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路上学党史|古村前话红军胜利 蛟湖畔看诗画风光

民生   2024-09-03 10:09   福建  

“而今迈步从头越——长征路上学党史”网上主题宣传福建线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开展,福建省委网信办、中国新闻网主办,龙岩市委网信办、三明市委网信办和东南网承办,长汀县委宣传部、宁化县委宣传部协办,组织中央及地方网站采编骨干、高校师生等共同来到红军长征出发地,聆听红色故事、传承长征精神,谱写新时代长征画卷。



这里青山碧水、古韵悠长,这里红色底蕴深厚、英雄故事流传……9月1日上午,“而今迈步从头越——长征路上学党史”网上主题宣传福建线采访调研团来到宁化县曹坊镇下曹村,探访革命旧址,听老百姓讲述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


山林深处访古村,楼宇殿前话红军


下曹村位于宁化县南部,迄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优秀建筑艺术的展示地,目前还保留不少明清古建筑,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两块国家级金字招牌的荣誉,还获评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级“中央红军村”。红十二军、红一军团、红九军团、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等红军部队都曾在此开展革命活动。


下曹村口的雅南楼。海峡网记者 李牧晨 摄


九龙桥。海峡网记者 李牧晨 摄


下曹村第一书记、红军后代曹春福介绍九龙寺。海峡网记者 李牧晨 摄


穿过村口的雅南楼,跨过九龙桥,一路上古木葱茏、溪水潺潺。“我们村始建于南宋德祐元年,据村里族谱记载,当年祖先是先种树后建村,所以现在村周围的这些古树都有七百多年树龄了。”下曹村第一书记、红军后代曹春福介绍说。


沿着村道,一路上古木葱茏、溪水潺潺。海峡网记者 李牧晨 摄


松子坝和红三十四师将士林。海峡网记者 李牧晨 摄


站在据传为清代村内武秀才练武的松子坝旁,曹春福指着一片青翠的小树林告诉记者,2019年12月,福建籍湘江战役红三十四师烈士后代集结在这个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和其先辈们共同战斗过的下曹村,一起种下34棵松柏树,将它取名为“红三十四师将士林”。


采访调研团穿过满塘荷花。海峡网记者 李牧晨 摄


敬湖公祠。海峡网记者 李牧晨 摄


上曹村苏区干部后代曹祥增分享其父亲的回忆录。海峡网记者 李牧晨 摄


顺着村中古道一路前行,在那满塘荷花之后,便来到青砖灰瓦的敬湖公祠。这里也是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宿营地旧址。在门前,曹坊镇上曹村苏区干部后代曹祥增讲述了红九军团后方机关在曹坊镇“万人军民大联欢”“鸡爪梨树下集结出发长征”等革命故事,“这些故事都记录在我父亲曹发伙的回忆录里,他从68岁开始写回忆录,就怕自己去世后没有人知道当年的事了。老人家说‘要让后人知道我们曹坊有这段历史’。”


曹祥增展示其父亲曹发伙的部分回忆录照片。海峡网记者 李牧晨 摄


青砖黛瓦品沧桑,红色故事永相传


下曹村革命旧址群内,古巷通幽。海峡网记者 李牧晨 摄


采访调研团一行漫步在高墙窄道间。海峡网记者 李牧晨 摄


漫步在下曹村革命旧址群,巷弄曲折,四向通达,高墙窄道错落其间,历史的沧桑感油然而生。据曹春福介绍,下曹村登记在册的“六古”建筑(古民居、古巷、古宗祠、古桥、古井、古寺庙)达51处,其中七处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八字形门楼、马头墙、高墙深宅,这些都是典型的客家建筑特征。


