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民生   2024-11-04 06:33   吉林  

1135年11月4日 (农历九月廿七),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梁红玉遇难。

梁红玉(1102—1135),史书中不见其名,只称梁氏。红玉是其战死后各类野史和话本中所取梁红玉的名字。

首见于明朝张四维所写传奇《双烈记》:“奴家梁氏,小字红玉。父亡母在,占籍教坊,东京人也。”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淮安北辰坊人(另一说原籍池州,安徽省贵池县),因家贫战乱流离京口为营妓。后结识韩世忠。梁红玉感其恩义,以身相许。韩赎其为妾。原配白氏死后成为韩的正妻。建炎三年,在平定苗傅叛乱中立下殊勋,一夜奔驰数百里召韩世忠入卫平叛。因此被封为安国夫人和杨国夫人。

后多次随夫出征。在建炎四年长江阻击战中亲执桴鼓,和韩世忠共同指挥作战,将入侵的金军阻击在长江南岸达48天之久。从此名震天下。后独领一军与韩世忠转战各地,多次击败金军。绍兴五年随夫出镇楚州,“披荆棘以立军府,与士卒同力役,亲织薄以为屋。”与金军,伪齐镇淮军战与山阳等地。1135年11月4日(农历八月二十六)遇伏遭到金军围攻,力尽伤重落马而死。终年三十三岁。金人感其忠勇,将其遗体示众后送回,朝廷闻讯大加吊唁。1151年,韩世忠病逝。夫妇合葬于苏州灵岩山下 。

  

1922年11月4日 (农历九月十六),埃及法老图坦哈蒙墓发现。

霍华德·卡特在墓穴中工作

英国考古学家卡特在埃及底比斯的古代王陵地区经长期探测发掘,于1922年秋,找到一座古埃及王陵,11月4日,他在这座墓道尽头打开墓门小孔,发现墓门封印,确定为古埃及18王朝未帝图坦哈蒙(约公元前1361年-1352年)之陵墓。

图坦哈蒙10岁继位,在位9年即去世,其葬仪之豪华和随葬品之丰富为现今所知的一切古代墓葬之冠。棺椁内外8层,外4层为木制圣柜,用石英岩雕成的内椁,椁内置3层人形棺,外两层为木质贴金,最内层为纯金制成,重60公斤,每层棺上均有大量金银珠宝,雕镂精细。棺内木乃伊遗体还罩有金面具、配以鹰、蛇表征的王徽,刻制之华美为世所罕见。墓内随葬品数以千计,包括金银家具、雕像、武器、王杖、包金战车等,历十余年才清理完毕。现墓内金棺、金面具和随葬物陈列于埃及开罗博物馆,被公认为古埃及文物中最珍贵的代表。

图坦哈蒙幼年继位,大臣和摄政者阿伊及军队总司令霍伦希布充任主要顾问。他迁居今开罗附近的孟斐斯,该城后来成为他的行政首都。在位第9年,埃及出兵叙利亚帮助结盟的米坦尼王国,但图坦哈蒙突然去世,年约18岁。死后无嗣,由摄政者阿伊继位。

卡特在察看国王的石棺

1922年11月4日 (农历九月十六),奥斯曼土尔其苏丹被废黜帝国崩溃。

1922年11月4日,在土耳其,64年奥斯曼的统治宣告结束,苏丹穆罕默德六世已在安卡拉被大国民议会废黜。

据公告,共和议会宣布“苏丹王位由于几个世纪以来的腐败愚昧给国家带来了无数弊端,已成为历史。”议会将以一致选举称为“人民和农民”的代表来管理国家。他们将推举哈里发为宗教领袖。

