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思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四):叫丁革命根据地
民生
2024-11-07 18:43
广西
在抗日战争最艰难时期,一九四一年十一月,经上级批准,中共上思县特别支部在叫丁屯成立了。特支以百成中心校(叫安初中现址)为阵地,积极宣传了马列主义,传播革命思想;秘密发展党员,壮大革命力量;组织抗日武装,打击反动政权,为武装起义,解放上思,从思想上、组织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上思革命运动的中流砥柱。图1:中共上思特别支部成立地遗址
1941年11月,经中共桂西南区工委批准,中共上思县特别支部(当时称叫丁支部)在叫丁村正式成立,黎霞煊任支部书记,成员有黎霞煊、林克、范朝金。支部隶属中共桂西南区工委领导,从事秘密的革命活动。1942年8月,林克接任中共上思特支书记。1945年8月后,中共上思特支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处境极为艰难,但在恶劣的环境下,中共上思特支仍坚持开展游击斗争,并与后来成立的中共东安支部一起,秘密策划和建立了武装队伍,在斗争中起着巨大的作用。“上思特支”名称,是依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桂组函[1987]340文定为“中国共产党上思县特别支部”而来的。在历次党史会上,均有部分老同志对此提出异议。而有关这一名称无任何文献资料有记载。当年这一组织成员的林克、雷达同志也说只知道是支部。当年中共桂西南组织负责人覃桂荣也认为当时上思特别支部没有明确宣布,按照历史实际情况,名称应是“中共上思县组织”。图2:中共上思县特别支部纪念碑
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的六届六中全会确定,扩大抗日统一战线,坚持长期合作,支持长期战争。重申全党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地放手发动群众,组织人民抗日武装斗争的方针,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战区和敌后。为贯彻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共桂西南区工委急需在十万大山区的上思县开辟抗日游击根据地和建立基层党组织,准备与日本侵略者展开长期的武装斗争。中共桂西南区特派员覃桂荣经请示中共桂西南区工委同意后,便委派在南宁区政工组工作的黎霞煊回上思发展党员,建立地方党组织。而黎霞煊,上思县百成乡(今上思县叫安镇)人,1933年至1937年就读于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乡村师范部。不久,黎霞煊到广西绥靖公署政治部南宁区政工组工作。在政工组工作的一年多时间里,他与林克武等筹办《桂南日报》,以合法职业为掩护,秘密从事革命活动。经中共广西省工委审查批准,1941年3月,黎霞煊在南宁被吸收为中共党员。1941年9月,黎霞煊通过社会关系来到上思县国立中学担任教师,同年10月至11月,经覃桂荣批准,分别吸收林克和经林克培养多年的范朝金、林芬艳入党,至此,成立党支部的条件已经具备。经中共桂西南区工委批准,中共上思县特别支部于1941年11月在叫丁(今上思县叫安镇叫安村叫丁屯)正式成立,黎霞煊任支部书记,成员有黎霞煊、林克、范朝金、林芬艳,支部隶属中共桂西南区工委领导。中共上思县特别党支部建立后,在中共桂西南区工委的领导下,积极从事秘密的革命活动。但由于党支部刚刚建立,不仅缺乏经验,且力量也较为薄弱。因此黎霞煊便向覃桂荣建议派一些外地党员来上思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1941年秋,覃桂荣派培养对象郭绍熊、植培兴、梁俊(女)等三人到上思,通过黎霞煊的关系安排到思阳中心校工作;1942年2月至8月,又分别派来中共党员雷达(雷略)、康浪平和培养对象何先华、李培柱等来上思工作。黎霞煊通过关系,安排他们到龙楼和东安中心校任教,他们以教师的身份作掩护,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工作半年或一年后离开上思。这样,上思县特别党支部在艰苦的环境里坚持奋斗,在抗日的烽火中不断发展与壮大。1941年9月至1942年7月,黎霞煊在上思国中学校中物色一些社会关系较好且又倾向进步的学生,以给他们辅导功课为名,向他们传播马克思主义,并介绍一些进步书籍给他们阅读。黎霞煊的活动引起了上思国中校长的注意并派人暗中监视。1942年暑假,黎霞煊被省政府以思想“左”倾的罪名撤职。黎霞煊转到雷平(今广西崇左市大新县雷平镇)国中做教师后,经覃桂荣同意,1948年8月,林克接任中共上思特支书记。1944年底,为了便于开展工作和联系,中共桂西南区特派员覃桂荣便把南路特支和上思特支移交给负责桂中南工作的杨烈领导。杨烈认为黎霞煊有特嫌问题,而林克等上思地下党员的政治面目黎霞煊是知道的,如黎霞煊发生问题,其他人也会牵进去。为了保证党的组织和领导机关安全,决定将上思地下党的关系切断,暂停对上思党组织的联系(当时没有告知上思党组织负责人),中共上思特支与上级党组织的联系中断。在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后,中共上思特支的处境极为艰难,但在恶劣的环境下他们仍坚持开展游击斗争,并与后来成立的东安党支部一起,秘密策划和建立了武装队伍,并在斗争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来源| 上思县文物所
采写| 通讯员:王善初
编辑| 凌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