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创建一流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

政务   2024-11-18 23:12   安徽  

11月18日上午,铜陵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创建一流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举行,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胡启书发布2024年铜陵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副市长杨如松发布铜陵市“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工作成效。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办公室(市外办)主任袁和明,市民营经济促进局(市营商环境局)局长胡江兵答记者问



新闻发布会现场


新闻发布会现场


新华社安徽分社记者提问


安徽日报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会主要内容


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胡启书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早上好!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要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的重要论述,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持续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不断提升民营企业发展信心,全力营造尊商重企浓厚氛围,全市民营经济呈现“市场主体持续增长、民营税收稳步提升、规上民营工业作用凸显、民企融资成本持续下降、民企进出口额明显上升”五大特点。1-10月,全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4607户,其中:私营企业5361户、个体工商户8697户。全市每万人拥有私营企业数和个体工商户数分别达到347.65/万人、787.40/万人。截至目前,全市拥有规上民营企业1648户,其中规上民营工业企业635户,规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占比从去年同期的36.3%跃升至50%;全市民营经济实现税收收入70.43亿元,同比增长6.1%,占全市税收的60.89%,增幅居全省第5位;截至9月末,全市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96.15亿元,较年初增加48.85亿元,增幅19.76%,高于全省平均3.76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5位,全市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3.99%,全省第2低;全市民营企业实现进出口总额7.48亿美元,同比增长36.65%2024年,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系统谋划部署,推进机制进一步健全。年初,市委、市政府专题研究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印发《2024年铜陵市民营经济工作要点》、《铜陵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行动计划》,高规格部署工作任务,全要素分解《工作要点》,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措施;采用“1+N”模式,提出《行动计划》12个专项子方案,着力破解民营企业普遍关注的拖欠账款、招标投标、信用修复、涉企政策、法治环境、要素保障等领域存在的问题。市政府组织召开全市民营经济工作推进会,深入分析民营经济发展各项工作和指标进展,强力推进民营经济发展。


二是聚焦主体培育,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快。推动民企股份制改造,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铜陵市民营企业股份制改造意向企业摸排工作的通知》,深入县区、企业宣传发动,宣讲股改、挂牌及上市政策,帮助联系证券公司等协助企业推进股份制改造。今年以来,全市有9家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优化“个转企”服务,推进“个转企”事项,出台《关于开展全市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工作的通知》。截至目前,全市共有84户个体工商户成功转型升级为企业。推动民营企业雁阵发展,印发《关于报送民营企业培育库名单的通知》,形成铜陵市2024年雁阵企业培育库名单,其中民营“领头雁”企业32户、民营“雁阵”企业36户。


三是畅通政企沟通,尊企氛围进一步浓厚。建强政企沟通平台,坚持面对面倾听心声、心贴心共谋发展,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坚持每季度召开民营企业家恳谈会,市委、市政府负责同志举办“铜商会客厅”36期,接待企业家207人,收集企业问题诉求及建议意见198件,“铜商会客厅”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推进落实惠企政策,持续开展企业突出贡献人士VIP服务卡评选,落实VIP服务事项15项,有力提升企业家获得感。大力培训民营企业家,实施民营经济人士赋能工程,举办3期“铜陵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和“铜陵市企业家与高管培训班”,全市350余家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和商协会代表参训,积极推介我市民营企业家参加国家、省级举办的各类培训班、恳谈会等,帮助企业提升生产经营和管理水平,坚定企业发展信心。同时,全面加强商会建设,指导各商会对标“四好”商会标准,规范内部运行,不断扩大、优化会员队伍结构。今年以来,新组建乡镇街道商会14家(实现全覆盖)、异地铜陵商会2家、人才工作站2个、法律服务工作站2个。举办直属商会、乡镇商会建设发展培训班,召开全国异地铜陵商会负责人座谈会,进一步夯实基层商会发展基础,促进商会间交流合作,商会联结纽带作用进一步凸显。




副市长杨如松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工作,将2024年确定为全市“营商环境提升年”,在全市“新春第一会”上专题部署,提出实施“对标改革提升行动、企业服务提升行动、城市口碑提升行动、法治营商提升行动、作风能力提升行动”五大提升行动,在全省率先成立首家市级营商环境局,承担统筹协调全市营商环境工作的职责,具体负责协调推进“营商环境提升年”各项工作,着力打造“五大环境”。


一是打造利企惠企的市场环境。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率先试点经营主体身份码“一码集成”改革,推进企业开办“六个一”服务,实现市场准入15个事项“一网通办”。在全省首推交易文件公平竞争检查制度,抽查交易文件671个,发出检查意见书24份。创新“双通道+AFT步法”,开展跨区域税务合作,助推产业串珠成链。截至10月底,收集原材料短缺企业信息398户、匹配供应商1897户,帮助30多户企业实现购销额2.39亿元。


