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轻拂,阳光温柔。10月19日,中关村第一小学西二旗分校举办教师工会秋季实践活动暨党员活动。此次活动,我们选择文化底蕴深邃的通州大运河畔与艺术氛围浓郁的北京艺术中心作为目的地,旨在通过这场文化与艺术的盛宴,深化团队合作,激发教育灵感,放松自然身心,浸润创新能力。
01
通州大运河:
流淌的历史与自然的馈赠
京杭大运河迄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通州大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起始端。早在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北伐争霸之时,开凿河流修筑河堤,起名为“邗沟”,引长江的水在北面汇于淮河,用来运输粮食。元朝时,朝廷采纳了水利专家郭守敬的建议,命他修凿了通惠河,至此,可以乘舟从北京到杭州的京杭大运河便形成了。
抵达通州大运河畔,一艘艘古色古香的游船静静等候,仿佛是穿越时空的使者,引领我们步入那段辉煌的漕运历史。登上游船,我们仿佛穿越千年,置身于那个繁华的漕运时代。随着游船缓缓前行,大运河的美景逐渐展开:历史悠久的建筑,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在游船上,老师们畅谈古今,仿佛在这一刻,我们与运河的历史、与自然达到了完美的和谐。
旗师感想
这次活动不仅加深了我们之间的默契,更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在游船上、在艺术中心,我们共同分享着欢笑与思考,共同感受着文化与艺术的熏陶。这种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将是我们今后教育教学工作中宝贵的财富。
我将把这次活动的感悟和收获融入到我的教学工作中,传递给我的学生们。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拓宽他们的视野,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为他们的成长之路增添更多的色彩和可能。
通过亲身体验通州大运河的深厚文化底蕴,我深刻体会到文化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努力把这次活动中汲取的文化养分融入课堂,引导学生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我也会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站在千年运河之畔,我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看到漕运的繁忙与文化的交融。作为党员教师,我深感肩上责任重大。通州大运河不仅是自然与历史的馈赠,更是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此次活动让我更加坚定了将运河文化融入教学,引导学生们了解和热爱自己家乡文化的决心。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投身到教育事业中,为培养具有文化自信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青少年而不懈努力。
02
北京艺术中心:
艺术与文化的交汇与传承
北京艺术中心的设计理念源自通州古粮仓,包括1800座席歌剧院、1550座席音乐厅、1000座席戏剧场、500座席小剧场、650座席绿心露天剧场等公共服务空间,集文艺演出、展览展示、艺术普及教育、文化交流体验活动于一体。
走进艺术中心,浓厚的艺术氛围扑面而来。一幅幅精美的画作,仿佛是大自然的赞歌;一件件匠心独运的雕塑,诉说着艺术家的心声。老师们驻足欣赏每一幅作品,仔细品味其中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不时交流着对作品的看法和感受,艺术的魅力在我们之间悄然传递。此次艺术之旅,不仅让老师们深刻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和力量,更激发了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对创新的渴望,进一步提升了党员教师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旗师感想
在北京艺术中心的参观体验中,我深深被那里的文化氛围所感染。每一幅画作、每一件雕塑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它们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的触动。作为党员教师,我意识到,艺术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它能够跨越时空,连接人心。
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引导学生们去发现美、创造美,让他们在艺术的熏陶下,成长为既有深厚文化底蕴,又有创新精神的新时代青年。
艺术,不仅是技艺的展现,更是情感与思想的交流。每一幅作品背后,都蕴含着创作者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感悟。作为党员教师,我认识到,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不可或缺的一环,我将把艺术文化的精髓融入日常教学,让他们学会以美的眼光审视世界,以艺术的方式表达自我。引导学生们在艺术的海洋中遨游,让他们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夕阳西下,踏上归途。活动虽然短暂,但留给我们很多思考。将大运河的文化精髓融入教学之中,将艺术中心的感受传递给孩子。此次“运河文韵·教育心旅”,不仅是一场文化与艺术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团队的凝聚。我们将以此为契机,不忘初心,凝心聚力,继续前行。
文字丨惠心玥 杨泽婷
图片丨董月山 郭衍康
编辑丨新闻宣传中心
审核丨高菲菲
校对丨郭琪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