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艺术究竟有多美,一起踏上溯源华夏艺术历史之旅
情感
2024-11-22 17:00
福建
《美源:中国古代艺术之旅》限时特惠包邮 ¥58(原价¥108),2024年12月7日活动结束。公元622年,唐廷命司农少卿宋遵贵以船载收缴的隋宫廷“图书古迹”,溯黄河而上,运回都城长安。不料行至三门峡“底(砥)柱”时因船遇险,所载古籍书画“多被漂没,其所存者,十不一二”(《隋书·经籍志》)。而在唐代,皇室所藏秘籍宝卷也屡遭劫难,安禄山之乱,“两都覆没,乾元旧籍,亡散殆尽”。以后虽努力收集,稍有恢复,到黄巢攻入长安,再遭兵火,终致“尺简无存”(《旧唐书·经籍志》)。至于私家藏画,更是常遭厄运,如以写《历代名画记》名于史的张彦远,出身名门,家藏书画丰富,除部分珍品曾上献皇室外,其余因张弘靖(彦远祖父)出镇幽州时遇朱克融之乱,尽皆失坠,只剩下二三轴而已。时张彦远仅八岁,以致他后来感叹自己无缘得见祖上珍藏。中国艺术的历史悠远绵长,中国艺术品的存世却极为不易,历经数千年的沧桑巨变,各类艺术品能留存至今的为数甚微。以绘画为例,原作于纸帛上的名家真迹,多经不起岁月的销蚀和战乱的破坏,以致帛朽纸败、丹青无迹;绘于宫殿寺观的精美壁画,也多随着建筑物的损毁,化为历史上的陈迹,泯灭断踪。即便隋唐时期的画作留存于世的,也已是寥若晨星,至于汉代及其以前的画作,则更是几成空白······于是长久以来,人们只能主要依据古籍中有关的记录,以及有幸流传下来的少数作品,甚至只是原作的摹本,去探究中国古代艺术的历史,自然难于描绘出华夏大地上远古之美发展的真实风貌。20世纪初,敦煌藏经洞、殷墟甲骨文、西北流沙坠简等文物的发现和出土,如同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中国历史的认识。学者提出了“二重证据法”,将地上存留的资料和地下新出的资料做整合的研究,成为学界最推崇的研究路径。不久,西方科学的田野考古学方法进入中国,考古学家20世纪30年代在河南安阳的十余次发掘和巨大收获,大大地震撼了世人。只是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才使得当地的野外工作不得不全面停止。“中国考古学的发现,可惜现在还寂寥得很。”这是郭沫若为米海里司著《美术考古一世纪》中译本写译者前言时发出的感叹,时为1946年12月16日。“中国应该做的事情实在太多,就考古发掘方面,大地实在是等待得有点不耐烦的光景了。这样的工作在政治上了轨道之后,是迫切需要人完成的,全世界都在盼望着。一部世界完整的美术史,甚至人类文化发展全史,就缺少着中国人的努力,还不容易完成。”从那时起直到今天,60年过去了,整整一个甲子,中国的考古学,中国大地上的考古发现,用天翻地覆、换了人间这样的词句来形容,当不为过。20世纪后半叶以来,我国的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蓬勃发展,特别是近二三十年,几乎每年都有令人惊喜的考古新发现面世,犹如开启了许多深埋地下的文物库房。在田野发掘获得的考古标本中,有许多是与美术有关的,为我们重新审视中国古代艺术成就,提供了极其可贵的第一手资料。我们强调田野考古获得的美术标本,是因为它们没有脱离当时的环境,不管是建筑遗址还是墓葬,也没有破坏与其共存的其他标本的内在联系。而这些信息是那些被花钱买去摆在主要是外国博物馆中的物品(大多是因被盗掘而失去必要的科学信息)无法相比的。这些数量空前的史前艺术品,如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玉雕,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汉唐时期有关绘画、雕塑的文物,等等,纷纷呈现于世人的面前。如此美丽而众多的古代艺术珍品,使我们有可能据以改写中国艺术史,特别是唐宋以前的古代艺术史。丰富的新获得的文物考古资料,一时还难于被艺术史家,尤其是广大中国古代艺术爱好者所熟悉,因此,必须有人从事开路架桥的劳作。作者将美术考古的最新成果分类整理,每类文物又以其发展最成熟、最辉煌的时期为重点,如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和玉雕,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秦汉的墓葬俑群,魏晋南北朝的佛教雕塑以及汉唐以来的墓室壁画,等等。力图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勾画中国艺术历史的发展轨迹,与读者一起,探寻和发现中国艺术的真正魅力。16开软壳平装,内页为90g艺术书纸,配有600余幅高清彩图,还原文物之美。版式:山海相隔
以上内容包含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