二是打造高效便利的政务环境。在全省率先上线“情景化引导”服务,首个完成“一照通办”创新改革,实现25个市直部门176个政务事项“一照通用”。深入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开办运输企业、水电气联合报装、企业上市信息核查等“一件事”成功上线,161项涉企服务实现“一件事一次办”。打造政务“六办”服务模式,“最多跑一次”“全程网办”占比均超99%,1466项涉企事项实现跨省通办,跨区域办件48万件。优化升级“铜陵政策兑现通”,对各类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截至目前,公布“颗粒化”政策清单283条,1075家企业在线确认或申报惠企政策,涉及资金1.93亿元。


三是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深化“综合查一次”改革,推动市场监管、交通、生态等5个行业领域140项检查事项“只查一次”。推行“首次轻微违法不予行政处罚”制度,55类289项违法违规行为纳入“首违不罚”清单。开展政法机关依法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组织“法院院长接访企业家”“企业家约见检察长”“警企会客厅”“律师接访企业家”等活动。宣贯国务院、省、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组织营商环境暨为企服务技能竞赛,营造“人人重视营商环境、人人都是营商环境、时时处处都讲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


四是打造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完善重大项目要素保障和“星期六会商”工作机制,协调解决重大项目113个问题事项。深化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制度,节约项目前期周期180天。实行“一站式”联合预审并联审批机制,铜陵经开区一日之内“楼上楼下并联审批”。科学统筹土地计划指标,全年新增建设用地计划2485亩。创新“工业成长贷”金融产品,为19户“拟进规”企业申报贷款7300余万元。开展招才引智活动,定期组织2+N招聘会,在全省率先启动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人才环境活力指数居长三角中心区27市第2位。推行园区企业“开门接电”,实现招商企业“入驻即接电”“接入零投资”。实行优质项目专班推进,项目红线外水、电、气接入工程“零投资”。


五是打造践诺守信的社会环境。搭建“亲清有约 ‘铜’心助企”“铜商会客厅”“ 周六项目日”助企服务日等系列现场办公活动,实行“点对点”问需于企、“面对面”恳谈纾困,常态化收集企业意见建议。实施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专项监督,着力解决新官不理旧账、朝令夕改等政务失信行为。截至目前,摸排存量问题184个,问题化解率达91.8%,兑现资金1.28亿元。加强信用监管和政务诚信建设,创新企业信用修复“唤醒”机制,探索1份信用报告替代40个部门无违法违规证明改革,全市21个证明事项使用信用报告,替代传统证明3万余份,城市综合信用指数居全国261个地级市第23位。





答记者问


新华社安徽分社记者

政府履约践诺情况是一个地方营商环境的重要体现,请问铜陵市在这个方面有哪些特色做法和工作亮点?另外,在贯彻落实安徽省创优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2024版)方面,取得了哪些突出成效?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办公室(市外办)主任 袁和明

谢谢这位记者对我市为企服务和营商环境工作的关心。为全力打造法治政府、诚信政府,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铜陵市结合“铜”心助企专项行动、企业诉求办理工作深入推进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着力构建“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的诚信监督体系。

一是完善法律服务机制载体。建立健全立法征求意见机制,开展基层立法联系点规范化创建。通过专题会商会、实地走访、电话联系等方式,认真了解企业诉求,倾听法律意见建议。组织开展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和有关政策清理梳理,形成现行有效政策文件清单199件。成立经开区涉企法治护航中心,全面整合司法、行政、法律服务各类要素资源,提供菜单式普法宣传、企业法治体检、涉企矛盾纠纷化解等服务。截至目前,共调解涉企矛盾纠纷4件,成功化解4件,挽回经济损失116.2万元。

二是全方位协调解决企业诉求。针对企业反映问题线索,在厘清政府与经营主体权利义务关系后,明确责任部门,督促各责任单位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理清兑付路径、明确兑付时间,确保问题线索件件有结果、事事有回音。同时,建立专门台账,加强跟踪督导,实现履约践诺、应兑尽兑。截至目前,共兑现资金1.28亿元。

三是持续推进律师接访活动。组织民营经济律师服务团、中小企业产权纠纷维权律师服务团进企业、进园区,开展“法治体检”活动。整合律师协会、破产人管理协会,打造铜陵市“法治驿站”,由市司法局领导班子成员、律师坐班,组织律师常态化开展“律师接访企业家日”活动,“一对一”“面对面”接待民营企业。今年以来,接待企业154人次,提供法律意见建议110余件。

