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党建】莲花街道:构建志愿服务管理体系 提升“家门口”党建质效

民生   2024-11-11 17:58   吉林  

+



构建志愿服务管理体系

提升“家门口”党建质效




昌邑区莲花街道党建工作案例




莲花街道地处吉林市昌邑区中西部,东至四川路,西至幸福街,南至桃源山,北至通江路。占地面积2.89平方公里,下辖鑫基业、乾丰园、松江热电、桃源、莲花、西山、骊景7个社区,共有居民29610户52155人,在册党员1658人,注册志愿者12597人,现有志愿服务队伍71支。近年来,莲花街道以党建为引领,以志愿服务为依托,通过志愿服务队伍网格化、志愿服务内容精细化、志愿服务管理信息化,进一步深描“党员+志愿”生命线,巧系“党建联建+包保单位”能量线,拓宽“社会组织+驻街企业”服务线,强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智慧线,创新推出“全科网格”“邻里互助微帮”“便民直通车”等项目,以“小切口”撬动“大治理”。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莲花街道在创新社会治理模式、转变服务方式、整合资源力量等方面寻求突破,通过志愿服务队伍网格化、内容精细化、管理信息化,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志愿服务管理体系,有力提升“家门口”党建的质效。街道先后获得省、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先进所、市就业创业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青春有爱,助老圆梦”“七彩志愿服务”分别荣获省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鑫基业社区先后获得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全省志愿服务社区标兵、省级文明单位及社区治理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纵到底,服务触角延伸至最小单元。

街道推行“旗在格中飘、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难在格中解、情在格中聚”的党建网格化机制,将志愿网格管理体系与社区网格化管理相结合,发挥横向沟通、纵向推进的联动模式,贯通“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党员志愿者”四级联动服务网,推动志愿服务要素向网格集中、触角向网格延伸、问题在网格解决。为持续拓展志愿服务力量、扩大参与范围,大力整合队伍资源,组建71支志愿服务队伍,实现行业和领域全覆盖。以党建联建单位和“双报到”的党员志愿者先锋军为“骨干军”,引导其积极参与环境治理、防汛安全、解危救困等志愿服务,始终坚守在攻坚克难第一线;以公安、消防、电信、法律等15个行业青年志愿者为“生力军”,以朝气蓬勃、勇毅果敢的青春力量,常态化开展助老志愿服务,广泛开展“寸草心爱老敬老行动”等具有鲜明特色的助老志愿服务项目,不断充实壮大“1+15+N”的青年志愿者队伍体系;以辖区内退役军人为“常备军”,充分发挥“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的优良传统,活跃在考试护航、高考学子经验分享、学业结对帮扶、“吉军行”等志愿服务活动中,在志愿服务战线上发挥着光和热。同时,召集辖区各类草根能人,如小脚丫工作室的编织能手、东广影创玉米叶烫画传人、昌邑区书法协会成员等,齐聚发挥正能量,让志愿者从“手牵手”到“抱团走”,进而实现“一家人、齐步走”。

一横触边,精细服务贴近群众所需所盼。

深描“党员+志愿”生命线,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健全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将志愿服务领域从单纯的服务弱势群体拓展到邻里守望、法律援助、文明劝导、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深入开展“党建微帮团”“解忧典当铺”“邻里故事汇”“银丝下的春天”等服务项目,组织开展助学、助医、助困、助行等12种形式的互帮互助活动,为失独家庭、鳏寡孤独、贫困残疾等弱势人群实施精准帮扶,年平均开展活动200余场,受益群众达3万余人次,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街道将志愿服务与基层治理相结合,大力推行新型“菜单式”服务模式,让志愿供需对接更精准。通过上门发放调查问卷、微信群征求意见等方式形成“订单”;每月统筹资源进行“派单”;各志愿服务队伍分类“接单”;对群众反馈进行“评单”,构筑点多面广、功能完备的“15分钟红色便民服务圈”,让志愿服务效率大幅提升。针对辖区居民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志愿者为居民提供定制化服务,特别是为老、为小、为困、为残、为弱提供点对点的上门服务。如定期与孤寡老人聊家常、勤慰藉;为留守儿童送书籍、送温暖;帮助困难家庭转思路、帮就业;为残疾人员提供健康义诊、公益剪发;帮助弱势群体打扫房间、清理环境等。在此基础上,还为出行不便者提供“代办”“帮办”“跑腿”服务,帮助完成缴纳水电费、办证、买菜、购药等事项,真正实现居民群众需求精准衔接、志愿服务内容靶向对焦。

