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的困境-温尼科特初级听课有感12

文摘   2024-07-30 00:16   山东  

因为讲到F,会议被迫下线,切换到另一个会议号。这是系统识别到敏感词后的一般性操作,严重的话还会永久封号。在课程中经历这一段,一个不确定的凸显,以一个“意外”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的冲击间隙,好像在用场景再现的方式,提前演绎了的今天的理论“混乱”。


刚刚课程忽然的中断,这是一个真实的发生—客观现实。当这一现实(意外)与内在的现实(稳定)发生偏移,这个间隙里的发生,是非常好的觉察机会。(在原本以为的稳定设置下,突发的情况来袭)有机会看到在突发状况下内心的真实写照:是害怕因自己的原因错过,还是会愤怒的谴责;抑或是担心对方有没有因此情绪受影响,而影响课程的进程;或者是波澜不惊,接受这样的事实,相信问题会解决,在不确定的间隙里,因为信任在线,那个因“突发状况”而引起的担心、焦虑,缓缓降下来,慢慢融入现实中,变成一种能承受的等待。


想到前面掉线前刚刚讲到的“真实”,那个真实是主观的,还是客观,还是发生在共享现实中的。比方说,你以为对我好,是发生在你以为的主观层面,还是基于我接收到的你对我好的现实而产生感觉。刚好上周跟孩子一起看了一个视频,视频里孩子在质疑:“都是妈妈在说什么是好妈妈,那不应该是由孩子来鉴定好不好吗……”我信心十足的问儿子,你觉得我怎么样?好不好?他立马回应“不好”,然后补充道,给我做饭的时候是还是很好的(还好,厨艺经受住了现实检验),有些失落但也庆幸他能自如的表达出他真实的感受。


在他那里确实是有“不好”的体会,而那个不好是基于他自己需要没有被满足的地方。尽管有失落,也要让那个失落飞一会儿,说明做妈妈的进步空间还很大。而那个允许飞一会儿,除了需要内心有空间接受这个“不好”的现实、还有一次倾听的机会,就是哪里不好,还可以怎么做?好妈妈的路永远在路上。


看到群里信息不是自己电脑问题后,等待课程老师的处理,趁机拖了一下地,把上课前觉得有点脏的地板拖干净。重新进入另一个会议。看到新会议聊天区里的交流,大家反应各一,这也是真实,是每个人的真实反应。这样的体验不管是什么,都会丰富自己的记忆。插曲没影响赵老师的投入讲解,(除了变着法的多说了几个F),很快稳定感重新上线,重新沉浸在课程中。


精神分裂样人格,无法接受不一致性,真实是一种主观性真实感,无法接受现实。只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否则就是一种侵害。所以精神分裂样人格是脱离现实的,区分于边缘性人格的过分现实。

他们无法忍受任何让步,无法妥协,他们追求主观性真实,这是精神分裂样人格的又一特征,任何让步或妥协被感知为对真自体的背叛和侮辱,温尼科特称之为“凶猛的道德”
所以就会敏感、多疑、脆弱而玻璃心。因为每次差异都会被理解为一种侵入。那种过度的道德感,被称为“凶猛的道德”,于是生活在主观真实中,就脱离了真实的人际关系。也就是在生命早期几乎没有体会到“创造出乳房”的全能体验,而没有这个体验,与现实接触时,会导致陷入一种混乱和恐惧。这种混乱和恐惧到达一种湮灭的程度。也就是病因学的位置。从而用一种“主动瓦解”(防御)来应对环境的不可靠。
精神分裂人格和边缘性人格背后都是一种混乱。
一个健康的人,是从主观性世界发展到客观性知觉世界。而精神分裂的人没有整合好时间、身体。比如时间的完成感,无法体会到事情完结后的成就感。只能强迫性重复的体验绝望感和痛苦。如果能主动开启一件事情,完成一件事情,体会到成就感的同时,自我力量就会慢慢的整合。而前提是在咨询师的帮助下,帮助病人先与自我关联上。
 
但是困难在于,主动的混乱,既是一种防御(防御那个不可控和不可预测)也是因为无法整合不得不创造出来的瓦解,
他期待受伤害,期待激惹出震惊和冲击的态势,其目的主要是以这种主动崩溃的方式来回避环境的偷袭,同时也是一种求救信号。

听课过程体验像一个重新面对自己的过程,检验这部分内容勾起自己体验时的心境。像在接受一种精神的洗礼。


特别是在讲到无意识中的恨,如果用语言描述出来那个恨“你最好不要存在”,(这是一种巨大的无意识憎恨,母亲内心中有一个死亡的婴儿意象)。于是婴儿配合妈妈,返回到生命起源的孤立状态,极致的程度就是自闭。从孩子的角度体会到那个绝望和无助,孩子用一种顺从和屈服妈妈潜意识的方式,遵从了妈妈的潜意识希望,但代价是以抹杀孩子自己情绪的完整性来成全妈妈。

而当妈妈无意识的恨化作一种温柔的“为你好”时,那个无法反驳和顺从,孩子因此通过扭曲自己的方式,去中和母亲无意识的憎恨。同时也“遗传”了这个跟世界相处的模式,似乎在用另一个角度间接的描述了回避型依恋的形成。


自闭症的关键病因就在于这种母亲的憎恨是无意识的。小组讨论时,有老师讲到自己经历的无意识恨的例子,从现实中真实发生时,又从妈妈的角度,体会到另一个角度悲伤和无助。因为妈妈也需要一个好妈妈的感觉传承,否则就还是无意识的重复潜意识,用一种行动化的方式演绎着,成为一种命运。

思考:什么样的环境下,创伤会导致儿童精神分裂?
什么类型的环境性创伤有可能导致儿童精神分裂?

病人需要维持住一种分裂状态,避免不再去经历整合时刻,因为整合时刻代表着一种湮灭的威胁。然而分裂又是为了联接。


或者从咨询师的角度,那个无意识意识化,“迫在眉睫”,然而这又是另一个咨询师需要成长和长出界限的地方。除非是这个着急是来自来访者自己的意愿。只有知晓和熟悉那些分裂者困难和痛苦,才能知道他需要什么,通过设置的可靠性,保护到真自体和创造性冲动,真正的治愈才会发生。


关于“混乱”,文献的解读。

文献翻译|混乱(温尼科特《人性》第六章)



童蒙止观
平静的喜欢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