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台是邯郸市的象征,又名武灵丛台。
丛台相传始建于战国赵武灵王赵雍时期(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99年),是赵王检阅军队与观赏歌舞之地,古称"武灵丛台"。
颜师古《汉书注》称,因楼榭台阁众多而"连聚非一",故名"丛台"。台上原有天桥、雪洞、花苑、妆阁诸景,结构严谨,装饰美妙,曾名扬列国。
丛台是赵都历史的见证,成为古城邯郸的象征。
1改革先河
武灵丛台是赵武灵王赵雍"胡服骑射"的发生地。
赵武灵王赵雍建筑丛台的目的,是为了观看歌舞和军事操演。战国前期,赵国在七雄中国力不强,赵武灵王赵雍即位后,决心使国家强盛起来。
当时北方少数民族被称为"胡人",他们身穿窄衣,以能征善战著称,赵武灵王赵雍遂让赵国上下都改穿胡服,勤练兵马,终于使赵国成为战国后期唯一能与秦争衡天下的军事强国。
在2000多年的漫长岁月中,丛台经历了无数次的天灾人祸的破坏,多次改修重建。
据地方志载,自明朝中叶(公元1500年前后)以来,就修复了十多次。如台的顶部原是平台,名曰"武灵台",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建亭于台上,名曰"据胜亭"。清代乾隆十五年(1750年)建行宫于台上,后在道光十年(1830年)遇地震连台毁坏。所见的丛台,是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修建的,以后又进行过重修。
现存古台雄伟壮观,是明清以来的修复建筑,虽已非原貌,但仍不失古典亭榭的独特风格。
3丛台古迹
现存古丛台,重修于清代同治年间,是一个方圆1100多平方米,高28米的三层青砖高台。第一层南北各开一门,南门高阶上一碑赫然耸立,为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于1961年游丛台时所写的七律。甬道右侧的台墙上还嵌有"滏流东渐,紫气西来"的古体大字。丛台的第一层是个院落。院内坐北朝南的亭屋叫"武灵馆",西屋为"如意轩",院中间有"回澜亭",为1931年增设。院内台壁上嵌有进士王韵泉和举人李少安分别画的"梅"、"兰"石碣。
从北门沿着用砖和条石铺成的踏道,步步登高跨过门槛,迎门而立的碑刻,正面刻有清代乾隆皇帝《登丛台》的一首律诗,背面是他的古风《邯郸行》词。
第二层台面距地表7米,东西59米,南北80米,其中向南突出一段长40米,宽10米,为明代城墙残段。台北有5间大屋,名"武灵馆",是纪念武灵王的建筑。室前的小亭为"回澜亭",建于1931年,台面周围台墙镶嵌有许多碑碣。其中,清末进士王琴堂的梅花刻石与举人李世昌的兰花石碣倍受游人赞扬。丛台的二层坐北朝南的圆拱门门楣上,写有"武灵丛台"四个古体黑字,门里边还刻有"夫妻南北,兄妹沾襟"的朱红大字,流传很久的"忠孝节义二度梅"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进圆拱门,有个建筑精美的小凉亭,红柱碧瓦,画栋雕梁,重檐兽角。再上三级台阶,推开红色雕花木门,进入约一间屋大小的方形亭间,面对古色古香的石桌、石墩,很像是撩袍端带的帝王将相刚刚离去。
台的最上一层,门额上题有"武灵丛台"几个大字,顶台呈圆型,直径19米,距地表13.5米,原是平台,俗称"武灵平台"。明嘉靖十三年始建亭于台上,取名"据胜亭",其意是在防御上据此者胜。据胜亭圆拱门门媚上有"夫妻南北;兄妹沾襟"八个朱红大字,流传很广的"忠孝节义二度梅"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这个宣扬忠孝节义的故事,为游人平添了一段了解中国封建传统的趣话。
丛台的北侧有座七贤祠,是为纪念赵国的韩厥、程婴、公孙杵臼、蔺相如、廉颇、李牧和赵奢而建立的。这"七君子"的动人事迹,在《史记》等史书里均有记载,大体上依据史书编写而成的《东周列国志》在"围下宫程婴匿孤"等章节里,就记述了"三忠"(程婴、公孙杵臼、韩厥)为救赵氏孤儿舍身忘命的动人事迹。
台上之碑刻,保存了不少珍贵的诗句和手迹。从南门拾阶而上,迎面一碑赫然耸立。为历史学家后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于1961年9月19日登丛台时所写的七律:邯郸市内赵丛台,秋日登临曙色开。照黛妆楼遗废迹,射骑胡服思雄才。太行阵地漳河外,烈士陵园滏水隈。现代经营基础厚,武安铁矿峰峰煤。
