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说的韭菜可不是股市里被割了一茬茬的缺乏经验、容易被市场操纵、频繁买卖、损失较大的投资者。
1、北京冬奥会,谷爱凌吃韭菜盒子
2022年自由式滑雪女子坡面障碍技巧资格赛中,18岁中国小将谷爱凌以第3名晋级15日决赛。在第二跳结束后,谷爱凌在场边等分数时吃起了韭菜盒子。
赛后,还有一位外国记者追问谷爱凌,“你刚才吃的是什么?”
谷爱凌也不知道怎么把韭菜盒子翻译成英文,于是直接说了一句,“韭菜盒子!”
望着谷爱凌转身离去的身影,外国记者一脸懵逼:What???(韭菜盒子是什么鬼?)
古有关云长温酒斩华雄,今有谷爱凌“温韭战滑雄”。
实际上,韭菜盒子的打开方式并不是“小吃”,完全是主食。当韭菜与面饼相逢,也是一道历史文化的餐桌风景。
2、韭菜饼与两位皇帝的故事
3、触露不掐葵,日中不剪韭
在先秦时期,韭菜的种植技术已相当完备。古人发现韭菜耐寒,便开始通过深挖做畦、覆粪酿热、简易地面覆盖的方式进行过冬韭菜的栽培。到了汉代,韭菜种植已较为普遍。居延汉简中有韭菜的记载;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十问》中说“草千岁者唯韭”,并认为它是“百草之王”;张衡《南都赋》中描述当时的厨房中也备有“秋韭冬菁”。
温室种植韭菜的技术早在我国汉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韭菜的种植技术在汉代也有了新的突破,即在冬季进行温室反季节种植。《汉书·召信臣传》当中就有关于当时贵族命人冬季生火在室内种植韭菜以供食用的记载。
到了北魏时期,山东老乡贾思勰在所撰《齐民要术》中,更是从选种、播种、治畦与肥水管理、收割方法等多个方面,阐释了韭菜栽培技术。这些内容一方面是先秦秦汉以来韭菜栽培实践的总结,另一方面也是该技术传承和发展的大框架。
《齐民要术•种韭篇》记载:①(买韭籽)以铜铛盛水,于火上微煮韭籽,须臾牙生者好;牙不生者,是浥郁矣。②若旱种者,但无畦与水耳,耙、粪悉同。③(韭) 剪而复生,久而不乏也。④(韭)至冬,移根藏于地屋荫中,培以马粪,暖而即长,高可尺许,不见风日,其叶黄嫩,谓之韭黄。
①中可根据种子生芽的情况来鉴定种子质量的好坏
②中耙地松土可促进根有氧呼吸,施用有机肥(类)可促进韭菜生长
③中韭菜移根于温暖不见光的地方可长成韭黄,说明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照
在《齐民要术》中,载明了栽培韭菜最核心的技术,这些技术也得到扩充和发展。清乾隆年间,日照人丁宜曾以自己的农耕经历写成《农圃便览》,其中在剪韭时提到“割韭忌日中,夏日尤甚。谚云‘触露不掐葵,日中不剪韭’。又忌干土剪割。”“谚云”重申了《齐民要术》中提及的传统,“忌干土剪割”则对技术措施有了更加细致的要求。
韭菜的栽培技术自唐代中晚期以来有了明显的发展。在唐末《四时纂要》中,出现了能够节省土地种子并提高生产效率的移栽技术;宋朝时,人们已经掌握了韭菜的软化栽培技术,通过地窖软化和覆土粪软化培育出味道更为鲜美的韭黄和韭芽,达到四季持续供应的目的;元代农书则进一步细化移栽技术,将之分为育苗移栽和分根移栽;明清时期,该技术在南北方均获得广泛的应用。
最终,韭菜成了中国人不分季节、不论地域,随时能割、到处能吃的,最普遍的蔬菜。
以上来源参考:大众日报
4、我做的韭菜饼,皮薄如纸。
今天我第一次看着视频学做韭菜饼:
韭菜洗干净,粉丝泡上。
再拿两个公鸡蛋打碎,放油炒一下,用铲子剁碎;再放点油,炸一下虾皮,虾皮变硬即可。
泡好的粉丝煮熟,然后用秦国的菜刀剁碎。
韭菜也剁碎。
混合后倒入香油,没有香油,啥油都行,多一点,包裹住每一段韭菜。这一步很重要,否则韭菜加了盐后出水变得蔫蔫的。
最后混合在一起,加入适量的盐,五香粉,搅拌均匀就好了。
71年老男人的手,抹上油
有了油,面就能揉光滑了。
扯一小块面团,不用擀面杖,直接在案板上压平,撑大,越薄越好,这是关键,延展性很好的,铺上馅料,和包包子一样包起来。
就这只口封得看上去很好。
最后放平底锅,按压成饼。我从小四肢发达,按太用力了,馅都跑出来了。用中小火,一面金黄后翻面。
我老婆一口气干掉了5个。
一边干活一边拍照不方便,漏拍了很多,有空你也试试吧。
2024/10/16
-END-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请顺手点个在看鼓励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