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微需氧的细菌,这种细菌在人的胃部生存,也可能在眼等部位生存。早在离开非洲之前,我们的祖先就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这是世界上传播最广的感染之一,至少半数人口被这种细菌感染了。
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以发展中国家高,北美、西欧和澳洲的人口感染率在25%左右。发展中国家的感染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发达国家则主要发生在成人,比如美国18岁到30岁的感染率为10%,60岁的感染率为50%。这种区别和卫生条件及抗生素使用情况有关。总体来说,全球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呈下降趋势。
以前认为在胃部这种酸性环境中,不可能有细菌生存。从1951年开始,使用抗生素有效地治疗了胃溃疡,开始把胃溃疡和细菌感染联系上。直到1982年,澳大利亚科学家Barry Marshall和Robin Warren才培养出幽门螺杆菌,和青霉素的发现一样,幽门螺杆菌的发现也是个事故,他们不小心在复活节周末把培养皿培养了五天。之后为了证明大多数胃溃疡是因为细菌感染,而不是因为压力或者吃辣的导致的,Marshall用自己做实验,喝下了幽门螺杆菌,形成了胃溃疡。2005年,Barry Marshall和Robin Warren因为发现幽门螺杆菌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除了引起胃溃疡外,幽门螺杆菌还会导致胃炎,并且大大增加患非贲门部胃癌的风险。发展中国家因为感染时的岁数小,因此炎症会更厉害,先出现萎缩性胃炎,到老年患胃溃疡或胃癌的风险增高。发达国家由于感染时的年龄大,则会出现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幽门螺杆菌感染后,经过长期的影响,胃部的酸性会减弱,一些研究发现会降低患贲门部胃癌和食管腺癌的风险。
大多数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人没有任何症状,很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有症状,他们的胃和幽门螺杆菌和平共处,因此发现有幽门螺杆菌并不是天塌了的事,最大的可能就是这样一生平安无事。还不清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但发现有些人天生对幽门螺杆菌有抵抗力,幽门螺杆菌不会对他们造成伤害。
如果感染后出现症状,会包括腹部疼痛或者烧灼疼、如果空腹的时候疼痛加剧、恶心、没有食欲、频繁打嗝、腹胀、不明原因体重下降等。
尽管发现了幽门螺杆菌,但其传染途径还没有最后确定。最有可能是通过口到口或者粪口途径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在粪便、唾液、牙菌斑中分离到幽门螺杆菌,污染的食物和水也可能会传染。
从小生活在拥挤的环境中,生活中没有可靠的洁净的生活用水供应,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和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人一起生活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幽门螺杆菌可以通过血液、呼吸和粪便检测来诊断,呼吸和粪便检测更准确。
治疗上同时使用两种抗生素,目前已经发现存在对甲硝唑和克拉霉素的耐药菌。除了抗生素之外,医生还开抑制胃酸的药物以帮助愈合。治疗一个月后再检测幽门螺杆菌,发现治疗不成功的话就换抗生素。
幽门螺杆菌疫苗在研制之中,但很多证据表明幽门螺杆菌的存在是有积极意义的,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已经变害为宝,将幽门螺杆菌变成了益生菌。除了上面提到的降低某些肿瘤的患病风险外,还可能起到调节胃酸水平、调节食欲等作用,胃溃疡等也许只是这些功能的副作用。大多数人从中获利,少数人从中获弊。
基于上述原因,对健康人群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检测是否必要,存在着很大的争论。如果查出有幽门螺杆菌感染,也没必要惊慌,如果没有溃疡或胃炎的话就没必要治疗,更不会影响怀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