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胰及胃肠领域临床治疗新进展——专访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胰腺甲状腺外科主任​谭晓冬教授

文摘   2024-11-27 14:25   重庆  

谭晓冬 教授

  • 教授、博士生导师、外科教研室主任、普通外科主任、胰腺甲状腺外科主任

  • 国际胰腺病学会(IAP)会员

  • 美国胰腺病协会(APA)会员

  • 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转移性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 胰腺外科微创诊治学组委员

  •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机器人外科医师委员会委员

  • 辽宁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 辽宁省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主任委员

  •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肿瘤外科治疗与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 辽宁省生命科学学会肝胆胰外科及数字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 辽宁省抗癌协会常务理事

  • 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 辽宁省抗癌协会胆道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器械创新,肝胆胰及胃肠领域得到迅速发展,能否请您分享一下,目前临床诊疗手段有哪些新进展?当前诊疗仍面临哪些挑战?


谭晓冬 教授


随着技术的进步,器械的创新在胃肠及肝胆胰领域确实有很多的进展:


首先体现在医生诊疗理念的更新和治疗方法的开发上,我们之前只有术后的辅助治疗,近些年我们开发出了新辅助治疗,对于一些不能手术的病人又开展了转化治疗,同时针对肿瘤的基因突变开展了靶向治疗;同时,还有这些年比较热门的免疫治疗,以及上述治疗方法的组合。


再一个体现在我们肿瘤治疗理念上的更新。比如说胰腺癌,以前我们只认为胰腺癌手术有效,对于术后的化疗态度并不积极,一方面是没有很好的药物,另一方面治疗效果也不佳。同时对于手术本身,医疗界也不是很积极,大家认为做不做手术可能病人生存时间都差不多,但这些年随着我们新治疗方法的开发与理念的更新,我们看到了病人的综合治疗要优于手术治疗,在手术治疗这一方面,适应症有很大的拓展。第二点就是医疗设备方面的进步,尤其是微创化手术设备的进步,之前都是开腹的手术,现在逐渐过渡到微创手术,包括腹腔镜手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腹腔镜这一块,我们以前是2D腹腔镜,没有纵深的立体感,现在逐渐开发出了3D这种具有立体感的腹腔镜设备,以及荧光腹腔镜、高清腹腔镜等,同时还开发出了这样的机器人,医生可以坐着做手术,用10倍放大裸眼3D 的机械手,这样非常灵活的微创设备,再一点就是能量平台的应用,这些年能量平台的开发,从最开始我们开放手术只有一个电刀,逐渐到腹腔镜下我们用电勾,用超声刀,用双极电凝,这样对于我们止血提供很多的便利,大大缩短了我们手术的时间,包括切割闭合器的应用,减少了吻合的时间。包括我们血管夹子的开发和应用,之前我们每一个出血点都需要结扎,需要缝扎,而现在由于血管夹子的应用,我们可以上夹子,很轻松地把血管夹闭了。而且今年还开发出了可吸收的血管夹,大大地为我们微创手术提供了便利,缩短了手术的时间。


再一个就是在多学科合作方面也取得了很多的进步。之前我们虽然也有外科、内科、肿瘤科、介入科,但是这些科室都是各自为战。这些年以疾病为中心,逐渐的在各个医疗单位组建了医疗团队,各学科在融合,在团队化、在中心化,内科逐渐在外科化,外科也逐渐在微创化,逐渐形成团队,合力共同地应对这个疾病的挑战,也同时也改善了病人愈后,让我们的病人获益。


关于诊疗面临的挑战,我觉得我们现在对疾病的认识,疾病发生发展的认识还是不够,现在我们的一些诊疗,包括我们对疾病的诊断还停留在分子层面,还没有进展到基因这个层面。将来可能随着基因诊断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可能更进一步的能明确它的相应的基因突变。所以我们可以开发出更好的有针对性的这些治疗的药物,这样病人的治疗也更能够进一步的个体化,在大的治疗原则下,发挥每一个药物最大治疗效果,包括我们现在的一些药物应用,现在我们的肿瘤可能就是一种药,有的人有效,有的人无效。但我们并不知道为什么它有效,有的人就没有效,我想可能还是个体的差异造成,所以这样的话能够进一步针对,将来我们一管血、体液、尿、便,就可能诊断出来针对这个病人,这个肿瘤的具体的基因突变的位点,设计出针对这个病人的特异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我想这个治疗效果会更进一步,这也是我们未来努力的一个方向。


胆、胰、肠瘘等消化道瘘作为术后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您认为该采取哪些策略应对这些挑战?您如何评价生长抑素在消化道瘘治疗中的必要性?


谭晓冬 教授


消化道瘘对于我们普外科医生来讲,是经常面对的,一个不可回避的并发症。所以也是我们普外科医生面对的一个挑战,不管是胃肠科医生还是肝胆科医生,大家知道近年来加速康复理念逐渐得到了认可和开展,首先从胃肠肿瘤开始,因为胃肠肿瘤相对手术比较定型,它的并发症相对少,所以容易开展。而对于肝胆胰,尤其是胰腺疾病手术,本身的术式还没有完全的定型,包括我们胰十二指肠切除中的胰液流出通道的重建方式,是胰肠吻合还是胰胃吻合,还是架桥,这个重建方式目前文献报道就100多种,所以没有完全定型综合治疗方案,也没有大家公认的一个方案,所以对于肝胆胰的手术,尤其像胰腺癌这样比较复杂的大手术,做一个没有并发症的手术,我认为这是加速康复的一个前提。对于消化道瘘处理来讲,手术当中的处理应该是应对消化瘘的一个最重要方面,手术当中的每一个细节的处理都是非常重要。再一个术前营养状态的评估和改善也是非常关键的。还有一个就是术后,术后的管理体现在这个药物上,药物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包括我们的生长抑素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生长抑素的应用,对于消化道瘘,包括肠瘘等,对于病人死亡率的降低以及治疗效果的改善和提高应该说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因为生长抑素能够减少胰液分泌,也可以减少消化道其它液体包括肠液的分泌,所以尤其是14肽的生长抑素效果更好,在消化道多种疾病的治疗当中发挥了很好的治疗作用。


2023版医保目录正式落地执行,生长抑素全部适应症均纳入医保,惠及更多消化道瘘患者。结合临床经验,请您谈谈对生长抑素的临床应用体验如何? 


谭晓冬 教授


医保目录把生长抑素全部适应症纳入医保,对百姓来讲肯定是福音,我最开始接触生长抑素是1995年,硕士研究生期间,刚刚开始临床工作,至今有 30 年了,从最开始生长抑素有14肽的,还有8肽的,生长抑素应用于胰腺手术之后的胰瘘病人,还是急性胰腺炎的病人,还是脉高压消化道出血,止血的这样的病人,还是肠瘘的病人,还有急性肠梗阻的病人,当中我都是有很深刻的印象和体会的。


对于生长抑素的印象,第一个就是它有效,确实在这些疾病的治疗当中能够发挥很好的治疗效果。尤其是我们这个14肽的生长抑素,第二个印象就是价格高,相对于国内的生活水平而言,生长抑素的价格还是挺高的,但是在治疗用药这方面,尤其是对极为重症的治疗上生长抑素能够发挥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治疗作用,同时也挽救了很多病人的生命,效果非常突出。现在生长抑素全部适应症均纳入医保,将惠及更多消化道瘘患者。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传播《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的最新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