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环境不好,体制内的“三无”中层越来越不受待见了

文摘   2024-11-21 19:55   河南  

都说年轻人整顿职场,体制内也不例外。

在当前干部年轻化的大趋势下,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的过渡和考察手段,基层单位的中层干部职位却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轻视甚至拒绝,导致许多基层单位的中层干部出现了结构性断层。

这与整个大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今天想跟大家深入聊一聊,为什么年轻人不再热衷担任中层职务这一问题。


01基层中层岗位“三无”本质被看透

之所以基层的中层岗位不受待见,说白了大家都看透了其无钱、无权、无人的现状。在基层除了少数几个高配的强势单位,大多数的单位中层正职都是股级。目前,文件规定的最低的领导职级为科级,股级只是人为划分出来的一个职务层级,算是约定俗成的规则,但是在现实各方面的表现中却和科级相距甚远。

——首先是薪资待遇上,“股级”对应的是“科员”,现在在津贴补贴等全面规范后,在薪资方面并没有什么优越的待遇。干着更多的活,加着最多的班,拿着一样的钱,难免有人会有落差。特别现在大环境不好,地方政策压力山大,还面临降薪的压力。现在的年轻人追求的就是work life balance,给钱尚且不愿加班,更别说死工资

——其次是资源配置上,股级干部说好听点是股室负责人,说白了就是干工作的“兵头”。毕竟成为副科级干部,在许多单位就进入了班子序列,不再具体从事一些业务工作,这时候就需要股长们挑起大梁。但是股级的尴尬之处也在于此,只有“事权”没有“资源配置权”,更多时候还是听候领导的调遣。随着现在政务工作越来越公开透明,领导们可以运作的资源尚且都不足,能够分给下面的“汤”自然也更加稀缺。资源配置能力不够,自然也就影响了个人的社会地位和职务影响力。

——最后是人员使用上。基层单位本就是事多人少,像乡镇党建办等繁忙的股室可能也就只有三四个人。而且到了乡镇这一级,基本每个年轻人入职不久都会解决一个中层干部的头衔,其实可能整个办公室只有自己一个“光杆司令”,却要干一整个领域的工作,累心又累身。同时,在个人晋升上,因为大家都是中层干部,其实在竞争中也没有什么身位上的优势。而且,经常会“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带资进组”的同事们哪怕不是中层干部也能从一级科员直接提拔为副科级干部,这让许多中层干部寒心无奈。


02岗位断层影响深远

断层,并不是说年轻人不够用了。

在体制内来说,35岁以下的一般都可以称之为年轻干部,每年许多单位通过省考、事考、人才引进等方式,都会引入一批新鲜血液。

而造成断层的最大原因是,大多数人都不想去担任中层的职务了,导致干部结构出现断层。

原本,中层岗位是组织上考验和识别年轻干部能力素质的平台载体,通过循序渐进给年轻干部加压加担,既可以助力有潜力的年轻干部快速成长,也可以让组织的事业后继有人。

可是,当断层现象不断出现并且扩大化,首当其冲的影响是单位的重要业务没人能全面接手了,年轻干部不愿意全面学,全面干,只想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一旦现任股长岗位调动后,这一领域的工作往往出现空档期,甚至出现推诿扯皮的工作问题。

其次是影响单位的政治生态。近几年各级各部门都在口诛笔伐“躺平式”“侧卧式”干部,力求打造一个人人争先进优,工作热火朝天的干事创业环境,可是口号喊的越响亮往往折射出现实的不尽如人意。

年轻干部不想担任中层干部,反映出的是进取心不大,奉献精神不强,担当意识不足,干事热情不高,作为工作的主力军一旦出现这些消极情绪,单位的整体战斗力和作风环境便会大打折扣。

最后是影响了年轻干部个人的进步提升。年轻干部不在更高层次、更吃劲的岗位学习锻炼,势必会影响个人能力素质和社会资源地位的提升,而在年轻时候没有积累,耽于享乐,一旦年纪大了希望有所作为,届时也是追悔莫及,力不从心。


03要“画饼”更要“做饼”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对于目前的基层生态来说,中层正职的作用非常重要,既要做承上启下的轴承,也要做政策落实的大梁。

要营造“千帆竞发”的中层干部队伍生态,就一定要顺势而为,说白了,不仅要“画饼”更要“做饼”。

一方面,基层单位要积极提高中层干部的荣誉感,积极为中层干部争取提拔晋升等各项有利政策和机遇,千万不能寒了任劳任怨老实人的心!

另一方面,要正确的识人用人,让愿意干活进步的年轻人挑担子,多锻炼,做到“双向奔赴”。再一方面,各位年轻同志也要转变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的观念,正确看待体制内的标准和要求,积极投身基层事业中,实现自己的青春价值。


呆小萌的杂货铺
记录自我成长的路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