尽管苏丹激烈抗议说安卡拉政府把他撵下台是非法的,但预料他会提交辞呈。这个巨大的变动无疑将会引起本月下旬近东和平会议上协约国的密切关注。

奥斯曼帝国(1300—1922)创始人奥斯曼一世出于乌古思突厥人的卡伊部落,穆罕默德二世于1453年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在苏莱曼一世时(1520—1566)形成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从16世纪中叶以后,帝国由盛转衰,苏丹多不亲政,大权落到“大维齐”(宰相)之手,禁卫军又参与政治,控制苏丹,1683年以后开始失地累累,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领土只剩下安纳托利亚半岛、伊斯坦布尔及色雷斯一部分。1921年1月改名土耳其。

1930年11月4日 (农历九月十四),阎冯通电下野中原大战结束。

中原大战能够结束,得力于张学良起兵拥蒋。因此德国一家报纸称赞张学良维护国家统一,热爱世界和平

1930年11月4日,阎锡山、冯玉祥通电下野,至此,历时7个月的中原大战结束。大战中,蒋介石与阎、冯、李双方投入兵力多达110万,伤亡30余万。战线东起山东,西至襄樊,南迄长沙,绵延数千里,战火席卷中原大地,生灵涂炭,不可胜计。

由于桂系在此之前的蒋桂战争中失败,在中原大战时已无能为力,因此东北张学良的态度成了双方胜负的重要砝码。蒋介石对张学良诱以海陆空军副总司令的头衔,1930年9月18日,张学良通电拥蒋,并率东北军入关,在阎冯联军背后发起进攻,阎冯联军迅速瓦解,阎冯被迫通电下野。

1944年11月4日 (农历九月十九),毛泽东致函盛赞罗斯福。

1944年11月4日,毛泽东致函美国总统罗斯福,祝贺他再次当选总统,并表示愿经过罗斯福的努力与成功,得使中美两民族在击败日寇、重建世界的永久和平以及建立民主中国的事业上,永远携手前进。毛泽东热情地歌颂了罗斯福总统的天才、魄力、远见卓识以及他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贡献。并向他介绍了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共军队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辉煌战绩,暗示了中共军队拖住几十万日军也是对太平洋战争中美军反攻的支持。毛泽东表示中共军队如果得到先进武器装备,一定能更好地配合美军的太平洋作战,更大规模地歼灭日军。

1956年11月4日 (农历十月初二),苏联镇压匈牙利“十月”事件。

1956年2月苏联共产党第20次代表大会的非斯大林化在匈牙利引起很大震动。在匈牙利党内外,特别在知识分子中间,对拉科西时代政治和经济上所犯的一系列错误,尤其对破坏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行为强烈不满。

1956年7月拉科西下台后,匈党在纠正拉科西错误方面决心不大,措施不力,加剧了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加上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活动,1956年10月23日布达佩斯成千上万的学生和市民走上街头,要求匈牙利革新政治和经济。一些武装人员占领了电台、国际电信局、党中央机关报编辑部、武器库和警察哨所,攻守双方曾发生抢战。随后成立了以纳吉-伊姆雷为首的政府,11月1日,纳吉宣布匈牙利中立,退出华沙条约。同时他要求联合国讨论匈牙利问题。在此形势下,苏联出兵干预并平息了这次事件。匈牙利劳动人民党于10月30日便已宣布解散,以卡达尔-亚诺什为首成立了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11月4日,组建了工农革命政府。

多年来,对1956年事件的评价在匈牙利党、国家和社会中一直是敏感的问题。1989年以前,匈官方一直坚持是反革命事件的看法。1989年匈党中央委员会为这一”事件平了反,认为它是人民起义。对1956年事件的再评价成为匈牙利政治、经济剧变的序幕。

1979年11月4日 (农历九月十五),伊朗扣留美国人质事件发生。

伊朗的“革命青年”占领了美国大使馆

1979年11月4日,在霍梅尼的支持下,伊朗学生占领美国驻伊朗大使馆,扣留52名使馆人员,以强迫美政府引渡流亡美国的前伊朗国王巴列维,遭美拒绝,两国关系陷入危机。

