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野火“烧”出争议,杰米·李·柯蒂斯一句话,惹怒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两边人
杰米·李·柯蒂斯,又惹事了。
这次不是因为电影《瞬息全宇宙》拿奖有争议,也不是因为她的红毯造型。而是因为她的一张嘴。
这位好莱坞女演员在新片发布会上,把洛杉矶的毁灭性野火比作“饱受战争蹂躏的加沙”,成功地让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同时不爽了一回。
她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太平洋帕利塞德斯社区看起来就像饱受战争蹂躏的加沙。”这是柯蒂斯在发布会上说的话。
听起来很有画面感,但问题是,这画面感刺痛了太多人的神经。
被大火烧毁的太平洋帕利塞德斯社区,是洛杉矶富人区的标志。这里环境优美,海景和山脉交相辉映,豪宅别墅随处可见,是好莱坞明星和商界精英的聚集地。
用网友的话说:“每一块灰烬都比普通人住的房子贵。”
可惜,这片富人天堂在野火的肆虐下化为灰烬,豪宅没了,山林也没了,剩下的,是满目疮痍。
柯蒂斯站出来发声,本来没毛病,谁不心疼家乡被毁?
可她偏偏把这一切和加沙扯到了一起。
这话一出口,以色列人怒了。
“加沙是一个战区,洛杉矶的火灾却是自然灾害。”一位以色列网友在社交媒体上评论,“柯蒂斯女士选择这样的比较,显然是带着扭曲的偏见。”
不仅以色列人怒了,就连支持加沙的人也不高兴。
“她居然把被火灾摧毁的洛杉矶,比做加沙?这简直是对我们的侮辱。”一位支持巴勒斯坦的网友表示,“加沙每天都在面对真正的战争,而不是一场天灾。”
柯蒂斯这一次,真是把锅甩到了两边。
要知道,她对巴以问题的态度一直不清不楚。
2023年巴以冲突爆发时,柯蒂斯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张多名儿童恐惧地看向天空的照片,并表示:“我的心和这些孩子在一起。”
这句话听着没毛病,但事情的离谱点在于,那张照片里的孩子,其实是加沙的孩子,而非以色列的。
照片发出后,很多人以为她是在指责以色列对加沙的空袭。
结果没过多久,柯蒂斯又删帖了。
在媒体采访中,她解释说自己搞错了,以为照片是以色列的孩子,并表示她为所有无辜的孩子感到担忧。
这波神操作让人摸不着头脑,支持以色列的人骂她“只顾政治正确”,支持加沙的人则骂她“立场虚伪”。
这次,她又踩了同一个坑。
把洛杉矶的野火和加沙的战争联系起来,无论从哪一边看,都显得粗暴且不恰当。
更何况,柯蒂斯这几年在好莱坞的“政治正确王”形象,早就让很多人不爽了。
她曾多次在颁奖礼上发表各种政治言论,从环保问题到种族平等,再到性别议题,无所不谈。
很多人觉得她是在为弱势群体发声,也有人觉得她只是为了抢流量。
而这一次,她明显“用力过猛”了。
有人说,柯蒂斯之所以频频在巴以问题上翻车,是因为她根本不了解这个复杂的局势。
加沙的确饱受战争摧残,但将其与一场自然灾害相提并论,很难不让人觉得她是在消费别人的苦难。
更关键的是,她的这番话还暴露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好莱坞明星在谈论政治和人权问题时,很多时候只是在“打嘴炮”。
他们习惯用一些看似有深度的比喻,来表达所谓的同情和关注,但实际上,这些比喻往往站不住脚。
洛杉矶的富人区被烧成废墟,的确令人心疼,但这和加沙几十年来的战火蹂躏根本不是一回事。
一个是天灾,一个是人祸,连性质都完全不同。
就像有网友评论的那样:“柯蒂斯的发言看似感同身受,实际上是对加沙问题的轻视。”
更让人无语的是,她这番话不仅没起到引发共鸣的作用,反而让双方都觉得被冒犯了。
以色列人觉得她在抹黑自己,支持加沙的人则觉得她在消费自己的苦难。
她的“政治正确”,变成了一场彻彻底底的失败。
好莱坞明星热衷于在公众场合表达政治立场,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尤其是像柯蒂斯这样的演员,年纪大了,作品减少了,想要保持曝光率,就只能靠这些争议性话题。
但问题是,政治正确并不能随便玩。
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对问题的深刻理解,随便开口,只会让自己陷入舆论的漩涡。
柯蒂斯这次,显然就是一个反面教材。
她的发言不仅没有为自己加分,反而让人觉得她的情商和智商都出了问题。
有人说,柯蒂斯的争议发言是为了新电影炒作。
毕竟,她的这部新片和洛杉矶的野火有关,把话题炒热了,对电影的宣传也有好处。
但如果真是这样,那她的操作就更低级了。
用加沙的苦难为自己的电影造势,这种行为只会让人觉得恶心。
柯蒂斯这次翻车,并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但她的这番言论,却给好莱坞明星敲响了一个警钟。
如果不了解一个问题,就闭嘴。
如果想要表达同情,就先搞清楚事实。
否则,所谓的政治正确,只会变成政治错误。
洛杉矶的野火还在肆虐。
加沙的战火也从未停止。
每一场灾难背后,都是无数无辜生命的苦难。
这些苦难,不是用来做比喻的。
更不是用来博取眼球的。
柯蒂斯的发言,不仅没让人感受到她的同情,反而让人看到了她的无知和刻意。
这次,她确实成功了。
成功地把自己变成了众矢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