同时,为做好全省创优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2024版)贯彻落实工作,铜陵市结合工作实际,明确了91项工作举措并同步确定各项举措的责任单位,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人跟。截至9月底,基本完成33项,序时推进58项(持续推动性工作,年底能全部完成)。我们结合“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主动对标长三角先进地区,围绕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探索全省首创改革措施,取得明显工作成效,7项改革举措得到省直有关部门肯定表扬。如,市营商环境局探索借鉴“说‘不’提级”工作机制,全流程解决涉企疑难问题;市交通局创新试点“承诺即换证”改革举措,在全省复制推广;市公安局推行“一照通用”改革,在全省率先;市税务局在全省率先试点“科税贷”,满足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需求等。各县区和铜陵经开区均根据辖区工作实际,打造了具有区域特色的营商环境品牌,如郊区打造“悦江•政企茶叙”营商环境品牌,枞阳县打造“枞满意”营商环境品牌等。此外,我们还宣传推广、提炼总结营商环境领域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38个,先后得到央广网、人民网、安徽日报等国家、省重点媒体宣传报道,在全市营造了“人人重视营商环境、人人都是营商环境、时时处处都讲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



安徽日报记者
年初,铜陵市委、市政府部署开展“亲清有约、‘铜’心助企”专项行动,请问市营商环境局作为此项工作主要牵头部门,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市民营经济促进局(市营商环境局)局长 胡江兵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铜陵市“亲清有约、‘铜’心助企”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各县区、铜陵经开区立即行动,深入一线为经营主体把脉问诊,通过开展一系列特色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以服务效能大提升推动企业诉求大解决,以营商环境大优化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今年以来,全市各类渠道累计收办企业问题2623个,问题动态办结率达100%。
一是坚持亲清有约常态化,做到联企服务全覆盖。坚持高位推进。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部署,高位推进,指导印发了《关于在全市常态化开展“亲清有约、‘铜’心助企”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对活动进行系统部署,具体工作由市营商环境局牵头开展。持续加压落实。成立市级联合督查组,采取实地督查和电话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日常督查和专项督查,发现并整改问题67件。全面联系服务。常态化开展实地走访企业(项目)活动,推深做实各级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企业工作,做到4.07万家经营主体联系服务全覆盖。
二是坚持线上线下一体化,做到问题诉求全收集。开设“挂号”栏目。依托省创优营商环境为企服务平台建立企业诉求“挂号”总平台,在安徽政务服务网铜陵分厅、一县三区和铜陵经开区门户网站设置专窗、一键直达,畅通线上企业诉求反映渠道。各级联企干部赴企业开展宣传,指导企业通过“挂号”平台反映疑难问题,由平台统一受理、协调办理。设置“挂号”窗口。整合全市117个“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服务(挂号)专窗”,发布《致企业家一封信》等宣传资料,完善企业诉求受理登记台账及在册企业名录。打造专业队伍。培训为企服务人员,发挥专窗作用,做到来访企业应接尽接,面对面倾听企业诉求、了解企业需求。今年以来,“挂号”专窗共收办企业问题625件,已全部办结。开展助企活动。用好“铜商会客厅”等平台机制,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举办政法专场、警企专场、法院专场、重点问题“回头看”等专场活动,落实闭环管理机制,推动一类问题解决。组织各县区党政领导干部常态化开展“亲清有约”周六助企活动400余次,收集企业诉求建议507件。
三是坚持挂号登记专班化,做到闭环办理全流程。组建各级工作专班。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协调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掌握工作推进情况并研判工作推进态势。目前,全市一县三区、经开区均组建本级工作专班,具体负责企业问题办理任务的分解落实工作。完善诉求办理机制。制定《铜陵市企业诉求办理指引》,建立“受理诉求-情况核实-分级处置-限期反馈-结果核查”工作流程。依托全市企业诉求“挂号”平台开展常态化线上监督,实行问题办件“绿、黄、红”亮牌管理。截至目前,通过“挂号”平台收办企业问题2551件,标注“绿、黄、红”亮牌管理件52件,平台办件平均办结时长由9天压缩至5天以内。落实说“不”提级工作。对需要提级的复杂事项,及时提请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调度。今年以来,化解征迁补偿、社保补缴、招标履约等时间跨度长、社会影响广的企业问题50件。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发布会内容↓↓

文字:朱敏 张久愿 孙亮  图片:邢琛 储著传

编辑:顾婧  审稿:詹俊  终审:季学明






精 彩 推 荐 





丁纯调研我市统一战线领域工作

孔涛督导重大项目建设和安全生产工作

铜马圆满收官
点个在看 再走吧



铜陵发布
铜陵市人民政府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政务信息、提供便民服务、拓展政民互动的渠道,努力将更好更多的政务信息送到公众手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