在一批伊朗学生占领美国驻伊朗大使馆之后,另一些学生又在5日占领了英国驻伊朗大使馆;直至午夜前不久才撤出。

在伊朗西北部的设拉子和大不里士,学生们还占领了在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领导的革命后就关闭了的两个美国领事馆。在学生占领英国大使馆之前数小时,伊朗国家电台广播了霍梅尼的一个谈话,指责英国包庇伊朗国王倒台时的最后一个首相巴赫蒂亚尔。英国大使馆早些时候发表了一项声明,否认巴赫蒂亚尔在英国。

霍梅尼在这次谈话中肯定了伊朗青年占领美国大使馆并扣押一些使馆人员当作人质的行动。他说,这是因为他们看到国王掠夺这个国家达五十年,杀害那样多的人民,他们对美国给这个下了台的国王庇护所感到愤慨。他要求美国把国王、英国把巴赫蒂亚尔引渡给伊朗。他说:“如果他们不把这两个卖国贼交出来,或者至少是把他们赶出他们的国家,我们就要采取另一种行动方针了。”

据来自华盛顿的消息说,有人问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霍丁-卡特:美国政府对占领美国大使馆的伊朗学生的要求反应如何?霍丁-卡特说:“回答是:不。”他说,美国政府的立场是:国王是得到允许到美国来治疗癌症的,时间的长短未定,但是不会同意他长期留在美国。

在伦敦,英国外交部发言人也否认关于英国庇护伊朗前首相巴赫蒂亚尔的指责。发言人说:“就我们所知,这位前首相目前是住在巴黎。”

伊朗政府还废除了伊朗在1959年同美国签署的一项条约以及1921年同苏联签署的友好条约的某些条款。

1980年4月,美国与伊朗断交。同年4月25日,美国派出飞机潜入伊朗,试图以武力营救人质,遭失败。事件发生后,国际社会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经阿尔及利亚的斡旋,1981年,美伊双方作出让步,就释放人质达成协议。伊朗释放全部人质。

伊朗的“革命青年”占领了美国大使馆

在纽约的穆斯林包围了为巴列维国王治疗的医院

1995年11月4日 (农历九月十二),以色列总理拉宾遇刺身亡。

8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和代表出席了拉宾的葬礼

1995年11月4日星期六,正值犹太教的安息日,也是以色列的法定假日。平时,以色列国内的大部分交通工具都会停驶,许多娱乐场所和大小商店亦会关门歇业。可是,夜幕降临后的特拉维夫却灯火通明,热闹异常。约10万市民沐浴着习习海风,从四面八方涌到市中心的“国王广场”,在那里举行支持和平进程的盛大集会。

面对欢声雷动的人海,波翻浪涌似的彩球、横幅,拉宾站在主席台上,显得特别激动。他看到有这么多人热情支持和平进程,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并不时向人群招手致意。

此次集会是由“支持和谈结束以阿争端总委员会”组织的,这是10多年来特拉维夫规模最大的一次公众集会,集会的主题是:“要和平,不要暴力”。拉宾总理、佩雷斯外长和许多以色列政要应邀出席了集会,一些知名演员还主动登台助兴,手持麦克风在拉宾和佩雷斯中间高唱和平颂歌。集会正式开始后,拉宾慷慨激昂地发表了决心继续中东和平进程的演讲。他说,只有和平才能解决以色列面临的各种问题。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实现和平的机会,如此盛大的集会表明,以色列人民希望和平。当地时间晚上7时50分,拉宾演讲完毕,在众人的簇拥下健步走下主席台,准备乘车离开广场。拉宾一边走,还一边同两旁的人握手。当他走近轿车正要抬腿迈入车时,人群中突然窜出一个犹太青年,掏出手枪几乎贴着拉宾的身体从背后向他连开数枪。枪声响过,年过七旬的拉宾愕然失色,随即身体前扑倒在地上,殷红的鲜血染透了他的衣服。两名保镖赶忙扶起拉宾,救护车火速将昏迷不醒的拉宾送往附近的伊奇洛夫医院进行抢救。拉宾在被紧急送往医院途中,司机还听到他喃喃地说:“这不可怕,这不可怕。”然后他才垂下了头。在医院急诊室,大夫们尽一切努力挽救拉宾的生命,但他终因伤势过重,在被送入医院后仅过了19分钟,心脏就停止了跳动。经医生检查,拉宾身中3弹,其中一颗子弹打在腹部,另一颗致命的子弹正中他的胸腔。拉宾是以色列建国后被谋害的首位政治领袖。

