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宝四年(971年),宋太祖敕令在镇州龙兴寺内的最宽大之处重铸大悲菩萨铜像的同时,兴建了高大宏伟的大悲阁,随之使这处唐代兴起的名刹由此成为皇家重点扶持的寺院。随后,龙兴寺内的各配套建筑在宋太祖之后的宋代帝王敕令下也相继建成,使之逐渐成为寺内中轴线上拥有天王殿、大觉六师殿、大悲阁、摩尼殿、慈氏阁、转轮藏阁等六座恢宏殿阁的北方名刹,也成为宋代镇州城内一座代表性建筑和重要建筑景观。
高达十丈的大悲阁及阁内身高21.3米的全国最高的站立式铜菩萨像自不必说,始建于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的重檐九脊四面抱厦的摩尼殿,又是宋代建筑的一个实例。
摩尼殿平面呈十字形,立体结构重叠雄伟,朴拙雄劲,富于变化。殿内佛坛上供奉了释迦牟尼和他的弟子迦叶、阿难三尊金装彩塑佛像,造像庄严凝重睿智脱俗,显示出宋代匠师的高超技艺。【按:摩尼殿内大量使用的斜栱,本是北方辽金地区大型木构建筑的特征构件,正定在历史上在宋而不在辽的版图,所以有人认为摩尼殿是金代的遗构。1980年大修时,人们在殿中斗栱上发现北宋皇佑四年(1052年)的墨书题记,证明斜栱并非是北方辽金的特例,而是北宋时期的建筑,由此可见,这座规模庞大的木构,至今已近千岁了。(《朱衣点头的日记.太行内外行记之二十三—正定隆兴寺之摩尼殿(古建通信之一)》】
大觉六师殿建于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年),上个世纪之初已毁,但从台基的规模仍可想见当年建筑宏阔、壮观。
寺内供奉独木雕刻而成弥勒佛的大殿名为慈氏阁,据《隆兴寺志》和寺内石碑记载,此弥勒菩萨是北宋开宝四年(971年)修大悲阁的木料自五台山顺滹沱河漂至镇州,择其最大者雕制的。
慈氏阁为单檐歇山顶青瓦中心,绿琉璃瓦剪边的北宋时期的二层楼阁建筑,下层前出抱厦,上层出平座走廓。内部梁架结构采用减柱造法,简洁明朗。檐柱采用永定柱造法,即∶底层半拱和平座半拱分别於地平立柱承托,平座柱和底柱相依并列,上层柱仍然插於平座斗拱上。这一檐柱采用永定柱造法,是我国现存宋代建筑中仅有的一例。
转轮藏阁和慈氏阁在龙兴寺内东西相对而立,转轮藏阁和慈氏阁一样,也是一座二层楼阁式建筑。梁思成先生在《正定调查纪略》中称赞它:“转轮藏殿梁架的结构,可以说是建筑中罕有的珍品。下层因前面两金柱之向左右移动,迫出由下檐斗拱弯曲向上与承重梁衔接的弯梁。上层梁架因前后做法之不同,有大斜柱之应用,而大斜柱与下平间相交接点,交代得清清楚楚,毫不免强,在梁架用法中是最上乘。此外各梁柱间交接处所用的角替,襻间,驼峰等等,条理不紊,穿插紧凑,抑扬顿挫,适得其当,唯有听大乐队之奏名曲,能得同样的锐感”。高大精美的巨大木结构转轮藏经橱置放于阁内底层正中直径7米的圆形地坑中央,外观形似一重檐八角形亭子,中设一立轴,转轮藏之整体绕中轴回转,属‘整体转动式’,整座轮藏的重量由轴之下部的藏针承载。
梁思成先生1933年考察后认为“(转轮藏)各斗之欹(清式称斗底)皆略有幽页杀,非如清式斗底之板直。最外跳头上用撩檐枋(其断面作长方形),而非圆径的挑檐桁。角梁头的蝉肚(与清式霸王拳不同),椽子的卷杀,扁阔的普柏枋(清式称平板枋)和卷杀的柱头,无一不与《营造法式》相吻合”。至于此转轮藏的确切创建年代,目前尚无资料可考。但我国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坚持认为“为宋代原物无疑”,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宋代小木作稀有遗物”,是“国之重宝”。
以上的这些宋代建筑都是当时国内佛教设施的极品,名扬全国,从而为龙兴寺成为一座皇家寺院,为镇州城成为一座佛教之城又挥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对于改善和提升宋代镇州城城市景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入宋后,经太祖、太宗两朝的努力,河北佛教逐渐恢复了元气。镇州作为当时河北佛教的中心城市,其龙兴寺大悲阁内的观音铜像的兴废可视为河北佛教兴废的标志。
作 者 简 介
张新宅 1970年出生于河北正定 ,大专文化,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石家庄市作协会员,正定县作协会员、正定县作协副秘书长,正定古文化研究会理事。参与编辑《千年正定城》《正定县革命老区发展史》《正定故事》等书,同时多篇散文作品在省市文联作协刊物上发表。
编 辑:孙俊峰 于金华 黄永静
审 核:邵兵娜 张俊伟 吴国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