亦中公厅,也是宁化县摄影家协会创作基地。海峡网记者 李牧晨 摄


革命先驱徐赤生的孙子徐荣辉在此回忆徐赤生的点滴事迹。海峡网记者 李牧晨 摄


极具艺术价值的明清古建筑群也吸引了众多摄影家前来创作,不少精美作品被保存在了亦中公厅里。革命先驱徐赤生的孙子徐荣辉在此回忆起作为宁化县第一个共产党员——徐赤生的点滴事迹。“我爷爷出生于地主家庭,家里占有着大量土地,在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认为革命要先从自己‘革’起,就率先将自家的田契当众烧毁,还派人宰杀自家的猪,打开谷仓救济贫民。”徐荣辉说:“当年家中的那些长辈肯定都把爷爷当作败家子,可在我心中他就是真英雄。”


曹春福讲述其爷爷曹生苟和祖宅的故事。海峡网记者 李牧晨 摄


在红四军、红一军驻地旧址,也是曹春福的祖宅——安祥公厅厦中,曹春福讲述了这栋老宅内发生的故事。“我爷爷是村里的一位苏区干部,红军长征走后,在参加一次干部秘密会议时被国民党包围,浴血奋战后被捕。在国民党的严刑拷打下,爷爷宁死也不说游击队的下落,后来国民党就进入这个品字厅,用刀将他残忍杀害了。爷爷被杀时,我奶奶和父亲就躲在隔壁的粮仓里。”曹春福说,由于打击太大,奶奶在三天后去世,留下年仅8岁的父亲为了躲避国民党的“斩草除根”东躲西藏,一直到14岁以后才回到这里。


“我其实一直不忍心让我父亲回忆那段悲伤往事,他也经常说都是过去的事了,让我不用知道。可我认为还是应该讲好红色故事,让现在的人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让我们的红色精神代代相传。”曹春福的一席话,让记者久难忘怀。


湘江战役幸存者、老红军曾繁益的侄孙曾令传讲述英雄故事。海峡网记者 李牧晨 摄


走完长征全程的“武术高手”、老红军冯义隆的侄孙冯国民讲述英雄故事。海峡网记者 李牧晨 摄


随后,湘江战役幸存者、老红军曾繁益的侄孙曾令传,走完长征全程的“武术高手”、老红军冯义隆的侄孙冯国民……一位位红军后代向采访调研团分享了红军战士们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1933年,17岁的曾繁益毅然投身革命,后编入红五军团红三十四师。1934年,参加湘江战役后,曾繁益和战友们继续长征,在广西雾源山区轿顶山山顶血战到最后一刻,从几十米高的悬崖跳下,幸被树枝挂住,后被村民所救。这些事迹记录于红三十四师一○○团团长的韩伟的《红三十四师浴血奋战湘江之侧》中。


1909年,冯义隆出生于宁化县曹坊镇三黄村。家里兄弟五人,他排行老二。由于家境贫寒,为了生计,家里送他去连城县学习制作圆桶的手艺。手艺没学成,反倒习了一身武艺回来。在清流草坪圩、田源、田口等战斗中,冯义隆一马当先,冲入敌方阵地,缴获不少枪支弹药,受到记功嘉奖。一次战斗中,当地民团盘踞在一个土堡内,又有重机枪,红军久攻不下,冯义隆去老百姓家里借了一床棉被,扔到水沟里,背在身上匍匐前进。子弹穿不透湿棉被,他爬到城堡下面的一棵树下,背着棉被攀爬上去,用大刀砍死了巡逻的敌人,再跳到城墙下面砍杀守门人,打开城门,立下战功被嘉奖。


敬湖公祠的墙上,依稀可见红军标语。海峡网记者 李牧晨 摄


安祥公厅厦,也是红四军、红一军驻地旧址内的红军标语。海峡网记者 李牧晨 摄


曹春福介绍红一军团军需仓库旧址大门旁的红军标语。海峡网记者 李牧晨 摄


走过一幢幢古民居,聆听一段段红色故事,看着墙上时而出现的红军标语,让人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在红一军团军需仓库旧址——立人公厅厦,曹春福指着门口墙壁上模糊不清的红军标语表示,据统计,下曹村保存的红军标语共有34条,但随着时间流逝这些标语已经越来越模糊。看着十多年前自己拍摄的照片与现在对比,他感到很惋惜。