73岁的拉宾,1922年3月1日生于耶路撒冷,从小在一个左翼犹太复国主义贵族家庭里长大。学生时代在以色列农业技校和美国迈阿密大学度过,本想当一名农业专家,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炮声打破了他的梦想,使他在叙利亚投身到抗击法西斯的斗争中。19岁入伍,由于骁勇善战,拉宾很快从一个普通士兵成长为战功赫赫的“拉宾将军”。1948年5 月第一次中东战争时期,他是著名的哈雷尔旅旅长,1964年晋升为三军参谋长。1967年第三次中车战争爆发时,他是以军的主要组织者和指挥者,6天之内攻占了6.5万平方公里的阿拉伯土地,成为以色列的一代英雄。

长达27年的军旅生涯,使拉宾养成了直率、果断、务实的性格。他于1974年和1992年两次出任工党领袖和内阁总理。也许是因为身经百战而更能体会到和平的珍贵,他自1968年退役后即为阿以和解奔忙,他不同意对阿拉伯人采取“寸土不让”的政策,而是主张“以土地换和平”。1993年9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拉宾“博瓦尼和平奖”。1994年,拉宾获诺贝尔和平奖,他为推动中东和平进程所作的努力受到普遍欢迎。

凶手开枪后,现场一片混乱。拉宾的保安人员也因慌神而开了几枪,一名贴身保镖被打伤。蓄着黑色短发的凶手被当场抓获,保安人员将他推入一辆轿车,并组成人墙将那辆轿车团团围住,以防凶手被人灭口。警方初步查明,凶犯名叫伊贾尔 -阿米尔,今年27岁,(历史今天)曾参与在约旦河西岸“违法扩建定居点”的运动,现在一所大学的法律系就读。阿米尔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他说他的行动“完全出于自愿”,是遵照“上帝的意旨”干的,因而对所犯罪行“不感到后悔和遗憾”。此前,他曾两次试图行刺拉宾,但因保安措施严密无从下手。拉宾遇刺后,有人向以色列电台打去匿名电话,声称一个名叫“犹太复仇组织”的团体对这一事件负责,并诅咒拉宾同巴勒斯坦人和解“背叛了犹太圣经,出卖了以色列人民”。

自从拉宾与阿拉法特实现历史性的握手起,巴以双方的极端分子就已多次向拉宾发出死亡恐吓,但军人出身的拉宾毫不畏惧,他强调和平努力的成功,将挫败这些极端分子的阴谋。拉宾遇刺身亡的噩耗强烈地震惊了整个以色列,也震惊了世界。拉宾是在以色列正迎接四年一次的大选、国内面临激烈的党派斗争的严峻时刻遇害的,是在巴以和平刚刚扩大到约旦河西岸的关键时刻去世的。他的死,无疑使绝大多数以色列人感到十分突然和悲伤。当晚,当拉宾遇害的消息公布后,守候在伊奇洛夫医院门外的数百名特拉维夫普通市民,禁不住失声痛哭,许多人自发地在街头点燃一支支蜡烛,以悼慰拉宾的亡魂。在当晚举行的以内阁紧急会议上,同拉宾朝夕与共的阁僚们有的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他们用黑纱罩住拉宾主持会议时常坐的椅子,以寄托无尽的哀思。一些反对派人士也认为,拉宾的遇害是以色列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阿米尔连开数枪后,被警察抓捕。戴上手铐后他幸福地笑了,他自认完成了“捍卫犹太人的使命”

巴勒斯坦国总统阿拉法特、以色列总理拉宾和外交部长佩雷斯同获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


10471047
关注通化交通,关注有车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