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
电子刊
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
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讲党性是做好宣传工作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原则不仅要讲,而且要理直气壮讲,不能躲躲闪闪、扭扭捏捏”,“党的新闻舆论媒体的所有工作,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是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方面,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全面领导的极端重要性,明确了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
无论是理论创新发展、文艺创作生产、精神文明创建,还是新闻舆论引导、网信事业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等各方面工作,习近平总书记都强调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始终坚持文化建设着眼于人、落脚于人”。新闻舆论工作要“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文艺工作要“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创作生产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公共文化服务要推动“标准化、均等化”、提高“覆盖面和适用性”,“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网信事业要“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降低应用成本,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
坚持系统性与开放性相统一
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激荡。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形势和迅猛发展的信息化浪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如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如何发挥优势、展现作为,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是我们必须作出系统回答的“时代之问”。习近平文化思想以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思想文化建设和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问题,谱写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新篇章。其内容涵盖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根本原则、基本经验、使命任务、实践要求、保障条件等基本问题,涵盖思想理论建设、新闻舆论工作、文艺出版工作、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文化传承发展、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创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等各个方面。既有总的方针原则,又有分领域的工作要求,既有路线图,又有任务书,内宣外宣相贯通、网上网下相统筹,理论舆论相兼顾、发展管理相协调,构成了一个系统完备、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
实践的探索不终结,理论的发展就不会终结。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如何着眼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如何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更好地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不断深化理论武装、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建设,不断促进文化繁荣、增强国际传播效能、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需要付诸新的实践、作出新的回答,进而形成新的理论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自然也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发展。
坚持认识论与方法论相统一
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地位作用、形势任务的科学判断和战略思考。这些源于实践的规律性认识,深刻回答了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全局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原创性贡献达到新的高度。关于文化的地位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中国式现代化根本要求出发,站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哲学高度,作出“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的科学论断。在论述文艺和人民的关系时,强调“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文艺要热爱人民”,把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讲得清晰透彻。关于互联网的重要性,强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得网络者得天下”,把对网络舆论、网信事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些重要论述,说理透彻、深刻精辟,对于科学认识文化、把握形势,增强做好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责任感使命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来源: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