历经岁月,墙上的红军标语已模糊不清。海峡网记者 李牧晨 摄


“我小时候,在敬湖公祠墙上还能看见非常大的红军标语,一个字起码有一米多宽,内容我还记得,就6个字:当红军最光荣。可惜现在已经看不到了。”曹春福认为,岁月或许能磨灭红军留下的标语,却磨灭不了人们心中的红军印记。


9月1日下午,“而今迈步从头越——长征路上学党史”网上主题宣传福建线活动,来到了宁化县湖村镇。采访调研团走进陈家村官家墩东方军征战指挥部旧址以及蛟湖文旅小镇,继续倾听红色故事,并探访当地积极盘活文旅资源进行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旧址中,听东方军入闽作战首捷的故事


陈家村中,一座座青砖黛瓦的民居错落有致。沿着村道行进在民居间,在较为开阔的广场旁,便可看见官氏祖堂,这里也是官家墩东方军征战指挥部旧址。如今,这里已被开辟为一个展览馆,向来往的人们诉说着东方军在闽期间的故事。


讲解员介绍官家墩东方军征战指挥部旧址。海峡网记者 王挺 摄


据了解,东方军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为主临时编组而成,执行东征战略任务的一支主力红军。曾于1933年及1934年两次入闽。在两次入闽作战中,东方军肩负着中共临时中央关于扩红和开辟新根据地的使命。在彭德怀等人的直接指挥下,奋力苦战,取得了辉煌战绩。


“东方军为什么将指挥部设在这里?这幅图是整个官家墩的地貌。它在平地上凹起,不仅便于观察敌情,交通也比较便利。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里群众基础好。当时这里的村民不仅送粮送物,还邀请红军去家里住宿,但是红军为了不打扰村民,只是向他们借些木板,在指挥部附近席地而睡。”在祖堂中的地形沙盘前,讲解员对大家说。


讲解员介绍官家墩东方军征战指挥部旧址。海峡网记者 王挺 摄


在大堂一侧的木头柱子上,有一处刀劈痕。如果不是讲解员的介绍,你恐怕都不会注意到它的存在。但这道痕迹的背后,却有着一道光荣的历史。


攻克泉上土堡后,彭德怀大喜留下的劈痕。海峡网记者 王挺 摄


1933年7月19日,经过半个月的斗智斗勇,东方军终于攻克易守难攻的泉上土堡,缴获枪支、银元、弹药无数,俘获敌军上千人,取得的入闽作战首捷。消息传到指挥部,彭德怀大喜,随手抓过警卫排战士的一把大刀,用力在祠堂的木柱上劈了一刀,粗粗地透了口气。“后来红军撤出官家墩指挥部时,还留下一块银元,并且留了一张纸条,写道:‘损坏木柱赔偿,留作革命纪念,后会有期。’”讲解员说。


泉上土堡战役的胜利,不仅解放宁化东北片,实现了全县一片红,也使闽西和闽北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


讲解员介绍泉上土堡战役。海峡网记者 王挺 摄


“当年从泉上过来的红军有1000多人,到我们这后开动员大会,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我父亲也参加了游击队,帮助红军做好后勤保障和扩红工作。”在官家墩东方军征战指挥部旧址内,今年66岁的湖村镇退休干部、游击队后代邓和福对大家说。


红军的故事邓和福从小就耳濡目染。在父亲的影响下,成年后的邓和福投身文化工作,不遗余力地收集相关事迹和文物,一干就是40年。


“当时国民党军派出了两个营的兵力,准备支援泉上土堡。红军提前截获情报,就在狮子岭设伏阻击。”说起红军在湖村镇的这段历史,邓和福如数家珍。“我们这儿的石下村当时有个红军医院。1934年春,江西瑞金形势吃紧,转移了400多个伤病员到石下村治疗,其中100多个是重伤,那段时间几乎每天都有红军战士牺牲。(上世纪)80年代我收集红色故事时,村里的老人说起这件事仍是眼含泪水。”这段壮烈的历史,让邓和福一度哽咽。


