催化下,我国“碳中和”政策或逐步由“硬约束”转为“碳工具”,碳排放交易将有效驱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往后看,我国碳市场或将进一步扩大行业覆盖面积,碳价或将温和上涨,相关行业能耗较低的头部企业相对受益。


政策背景:“碳中和”政策或逐步由“硬约束”转为“碳工具”,碳排放交易将有效驱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从内部来看,我国部分房地产相关行业与中下游制造业存在一定的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对于产能过剩的民企,此前政策强制出清的模式或面临较大阻碍,政策重心或转为通过能耗控制、碳排放控制、碳交易等机制推动制造业产能结构性优化。从外部来看,欧盟碳关税已于2023年10月起正式实施,未来或逐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与征收力度,对我国高耗能行业的出口造成一定冲击。在此背景下,第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健全碳市场交易制度。我们认为“碳中和”政策或逐步由“硬约束”转为“碳工具”,碳排放交易或将有效驱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2024)》,截至2024年7月,全国碳配额交易主体只有2257家电厂,交易活跃程度不高,碳市场扩容提质势在必行。



最新变化:2024年9月9日,生态环境部就《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根据征求意见稿,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将于年内正式纳入全国碳市场。


政策思路:“边实施、边完善”,排放配额将从免费分配机制逐步过渡至适度收紧机制。1)启动实施(2024—2026年):该阶段以建立健全碳市场机制、推动企业熟悉市场规则为主要目标,将采用碳排放强度控制的思路实施配额免费分配,企业所获得的配额数量与产品产量(产出)挂钩,不设置配额总量上限;2)深化完善(2027年—):随着碳排放数据质量全面改善,数据准确性、完整性全面加强,碳市场将建立预期明确、公开透明的配额逐步适度收紧机制,发挥优化资源分配、碳减排的作用。


覆盖范围: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将于2024年内纳入全国碳市场,2025年底前完成首次履约工作,涉及工业过程中的直接排放。从时间维度来看,2024年将作为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首个管控年度,2025年底前完成首次履约工作。从管控范围来看,征求意见稿提出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中年度温室气体直接排放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单位作为重点排放单位,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目前仅涉及工业过程中的直接排放。整体来看,根据工作方案的编制说明,预计本次碳市场扩容将新增约1500家重点排放单位,覆盖排放量新增加约30亿吨;扩容后,全国碳市场覆盖的排放量将达到全国碳排放总量的60%。


数据质量:提高碳排放数据质量将成为新阶段碳市场建设的重点。数据质量问题是当前制约我国碳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生态环境部曾点名批评多个碳数据造假的典型案例。2024年2月,国务院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从立法维度保障和提升碳市场的排放数据质量。本次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将通过强化执法、分类管理、月度存证、联审机制和创新核算方法等措施,确保碳排放数据真实可靠。



未来展望:我国碳市场或将进一步扩大行业覆盖面积,碳价或将温和上涨,相关行业能耗较低的头部企业相对受益。


行业覆盖方面,生态环境部此前多次表示坚持“成熟一个、纳入一个”的原则,我们认为建材、有色、石化、化工、造纸和航空等重点高耗能行业均有望在“十四五”期间被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碳价方面,当前我国碳排放配额价格(约90元/吨)较欧盟等成熟碳市场的碳价(约520元/吨)仍有较大差距,市场机制未能充分发挥作用。2024年6月,中国与欧盟签署《关于加强碳排放权交易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提出加强中欧碳排放交易领域合作,促进双方在核算及标准上的双方互认。随着欧盟碳关税等国际碳壁垒的落地,预计我国碳价或将温和上涨,逐步与国际接轨。企业影响方面,在碳市场扩容与碳价提升的背景下,行业内企业的能耗方差大、技术较为先进、能耗较低的头部企业相对受益。



风险因素:


双碳战略推进不及预期;经济增长不及预期掣肘碳中和政策;碳中和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4年9月10日发布的《碳中和系列报告之二十三—全国碳市场首轮扩容,双碳政策迈入新阶段》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是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的研究部编写。中信证券研究部定位为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卖方研究团队。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中信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证券的客户。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应首先联系中信证券机构销售服务部门或经纪业务系统的客户经理,完成投资者适当性匹配,并充分了解该项服务的性质、特点、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若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在此之前,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kehu@citics.com。

重要声明:


本资料定位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需特别关注的是(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同时其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其它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为避免对本资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4)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订阅号中的所有资料版权均属中信证券。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复制本订阅号中的内容。除经中信证券认可的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中信证券研究
中信证券研究官方公众号,“一号在手,投资无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