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公布,已突破百万!

时事   2024-09-05 11:40   辽宁  

前不久,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CNA)2024年学术年会召开。会议上,陈香美院士公布了中国研究数据服务平台(CNRDS)截止到2023年12月底的透析情况登记数据。


截止2023年底,中国大陆地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登记患者总人数已经超过106万人。从2013到2023年,10年间,腹膜透析增长了10.8万人,血液透析增长了63.3万人,一路飞涨。


根据最新的流行病调查,我国成年人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已达10.8%,如果没有科学有效的干预,患者就会进展至尿毒症,需要通过透析维持生命。透析患者数量的大幅增加,不仅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还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对于这种现状,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第十二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大医一院)肾内科主任林洪丽教授表示,如此庞大的肾脏病群体,需要更专业的医疗技术、专注的医护团队对患者进行全程的一体化管理,延缓肾脏病的进展,让更多的慢性肾病患者稳定在早期阶段,降低透析增长的步伐。


“为了给金普新区的肾脏病患者提供更专业、更全面的诊疗服务,随着医院金普院区新大楼病房的陆续启用,肾内科新病房的投入使用和新的透析中心建设已经列入计划日程中。”林洪丽主任告诉记者说。



计划第三批启用

新病房床位增加三倍


去年9月,大医一院金普院区新大楼门诊甫一亮相,便集万千期待于一身,成为大连百姓健康生活中的重要选择。今年71日,新大楼的病房和手术室开始启用,首批开设的病房涉及到普外科、胸外科、泌尿科、妇科、重症医学科等科室。

作为金普院区中的重要学科,肾内科的门诊和病房都有哪些变化呢?

金普院区肾内科主任于长青告诉记者,新大楼门诊投入使用后,肾内科诊室增加了三倍,长春路院区常年一号难求的专家定期来这里出诊,近一年来,门诊量大幅增加。肾内科新病房是计划第三批投入使用的病房,时间暂未定。为了更好地解决住院难的问题,缓解目前住院患者需要排队等待至少十天的情况,新病房将进行升级扩容。配备了齐全的设备,可常规化开展肾活检技术,并增加了危重症肾脏病救治单元。此外,全新的血液透析中心正在筹建中,引进全新的血液透析设备,全面满足区域内透析患者的就医需求。


国标级团队

叫响中国肾脏病学科的“大连品牌”


去年12月,在“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23年学术年会(CSN2023)”上,备受业界关注的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第十二届委员会名单宣布,大医一院肾内科主任林洪丽教授当选副主任委员,成为自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1980年成立以来,首位出自东北地区的副主任委员,为这个“国家级”团队再添一个沉甸甸的荣誉。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的当选,体现了国内肾脏病界对大医一院肾脏科发展和水平的认可,叫响了中国肾脏病学科的“大连品牌”。对大医一院肾内科的学科发展,以及东北地区肾脏病学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大医一院肾内科建于上世纪70年代末,属于国内建科较早的肾脏病学科,并在国内较早开展了血液净化技术。师从我国著名肾脏病学家陈香美院士的林洪丽教授2001年担任科主任,确立了以加强科室软硬件建设、开展临床高新技术为突破口,以创新性科研带动临床新技术,促进学科全面发展的策略,在肾穿刺活检术、新型血液净化技术、血管通路建立与维护等技术方面形成优势。

经过多年努力,大医一院肾内科已经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肾脏病学科。近年来,该学科先后获批肾脏病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卫生部腹膜透析培训示范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辽宁省分中心、辽宁省肾脏病一体化防治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教育厅创新团队、辽宁省肾脏病及血液净化临床医学协同创新联盟理事长单位及大连市肾脏病质量控制中心,入选大连市重点医学专科“登峰”计划。

值得关注的是,大医一院肾内科连续7年进入国内权威的复旦大学医院管理所最佳肾脏专科排行榜前20名,在东北地区领先,其实力得到业内公认,为大连乃至整个辽南地区的百姓搭建了一个“国标级”肾脏病一体化诊疗平台。


技术优势凸显

坚守疑难危重肾脏病患者的“生命线”


林洪丽主任介绍,目前,大医一院肾内科已经形成健全的专病门诊及亚专科病房,包括肾小球疾病门诊、糖尿病肾病门诊、狼疮性肾炎门诊、血液透析血管通路门诊、腹膜透析门诊、中西医结合肾脏病门诊;形成了免疫性肾脏病、代谢性肾脏病、血管通路与介入肾脏病、急危重症肾脏病、血液透析、腹膜透析、中西医结合肾病七大亚专科方向,每个亚专科均有各自的学术带头人和相对独立的专科团队,百花齐放,形成坚实的技术矩阵。

