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小街镇不断探索乡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模式,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目标,依托独具特色的文化优势,聚集各方力量,彰显地域文化,助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优质化、特色化发展。
优设施,做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支撑
树特色,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内涵
秉持文化惠民、文化为民、文化乐民理念,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图书室免费开放水平,开展读书分享、公益培训,推动全民艺术普及,引导优质文化资源和文化服务更多地向农村、基层倾斜。将非遗传承人纳入文化保护范畴,在积极开展花灯、嘉玲刺绣、舞龙舞狮、剪纸等非遗传承申报工作的同时,创新运用“非遗+研学”“非遗+课堂”、“非遗进乡村”等发展模式,在镇属中小学校建设非遗研学体验基地,开展舞龙、花灯技艺传承特色课外班,培养非遗人才,让非遗焕发新光彩,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并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花灯特色优势,将理论宣讲、普法强基、政策宣传等工作,通过近距离、接地气的花灯巡演方式,让更多群众了解“嘉玲文化”,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截至目前,小街镇共申报非遗传承人55人,其中省级1人,市级2人;组建镇一中、镇二中、积德小学等少年舞龙队3支,先后编排小街镇中心幼儿园龙狮表演曲目2个;编排《果园飘香》《全民反诈一条心》《环保工作很重要》等花灯小戏、花灯歌舞10余支。
搭载体,彰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效
通过各类文艺展演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实现“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促进了文化供给与需求有效对接。将巧玲刺绣、俏佳人舞龙等非遗技艺和表演与传统节日有机融合,每年春节组织开展“龙狮舞盛世·嘉玲焕新颜”龙狮巡游、花灯歌舞表演等系列文化活动、中小学“六一”文艺汇演和小升初毕业典礼文艺汇演,让镇域优秀传统文化“出圈儿”,实现文化“活”起来、“火”起来。同时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组织开展讲革命故事、革命烈士人物演讲比赛等活动,积极组织参加县级主办的合唱比赛、全民健身运动会,近三年,申请开展市、县送戏下乡活动15场次;对辖区文化骨干开展培训8次。文化活动的全方位开展,对推进乡村社会公德、村民品德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起到了积极作用,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广泛赞誉。
精选推荐
来源:小街镇|编辑:顾燕波 潘祎
审核:雷霞|监制:朱忠元
发布:嵩明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