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灯下,舞台中央,光影变幻,旋律回响。2024年11月7日,第25个中国记者节前夕,平顶山广播电视台演播厅里激情洋溢,气氛热烈,编辑、记者、主持人欢聚一堂,纷纷登台亮相,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创作汇演了一场以“永远在路上”为主题的文艺节目,来庆祝媒体人自己的节日。在这里,大家情感共鸣,理想共振,倾情表达了为新闻理想奔赴的执着与幸福。 汇演在一首点燃梦想、烛照前路的开场歌曲《就在今天》中拉开序幕。整场节目精彩纷呈,高潮迭起。
节目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环节是《主播说》。五位栏目主播深情讲述了她们主持、创作五档节目的精彩故事。 《主播说》栏目以近400期节目的辛勤耕耘,将主流媒体主旋律、正能量润物无声地融入内容中,让受众爱看爱听,觉得有益有趣;《小溪说政事》栏目以其516期节目的坚持,打开了新闻述评阐释空间穿透力、丰富主题报道层次、提升理论传播引领力,成为广电新媒体守正创新、观察思考的标杆之作;《慧说鹰城》栏目用生动的镜头和精心的剪辑,展现平顶山的自然风光、民风民俗、历史故事与乡土情怀;《鹰城国防》讲述了鹰城人民和鹰城子弟兵投身国防建设过程中的动人故事,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国防事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二十四节气》栏目则用镜头捕捉二十四节气的美丽瞬间,讲述鹰城的自然与人文故事。她们用各自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讲述了助力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鹰城实践,让观众在节目中感受到城市的魅力与温度。 小品《编辑部里的故事2》以幽默诙谐的方式,再现了编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种种趣事和挑战,展现了他们严谨认真、敬业奉献的职业精神。相声《我是广电人》则通过轻松愉快的对话,传达了广电人对职业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情景讲述《一滴水可以见太阳》则让观众跟随讲述者的脚步,聆听了平顶山广播电视台精品力作《寻迹苏东坡》幕后的创作故事,感受了媒体人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方面的不懈努力和卓越成就。平顶山广播电视台以探寻三苏文化为主题,沿着东坡先生的足迹,说历史、讲典故、谈情怀、看变迁。从四川眉山到广东惠州,从海南儋州到湖北黄冈,栏目组历时3年,扎根鹰城,奔赴7省8地,精心推出了《寻迹苏东坡》系列节目。该节目全网阅读量达到6000万+,并荣获多项大奖,让东坡文化再一次走向了世界。 诗歌朗诵《传媒人永远在路上》,不仅深情回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办传媒事业的辉煌历程,更激励广大传媒人握紧前辈的接力棒,走好自己的奋斗之路。 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市委宣传部的统筹指导下,平顶山广播电视台党组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广大编辑记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作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记录伟大时代,唱响奋进凯歌。用脚走基层、接地气、与群众打成一片;用眼在世态万象中捕捉新闻,发现闪光的人和事;用脑思辨是非真伪;用笔凝聚奋进力量,为我市坚定走好改革路、打好创新牌,建设好现代化鹰城作出了应有贡献。 2021年5月以来,平顶山广播电视台连续三年成功保持“省级文明单位”、“河南省卫生先进单位”称号;获得“平顶山市五一劳动奖状”;荣获“河南省人民武装基层建设先进单位”、“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常务理事单位”等荣誉称号;记者王翌珺在全国第九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中喜获“全国优秀选手”称号,张坤鹏荣获河南省第十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最佳选手”称号;创作的作品《感悟东坡守其初心》、《中国陶瓷-汝窑的前世今生》、《汝窑的前世今生》AI版,先后在第13届、14届、15届中国国际科教影视展评暨制作人年会上获得“文科融创奖”、“科蕾杯”专业组一等奖和国际科教影视最高奖“中国龙奖”金奖。 新时代新征程,平顶山广播电视台将在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下,以更坚定的信念、更丰沛的激情,深入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坚持守正创新、担当作为,不断提升新闻舆论工作水平,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 不啻微茫,造炬成阳。广电故事正精彩,媒体人永远在路上!
审 核:朱 飞
监 制:李 阳 黄 磊
(*免责声明:除本地新闻、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外,其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原作者或编辑认为作品不宜上网供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知我们,本平台会第一时间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本文章如无意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或肖像权,请来电告知立即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