肾活检是诊断肾脏病的“金标准”,有利于明确病因、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大医一院肾内科率先在辽南地区独立开展从肾脏影像学检查—穿刺—取材—制片—病理诊断—个体化治疗为一体化的肾脏病理诊疗技术。肾内科采用的改良式肾活检技术使患者出血风险小,并发症少,并可随时进行急诊肾活检,拥有独立的透射电镜诊断的分子电镜诊断技术,在国内较早实现全部肾脏活检均能同时进行电镜检测,10年前就实现了电镜不需要外送北京等外地医院检测,方便了患者的同时,在罕见病及疑难肾脏病诊断形成学科优势。学科拥有进行基因分子遗传分析的研究人员,结合患者的临床特征,通过基因检测,大大提高了大连市先天、遗传肾脏病的诊断水平。

在慢性肾脏病治疗方面,在国际上创新性的开展间歇式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明显提高了肾病综合征的治愈率和缓解率;建立了低蛋白饮食联合酮酸治疗难治性肾小球肾炎营养治疗方案,研究成果写入新版《中国慢性肾脏病营养治疗指南》;开展基于临床表现-病理分型-免疫表型相结合的IgA肾病多靶点治疗,研究成果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作为全国县级血液净化培训基地及大连市血液净化质控中心,大医一院肾内科拥有先进的血液净化设备,可开展国际上所有的血液净化新技术,患者透析质量和生存期居全国前列。科室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技术(CRRT),使危重症肾脏病患者救治成功率明显提高。

作为中日血液净化血管通路培训中心,肾内科在国内较早开展了各类疑难及复杂手术,是东北地区开展超声引导下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术例数最多的专科之一,开展从急诊绿色通道救治到日间手术的便民服务,不仅解决了血管通路患者住院难、费用高的问题,也有效地维护了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

肾内科成立了大连地区首家肾脏病重症监护病房,常年收治急慢性肾衰竭、重症心力衰竭、脓毒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药物中毒等急危重症患者。利用先进的生命支持设备和技术,使危重症肾脏病患者救治成功率显著提高。

作为国家卫健委首批腹膜透析培训示范中心,肾内科在国内较早的建立健全腹膜透析随访及管理体系,在腹膜透析患者并发症防治、生存质量和生存期方面均居国内先进水平。科室创新性地建立了腹透管理的“海岛模式”,有效解决了偏远地区尿毒症患者透析难的问题。

为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大医一院肾内科建立了全省唯一开设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专病病房及门诊,承担了辽宁省中医药管理局“辽宁省中医药临床学(专)科能力建设项目”,并牵头38家三甲医院开展中药治疗慢性肾脏病的多中心临床试验。2021年,肾内科成为辽宁省中医药临床专科,为中西医结合肾脏病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平台。

强人才重科研

夯实肾脏病科高标准发展的基石


大医一院肾内科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支以博士为主体、年龄结构合理、高素质的技术骨干队伍,高级职称人员占65%。学科主任林洪丽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肾脏病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卫生计生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获得中国医师奖,“中国好医生”称号、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及大连市领军人才。多位学科骨干曾在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以及日本、中国香港等国际一流肾病中心研修及学术交流。聘请我国著名肾脏病专家陈香美院士为医院双聘院士,每年定期指导肾脏病学科的临床与科研工作。



学科从科研思维角度出发,始终注重从临床发现问题,开展转化医学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再转化到临床。作为辽宁省肾脏病一体化防治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教育厅创新团队,学科建立了仪器设备先进的专科实验室及生物样本资源库开展创新性研究,在多个方面取得创新性研究成果。


作为国家临床医学中心辽宁省分中心,国家药物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肾内科建成了多学科交叉协同创新平台及全国60余家医院参与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协作网络,并参加国际和国内30项Ⅱ-Ⅳ期临床试验,包括新药、新器械上市前研究及上市后评价研究。作为组长单位,先后牵头国内外多中心临床研究4项。

2011年,大连医科大学肾脏病研究所成立,研究所以“交叉融合、不断创新”为宗旨,聚焦临床亟待解决难题,在“创新基础—临床研究”、“深度医疗—工科”等交叉学科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取得系列创新成果,形成了临床紧密结合基础的学科特色,在疑难、危重肾脏病的诊断和救治显示出实力和优势。科室常年承担国家卫健委、科技部、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省市级科研项目,研究成果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及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作为肾脏病领域的‘国家级’专科,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更好地服务于大连市乃至整个辽南地区的肾脏病患者。”林洪丽主任介绍说。

未来,大医一院肾内科将紧密围绕我国及大连市肾脏病临床诊治的关键问题,面向国际竞争,瞄准国际肾脏病研究前沿,建设高水平产学研为一体的区域性慢性肾脏医教研中心,不断提高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改善预后,更好的服务滨城乃至东北肾病患者。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沈华

半岛晨报
价值 链接 共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