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做了一件大事,他将国内崇尚箕子建国以及崇拜箕子本人的学者们聚集在了一起,而后不顾众人反对将朝鲜人祭奠千百年的箕子陵古墓毁于一旦。
“如果将朝鲜民族看成是箕子的后代,那才是对于我们这个民族最大的侮辱!”
这就是金日成当年在试图让箕子这位先祖被历史除名的理由,一位对朝鲜历史具有开天辟地般意义的人物,就这样在文明时代被彻底颠覆与遗忘,可悲又可叹。
西塞罗说得好:“历史是过去的见证,是时间的教师,是真理的收藏者”,人类之所以能在一代又一代的繁衍中得以超越前人、缔造奇迹,正视历史、敬畏历史、借鉴历史总归是没有错的,金日成此举可谓“倒行逆施”。
问题来了,当年正值朝鲜战争结束不久,中朝两国还是亲密无间的盟友,金日成为何还要如此对待出自中国的先祖箕子呢?甚至用“侮辱”来评价本国历史?
本文,笔者将在简单回顾箕子毕生成就的基础上,浅显分析金日成在追求民族、国家独立自主问题上的矫枉过正。
箕子是中国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还是殷末“三仁”之一、商纣王的叔父,商朝灭亡后,因为不想臣服于周朝,率领5000余人东走东北,最终迁徙到了如今的朝鲜半岛,建立古朝鲜政权,史称“箕氏朝鲜”,在当时也是周朝诸侯国之一。
从建立政权角度而言,箕子是在筚路蓝缕的情况下开创古朝鲜政权的,但这并不是他的最大功绩,将箕氏朝鲜缔造为三代时期东北亚地区第一个独立跨入文明时代的古民族及古政权,以此实现汉文化东传,这才是箕子值得敬畏之所在。
史学界有一个公认的事实,那就是中华文化向海外传播的诸多案例中,从历史悠久到影响力最广泛、深刻的,都当属朝鲜半岛,箕子对此居功至伟。
因为如此深刻的历史渊源,纵观朝鲜半岛后续的王朝更迭,对箕子的无限敬仰与膜拜,运用儒家思想推动国家建设、提升文化自信,不仅让朝鲜王朝走向繁荣,也与古老中国的政权建立起紧密的关系纽带。
箕子虽出身中国却是朝鲜人的鼻祖,箕子陵曾经能够长时间得到爱护及祭奠,也是朝鲜人对于先祖敬畏、怀念的体现。
直到近现代历史拉开帷幕,美丽的朝鲜疆土被日本人无情践踏,日寇歪曲的价值观也开始慢慢在朝鲜半岛发酵,箕子曾经的光辉形象被扭曲,居然成了古老中国“推行殖民”的代表人物。
当年,不少朝鲜本土学者还是很理性的,他们识破了日本殖民统治的险恶用心,也能正确看待箕子在推动朝鲜半岛历史变迁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开始强调朝鲜民族的独立性。
直到朝鲜战争爆发,金日成对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感到怒不可遏,甚至对苏朝关系、中朝关系都感到潜在的一股浓浓的“殖民”味道。
此外,结合当时的朝鲜社会发展大背景,很多国人所在的家族与中国内地朝鲜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抛开国家疆土界限不谈,从文化发展、历史渊源角度来看,朝鲜与中国还真的是联系紧密,这一点在金日成看来,大有“新中国属国”的味道。
所以说,志愿军进入朝鲜战场时,金日成的燃眉之急得以解决,同时也引发了他对于朝鲜由来已久的“中国化”深深的忌惮,这一点在朝鲜与志愿军多次发生战略分歧就可见一斑。
好在,朝鲜战争结束后,志愿军在短时间内分批次全部回国,以此证明新中国对“殖民”一事的毫无兴趣。
至于金日成为何还要不顾众人反对炸毁箕子陵,最合理的解释就是他想要尽最大可能稳固自身政权,试图将箕子在朝鲜历史中除名的同时,他还重新树立了神话人物檀君作为朝鲜历史的开山人物。
不得不说,金日成此举就是在强硬且蛮横地割裂、歪曲历史,身为身处现代社会的一国领袖,这样做是极不负责任的,毕竟,无论他如何掩饰,箕子的存在与功绩始终都是朝鲜历史的一部分,还是最不能被忽视的那部分。
参照人类繁衍历史、璀璨文化发展,价值观、文化制度的相互渗透乃至人口迁徙才得以推动不同地区都能持续发展,殖民不过是其中的极端现象,想要保持民族独立性,自我的不断强大与完善才是正道,歪曲历史绝非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