碑阴有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武灵丛台",为冀南书法名人李鹤亭所书。
北门内的御碑,为乾隆皇帝南巡(1750年)经丛台时书写的七律《登丛台》:传闻好事说丛台,胜日登临霁景开。丰岁人民多喜色,高楼赋咏谢雄才。襟漳带沁真佳矣,雪洞天桥安在哉。烟树迷茫闾井富,为筹元气善滋培。
台之西侧,是《丛台集序》碑,为中华民国11年(1922年)陆军第十五混成旅参谋长何遂撰,邑人王琴堂书。文中记述了丛台历史悠久,名之来源与位置,修建概况及丛台之景点。
镶嵌在据胜亭台壁周围的碑碣,有明代张承仁的七律《登丛台》、清末进士王琴堂的梅花石刻、举人李世昌(少安)的画兰石刻等七方,其绘画、艺术也颇具独特风格。
《重修丛台记》碑,是中华民国21年(1932年)高桂滋在修建丛台竣工后立下的。文中赞扬了赵武灵王变胡服习骑射思欲奋发图强,一扫国人萎靡之习的尚武精神。并记述了增设台上建筑以及重修丛台的经过。碑文为高桂滋撰并书。字体端正大方,浑厚有力。此碑保存完好,已易址邯郸碑林内。
登丛台南门,右侧壁镶嵌着"滏流东渐,紫气西来"八字石刻。是民国11年(1922年)国民第二军军长关中胡景翼所书。
《赵武灵丛台遗址》碑,是明万历21年(1593年)立。碑阳镌有"赵武灵丛台遗址"七个楷书大字,上款为"直隶广平府邯郸县知县楚人邓云台",下款为"万历癸巳岁孟秋之吉主薄永宁王所重同勒"。碑阴字迹风化,模糊不清,无法辨认。据有关人士回忆说,该碑原文大意是重修邯郸城记,追记修城事及四门名称。
◆ ◆ ◆
邯郸,作为曾经战国七雄之一赵国的都城,这座拥有超过3000年历史且不曾更名的城市,不仅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还是众多文人墨客的聚集地。岑参、王昌龄、高适、白居易等众多诗人,都曾踏足这片充满故事的土地。而 “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也都曾在邯郸丛台游览怀古,留下诗词笔墨。
现在的武灵丛台,这座由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建造、以其壮丽和华美闻名于世的历史建筑,不仅见证文人对理想与美好生活的追求,更成为了一种文化的象征。
“丛台邯郸郭,台上见新月。”“有客新从赵地回,自言曾上古丛台。”“丛台歌舞无消息,金樽玉管空陈迹。”等等作品,因为李白、杜甫和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词打卡,丛台成为了一处诗意的所在,不断在每一代人心中焕发生机,成为邯郸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
而我们,可以在今日的邯郸丛台,在历史与现代的融合中,沉浸在那个充满诗意的时代,听听丛台一砖一瓦的千年故事。
新中国成立后,以武灵丛台为中心,修建了丛台公园。
占地由原来的43亩,逐步扩充为360亩,其中水面占40亩。园中林木茂,百鸟争鸣,花草繁茂,湖水荡漾,碧水蓝天,与丛台古建筑相映照,别有情趣。
1982年,从台公园被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被推荐为百家"全国名园"之一。2008年获得第二批国家重点公园称号,乃河北唯一,同时也是第二批中长江以北唯一入选的公园。
丛台先后荣获国家AAAA级旅游区、中国100家名园、国家重点公园等称号。2002年10月12日,中国国家邮政局与斯洛伐克联合发行《亭台与城堡》特种邮票一套二枚,其中一枚为中国"邯郸丛台"。这套邮票的发行,大大提升了邯郸在世界的知名度。
今日的丛台,虽然已非历史上的原貌,但它的存在仍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深厚。解放后,围绕丛台建立的丛台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丛台如今不仅是一个观赏古典亭榭风格的绝佳地点,更是历史的见证者,诉说着古都的故事,吸引着无数游客和历史爱好者。
在漫长的岁月里,武灵丛台虽然经历了无数次的天灾人祸,较之原建筑也有天翻地覆的差别,但仍不失古典亭榭建筑群的独特风格。它是赵都历史的永远见证,是邯郸历史、文化与旅游中的“邯郸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