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路守护,“保”驾护航!芦可替尼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适应症纳入医保,为更多慢排患者带来治疗福祉

学术   2024-11-28 18:05   湖北  

导言

2024年6月,Janus激酶(JAK)抑制剂芦可替尼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治疗对糖皮质激素或其他系统治疗应答不充分的12岁及以上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患者,进一步拓宽芦可替尼受益人群。近日,该适应症正式列入国家医保目录,有望提高药物可及性,降低更多中国cGVHD患者负担。



专家寄语

张曦教授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c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亟需有效治疗方案以改善患者预后。今年6月,芦可替尼获批治疗激素难治性cGVHD(SR-cGVHD)患者,成为国内首个且目前唯一同时获批急性GVHD(aGVHD)和cGVHD的靶向药物,为GVHD全程管理发展注入新动力。近日,该适应症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有望提高治疗药物可及性和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期待随着芦可替尼的广泛应用,能够为更多患者带来治疗福祉,助力患者重获美好生活!


机遇与挑战并存



cGVHD治疗仍存未尽之需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治疗多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有效手段。近年来,中国HSCT领域蓬勃发展,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登记学组报告显示,2022-2023年间,中国移植中心共报告39918例HSCT,其中,allo-HSCT占比69%1,表明allo-HSCT已成为中国HSCT的主要形式。但不容忽视的是,cGVHD仍是患者移植后严重并发症及晚期非复发死亡主要原因,30%-70%患者会发生cGVHD2,3cGVHD治疗尚存未尽之需:糖皮质激素作为cGVHD一线治疗标准方案疗效有限,约半数患者可进展为SR-cGVHD4,增加非复发死亡率5,而目前尚无标准的优选二线治疗方案;此外,cGVHD治疗周期较长,接受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cGVHD中位治疗时间约3.5年6,使得cGVHD患者的器官功能和生活质量大幅下降7因此,探索快速、高效治疗药物以助力患者实现更优生存。



共识与新药赋能



中国共识权威引领,芦可替尼提供cGVHD治疗新选择


随着新型靶向药物的出现及临床研究的不断推进,cGVHD在诊断、预防、治疗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在此背景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重磅更新,并对cGVHD治疗策略进行优化规范,其中,针对cGVHD二线治疗,共识将芦可替尼作为一种主要的治疗选择,同时指出应根据患者靶器官实际受累情况,选择针对性治疗方法:对于皮肤受累、皮肤硬化型及肝脏受累患者推荐芦可替尼作为第一顺位选择,对于肺受累患者推荐选择阿巴西普、芦可替尼等药物治疗2


作为选择性JAK1/2小分子抑制剂,芦可替尼可通过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相关细胞和炎症因子,从而作用于cGVHD早期炎症、慢性炎症和器官纤维化的整个阶段8-11,全程抑制cGVHD发展。随机、开放标签、多中心III期REACH3研究显示,与接受最佳可及疗法(BAT,包括体外光分离置换疗法、小剂量甲氨蝶呤、霉酚酸酯、依维莫司/西罗莫司、英夫利昔单抗、利妥昔单抗、喷司他丁、伊马替尼和伊布替尼)治疗的SR-cGVHD患者相比,接受芦可替尼治疗的患者24周总体缓解率(ORR)更高,且任意时间的最佳总体缓解(BOR)更优(图1)12。同时,中国大型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还显示,接受芦可替尼治疗的SR-cGVHD患者常见受累器官均有良好获益,其中,皮肤、胃肠道和肝脏ORR分别可达84%、71%、70%13,证实芦可替尼在cGVHD患者中的获益。


图1.接受芦可替尼及BAT治疗的SR-cGVHD患者治疗结局(A:第24周ORR;B:BOR)



医保政策助力



医保纳入提高芦可替尼临床可及性,助力更多患者改善预后


2024年,共计162种药品进入国家医保谈判竞价环节,其中,芦可替尼cGVHD适应症纳入本次医保更新目录。该适应症的纳入对于cGVHD领域无疑是利好消息:对于患者而言,医保覆盖可减轻治疗经济负担、满足患者用药需求,促使更多患者能够及时获得治疗,延长生存并改善生活质量;对于领域发展而言,国家医保政策的更新可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分配、提高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推动实现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


期待随着医保政策的逐步落实,更多cGVHD患者可从芦可替尼治疗中受益,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同时,也希望芦可替尼进一步开展研究探索,为更广泛患者带来健康与希望,共同迈向健康中国2030的美好未来。



专家简介







张曦 教授

  •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后)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血液病医学中心主任

  • 中国人民解放军血液病中心主任

  •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务委员、造血干细胞应用学组副组长

  •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 中国血液病专科联盟副理事长

  •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实验血液学专委会常务委员

  • Blood & Genomics杂志主编

  • 主持国家、省部级课题46项;SCI论文143篇,主编专著3部,副主编3部;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1项、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执笔行业指南12项,参编50项;获国家发明专利68项

  • 获中国肿瘤青年科学家奖、陆军优秀科技人员标兵、重庆市首席专家工作室和重庆市创新群体领衔专家、重庆市首席医学专家、重庆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天府学者特聘专家、全军拔尖人才、首批陆军科技英才;The Lancet,JCO,Blood,JHO,Leukemia,The Lancet Haematology,Science Bulletin,CMJ,Nat Cell Biol 等杂志编委和审稿专家






王筱淇 博士

  • 医学博士,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血液病医学中心 副主任医师

  • 重庆市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委员,Blood&Genomics Associate Editor

  • 从事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症的相关机制研究,在J Clin  Invest.(2020、2023)、J Hematol Oncol. 、Haematologica、Leukemia、 Acta Biomater. 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影响因子>10分 6篇,参编专著1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及校级课题3项,作为课题骨干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重点项目4项,执笔共识1部,参编行业指南3项,陆军军医大学“红医苗圃”,国防科技三等功,“四有”优秀文职人员,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完成人之一。


参考文献:

1.Xu LP,et al.Bone Marrow Transplant.2024 Sep 25.

2.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干细胞应用学组.中华血液学杂志.2024;45(8):713-726.

3.Miklos D,et al.Blood.2017;130(21):2243-2250.

4.Wu H, et al.JAMA Netw Open. 2021 Jan 4;4(1):e2034750.

5.Axt L, et al.Bone Marrow Transplant.2019;54:1805-14.

6.徐开林.中华血液学杂志.2018;(2):89-93.

7.王筱淇,等.临床血液学杂志.2024;37(9):597-601.

8.Schroeder MA,et al.Dis Model Mech.2011;4(3):318-333.

9.Zeiser R,et al.N Engl J Med.2017;377(26):2565-2579.

10.Schroeder MA,et al.Biol Blood Marrow。Transplant.2018;24(6):1125-1134.

11.张会,等.临床内科杂志.2021;38 (7):499-501.

12.Zeiser R, et al. N Engl J Med. 2021;385:228-238.

13.Xu Yang,et al.Blood (2022)140(Supplement 1):12888–12889.

审批码JAK0034683-79788,有效期为2024-11-26至2025-11-25,资料过期,视同作废

医脉通
这是一家面向医生、医疗从业者及医学知识爱好者的专业医学信息网站,关注医脉通,每天获取新鲜的医学资讯、行业新闻,足不出户知医事,抢先知晓医脉通旗下产品的即时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