湖村镇退休干部、游击队后代邓和福接受采访。海峡网记者 王挺 摄


退休后,邓和福仍在进行湖村镇红色革命历史的收集整理工作,并且编辑成了一本数十页的小册子。此外,他还出资开设了一间历史博物馆,馆藏物品上千件。“正因红军的巨大牺牲,才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红军的不畏艰难、英勇斗争,也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当去传承并发扬。”邓和福说。


蛟湖畔,一座综合性文旅小镇正在兴起


湖村镇不仅有着动人的红色故事,因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也造就了这里动人的自然风光。


水光潋滟,草木青葱。微风拂面,空气中传来阵阵青草香。远处,客家民居散落点缀其中,构成一幅和谐的画卷。距离官氏祖堂不远,便到了蛟湖文旅小镇,这里的风景令大家心旷神怡。


蛟湖风光。海峡网记者 王挺 摄


蛟湖文旅小镇位于湖村镇陈家村,是集绿色康养、红色教育、研学实践、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旅融合项目。项目占地面积约2500亩,其中水域面积1.3万平方米。计划投资2亿元,现已完成投资7000万元。是国家级“森林康养人家”、省级森林康养基地。


“哇!这湖居然有103米深!”平静蛟湖背后的“深度”令大家啧啧称奇。“蛟湖又名龙王潭,探明水深103米,是福建省最深的天然内陆湖,学术上称为‘上升自流泉喀斯特溶潭湖’。湖水与地下暗河相连,久晴不枯,久雨不涝,一年四季都不会变化。不管怎么抽水,水位还是这么高,十分神奇。”湖村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主任方碧清介绍道。


采访调研团参观蛟湖草堂。海峡网记者 王挺 摄


蛟湖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扬州八怪”之一,宁化籍清代著名书画家黄慎与蛟湖有着不解之缘。曾创作《秋日蛟湖》《蛟湖读书图》等描绘蛟湖风光的画作,并在多篇诗作中提及蛟湖,自称“蛟湖山下读书人”,其诗集《蛟湖诗钞》流传至今。


方碧清介绍黄慎生平及作品。海峡网记者 王挺 摄


蛟湖畔,黄慎笔下的蛟湖草堂静静矗立,古色古香。这里已被改造为展示黄慎生平、绘画、书法作品,以及研学的综合性展馆。“去年开始我们对草堂进行了改造提升,现展馆布展已完成,书画厅、纪念馆、研学室均已投入使用。”方碧清说。


蛟湖草堂研学室。海峡网记者 王挺 摄


沿着环湖步道行走,近看湖水碧绿如玉,澄明如镜,不觉间就来到了对岸的民居旁,这里是蛟湖小镇的民宿区域。一座座民房已经修葺,带有典型的客家风格。


采访调研团参观蛟湖。海峡网记者 王挺 摄


“为了丰富业态,我们盘活蛟湖湖畔的闲置老民房,在原貌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提升,打造了一批精品民宿,室内环境是十分舒适的。”方碧清介绍道。


方碧清介绍民宿。海峡网记者 王挺 摄


据了解,目前蛟湖小镇已完成12幢民宿、40余个房间的软装配套,可提供60余张床位。


民宿内部环境。海峡网记者 王挺 摄


依托民宿的建设,蛟湖小镇还植入餐饮、写生、摄影、研学、踏青等多元业态,建设了蛟湖农家乐、围炉烧烤区、花海观光区、儿童游乐区、天然氧吧区、茶果驿站区等设施,进一步带动当地村民就业增收。


蛟湖小镇休闲区。海峡网记者 王挺 摄



至此,“而今迈步从头越——长征路上学党史”网上主题宣传福建线活动圆满完成,采访调研团在长征出发地的长汀、宁化感受红色文化,听老百姓讲述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共情于生于斯长于斯百姓满满的幸福感、获得感。

海峡网 记者 王挺李牧晨曾群峰

值班编辑:赵睿

一审:杨林宇  二审:许晖 三审:曾群峰


为了我们能每天准时相见
你的【加星 点赞 在看】对我们非常重要
点击下方名片→右上角“设为星标”吧



  精彩推荐 






海峡网
广大胡建棱民表示,这是我们最爱看的新闻门户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