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进博会
向“新”而行,在进博话科研
11月8日,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健康报社举办了主题为“星耀进博 向‘新’而行”的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交流活动。
会议上半场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党委书记姜辉主持。
王兴鹏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主任王兴鹏带来了题为《上海医疗机构科研能力提升实践与思考》的主旨报告,将上海市级医院临床研究创新体系建立和完善归纳为夯基、立柱、架梁和垒台。王兴鹏介绍,在夯基方面,申康中心深化市级医院临床研究中心规范化管理,建设市级医院示范性研究型病房,组织市级医院开展临床研究项目。在立柱方面,建强重大专病队列数据库与生物样本全息库,推动队列数据开放共享,推动市级医院医企协同研究创新平台升级增能。在架梁方面,持续加大临床研究经费投入,强化管理评价与促进,以奖促评激发医院创新动力。在垒台方面,组建上海临床创新转化研究院,依托体制优势,通过企业化运作,为市级医院搭建“一站式”“全链路”临床研究转化平台。
金春林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以视频形式带来题为《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品相关思考》的报告。金春林表示,生物医药产业是上海市重点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是上海市强化“四大功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正处于换挡提质期,为进一步打造新时代全球生物医药重大战略产业重地,支撑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海市发布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有四个亮点:一是持续加大创新药研发支持力度,二是持续加大创新医疗器械开发支持力度,三是缩短临床试验启动时间,四是加大创新产品医保支付支持力度。
圆桌讨论
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黄锦坤主持的圆桌讨论环节,多位医院管理者围绕“如何发挥公立医院医疗科技创新主力军作用,全链条加速创新产品落地”“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源泉推动高质量发展,公立医院应该在哪些方面发力”等话题,展开讨论。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党委书记张蔷表示,公立医院要提高对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的认识水平,政府要解决好资源投入不足的问题,在政策上打出组合拳,多方合力才能推动生物医药产业蓬勃发展。
上海市胸科医院院长侯旭敏表示,公立医院应当营造人人参与科研的氛围,鼓励医务人员善于发现临床问题,从问题中探索答案;做有组织的科研,打造一支高效的科研创新团队;与更多优秀的企业协作,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在科研工作中把握好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的关系,用正确的方法解决临床问题;对标对表国内外优秀机构,取长补短,产生更多真正能投入临床使用的成果。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副院长祝伟表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在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原动力的同时,也对医院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一,要统一思想,将全院职工的思想统一到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上来,服务于国家战略大局,服务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第二,要建章立制,避免搞“小作坊式”科研,要做有组织的科技创新。第三,要设立机构,通过建立医工交叉的研究院、科创研究院等,促使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落地。第四,要激发医务人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通过一系列措施鼓励保障他们从事科技创新,并使成果落地发挥效益。第五要打造平台,与更多机构合作,保障资源投入,以确保成果顺利转化。
会议下半场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院长马骏主持。
付卫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付卫带来题为《创新成果转化模式探索》的报告。付卫表示,医院是医学科学创新的源头、枢纽、终端。作为大学附属医院,如何与大学加强合作、如何更好借助大学力量是医院面临的重要课题。如何促进更多成果转化、如何与企业实现双赢是医院面临的另一课题。借助北京大学的人才优势,北医三院丰富临床人才培养体系,如“临床医学+X”、临床科学家培养、临床医生新体制管理等。同时,不断强化高层次人才培养,加强博士后队伍建设,为科研创新奠定扎实的人才基础。在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堵点方面,对内整合资源,对外联合创新,开展有组织的产学研合作,建立从决策到分配全流程的管理。
吴建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科研处副处长吴建才从学科评估、学科支撑平台、科研水平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综合性医院学科建设与评估实践探索的经验。
圆桌讨论
在下半场圆桌讨论环节上,围绕“如何提高公立医院科研创新能力,让更多中国之声唱响国际舞台”“发展新质生产力,公立医院还需要哪些政策支持”等话题,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郑林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白云分院院长张永、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副院长马学平展开讨论。
文:杨金伟
编辑:张漠
审核:孔令敏 杨金伟
制作:中小卫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