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音丨关爱他人 问候世界

文摘   2024-11-18 14:25   上海  


编者按

高中三年是从少年走向成年的关键时期,在复旦附中,我们不断成长为“学习的主人、学校的主人、国家的主人、时代的主人”。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让我们一起谱写青春画卷,奏响时代之音。

从2021年9月开始,官微陆续推出了「生」音系列报道,让我们一起倾听来自附中学子的声音,感受他们的激情与梦想!


 

赵嘉怡 2026届12班

小小阳光社社长、FRC社团成员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每年的11月21日是“世界问候日”,它诞生的故事要回溯到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来自澳大利亚的姆可马克与米切尔两兄弟为促进埃及与以色列之间的和平,自费印刷了大量有关问候的宣传材料寄给世界各国首脑及知名人士,向他们阐述设立“世界问候日”的重要意义。

历经五十余年,“世界问候日”的宗旨也由最初的通过寄发问候信呼吁和平解决分歧,发展成以促进人类相亲相爱为主题。在高速发展的当下,人们往往忙于生活与工作,从而忽视了对他人的关怀,忽视了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对周遭世界的问候。

问候可以是一句简单的“你好”,可以是一张用心书写的卡片,也可以是一个善意的眼神,一个拥抱,一个微笑,它意味着对他人处境的理解和关注,从而将温暖传递给他人。

在上学期小小阳光社“学雷锋”活动中,我们鼓励同学们在种子纸上写下对陌生人的祝福,再放入盒子中抽取一张他人的祝福作为交换。同学们或执笔写下喜欢的诗句以激励他人,或配合简笔画创作,期待着自己的祝福能被他人抽取。活动后大家各自种下种子纸的同时,来自陌生人的问候也在同学们的心中埋下一颗颗善意的种子,在三月的春风里生根、发芽、向阳生长。


图  |种子纸祝福卡

当我们问候他人时,问候温暖的力量也将回归我们自身,我们感受到自己与他人的生命紧紧联系在一起,彼此的时光被问候点亮,平凡的生活便这般有了意义。

问候也不仅仅在于语言或实际行动,更在于走出自我视角的狭隘,对周遭世界保有一份关怀。它呼唤着我们对自我以外的世界有更深刻的了解和体察,看见现实中的问题并通过自我与他人之力积极寻求改变。

今年暑假,我作为社团代表参加了2024青少年远见者新星奖全国峰会暨颁奖典礼,获奖者与我们年龄相仿,却通过诸如“爱心教室”“吸管滤水瓶”等公益项目为困难群体带来切实的帮助,用自己的力量改变着世界。而在过去的两个月里,各班开展的雷锋班项目颇有成效,不论是放置在校园各处的一次性雨衣,笃志楼、博学楼饮水机旁每日增添的一次性杯子,都源源不断地为校园中的同学们提供了帮助,将温暖播撒至每个人心中。

作为小小阳光社“予她同行”校园互助项目2023学年的参与者和2024学年的策划者之一,我自己也对这份关怀深有体会。去年,我按照社团安排定期前往校园应急卫生用品投放点查看取用及归还情况,在线上表格中登记,并及时向社长反馈看到的问题,在同学取用时提醒归还。而今年,除了笃志楼每层的互助盒继续使用之外,我们在博学楼三楼至六楼增设了互助袋供高一和高三的学生临时取用,并设计醒目的海报和标语,在互助盒和袋子中放置登记表和黑笔,希望同学们取用后能自觉登记归还,形成良性循环。项目背后社长间的互相配合、及时沟通,社员对项目情况的时时跟进及私下进行的问题反馈都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大家对于项目的热情,对于同学平等的爱与关怀。我想这便是一届届小小阳光社的成员们愿意为此付出自己时间精力的原因——我们都期待着感受到爱与被爱,渴望着附中校园生活能够更加和谐美好。

所以问候不在于付出精力、实际效益的多少,而在于一种关怀的态度,一份发自内心的对他人和社会的爱。在此之上,我们便能够以自己的方式改变世界。

世界问候日即将到来,让我们从身边做起,问候老师,关爱同学,积极为校园的发展建言献策,共同营造和谐温暖的附中校园文化;走出校园,积极投身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践行“团结、服务、牺牲”的复旦精神,以点滴努力奉献社会,以赤子之心拥抱世界。

谢谢大家!

(于2024年11月18日 升旗仪式)




1、微信搜索“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或Fudan-FZ)即可关注。

2、直接扫描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即可。

如何关注我们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官方号。这里,有你关心的附中人和附中事。欢迎关注复旦附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