一环覆盖,平台管理绘就服务同心圆。

以“吉事办志愿信息管理平台运用”为载体,以街道、社区为志愿服务中转站,建立志愿者信息管理体系,制定《志愿者管理制度》相关工作手册,梳理形成社区志愿服务岗位清单,根据“入编”志愿者的职业特点、专业特长等实际情况,进行人岗匹配,组建安全巡查、宣传引导、助老助医等志愿服务小分队,用好“开放式”阵地建设、“清单式”需求对接、“能动式”协商协调、“融合式”共治共建、“联动式”答疑解难的联系服务群众“五式工作法”,形成社区、党员、志愿者和基层群众之间平等协商、分工合作、互利互惠、共治共赢的工作新格局。积极探索“P2P志愿”信息化服务模式,通过“莲花发布”、志愿者服务群、发送手机短信以及党组织倡议等方式,向全体志愿者发出“行动令”,明确工作地点、内容、时长、需求,报到志愿者可随时认领岗位,做到“请你做”和“我要做”的双向调配,实现志愿者与服务对象点对点连接、面对面服务、心对心贴近。截至目前,已有100余名志愿者与辖区特殊困难群体进行结对,开展周全、贴心、智能的志愿服务374场次,实现志愿者“上门关爱+智能响应”服务。同时,设立养老管家、乐享伙伴等志愿服务专岗,全链条网上征集居民服务信息,并在志愿者群中发布各类服务需求,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对接。街道实行周报道、月打卡、季表彰,不断激励党员志愿者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到“人人有位、处处有为”。年初以来,街道志愿服务时长达32万小时,服务群众达37.6人次。先后培育圆梦·微心愿、青力而为、微光行动、绿植认领等志愿服务项目12个;打造“行走中的课堂”“缤纷社区·快乐集市”“让快乐茁壮成长”等志愿服务品牌17个。




启示之一:构建志愿服务管理体系,要完善运行机制,实现志愿服务“科学化”。有效的制度是实现社区志愿服务规范化的根本之策,是社区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要以工作体系建设为基础,以队伍建设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关键,整合各种资源,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服务模式,着力构建服务优质、运转高效的志愿服务机制。要建立健全志愿组织分类分级管理制度,加大对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的培育与孵化力度,对不同类型的志愿服务组织进行分类管理,促进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的规范发展。

启示之二:构建志愿服务管理体系,要紧贴服务需求,实现志愿服务“精准化”。要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推动志愿服务向基层下沉,有效利用辖区内的志愿服务资源,常态化开展高质量、精准化、心贴心、有温度的志愿服务。要完善供需双方对接机制,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为广大群众提供高效、便捷、普惠、多样的“一站式”服务。要把志愿服务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关切,善解群众之忧。

启示之三:构建志愿服务管理体系,要打造活动品牌,实现志愿服务“特色化”。要立足社区实际和居民需求,开发一批灵活多样、便民利民、居民认同度高的志愿服务项目,为社区居民提供“菜单式”志愿服务,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要拓展社区志愿服务项目资助渠道,发动驻地企事业单位、社会机构等通过购买、委托、捐赠、资助等方式,支持社区志愿服务项目的开展。要通过开展志愿服务项目交流会、志愿服务创投会等方式,引导基层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社区志愿服务品牌项目,通过项目化运作方式提升社区志愿服务的活跃度与可持续性。



来源:区委组织部 莲花街道

编辑:张文琦

初审:佟剑博

复审:佟   飞

终审:周   元

多彩昌邑
弘扬主旋律,传播昌邑正能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