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社会戾气,请从领导干部正确面对舆情开始

文摘   2024-11-17 16:07   湖北  

这段日子,心里很不平静。

官员遇害事件,无差别伤害事件,都不是孤例。前几日才被夺走三十多条无辜生命,昨日又传出八人沦为冤魂。

到底怎么了?

朋友们知道,2023年下半年的时候,因为某歌手的复出爆红,我曾经深陷一场严重的舆情危机。

事情的起因是,虽然我自己原本也很欣赏这名歌手,但当时仍然冒着巨大的风险,对他的一首歌提出批评,指出那首歌在客观上存在瑕疵,过度传播会煽动社会戾气。

结果,我迅速遭到粉丝、自媒体和流量平台的强烈反击,包括抹黑、造谣和丑化。

当时,网上抨击我的信息,可谓铺天盖地、排山倒海。甚至,我有足够的依据判断,由于我长期开展境外舆论斗争,借这波舆情攻击我的,还有境内外的水军。

作为体制内的人员,这自然会给我带来巨大的困扰。

但是,我没有片面地去寻求“舆情管控”,更没有利用自己的职权和在网络媒体界的人脉,去私下里找过任何人“删帖”,尽管我和有些商业平台的人非常熟悉,我掌握的资源足够促使他们给我“帮忙”。

我选择的是正面回应,实事求是、坦坦荡荡地对网民表达我的观点,回答他们的质疑。

面对强大的流量炒作,我的回应宛如螳臂当车,就像堂吉诃德冲向风车,但我坚信,我的这种面对互联网舆情的态度、方式,才是一个领导干部应有的选择,那就是:坚持走好群众路线,坦然地与群众见面,真诚地与群众沟通,时刻地尊尊群众,切实地为群众释疑解惑。

这个群众,当然包括网民。

我认为,事实证明我的做法是正确的。当时,尽管网上质疑抨击我的信息汹涌澎湃,但仍然有些网民在留言中肯定我的阳光、正向,支持我的看法。虽然他们的声音,会被炒作的流量给淹没,但仍然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强大的信心。

“千年暗室,一灯即明。”也许,我当时对那名现在依然是流量王的歌手的点评,确实是不够周全、精准的,但我至少在当时就提醒了人们,要敏锐地察觉舆情中的不良动态,高度警惕社会戾气的滋生、蔓延。

社会戾气的滋生、蔓延,不仅会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而且会使得在这个社会上生活的你和我、任何人,都可能突然成为受害者,就像那三十多个、或者那八个无辜遭遇不幸的人一样。

而化解社会戾气,首先要从我们这些体制内的人员开始,更准确些说,首先要从我们这些领导干部开始!

领导干部们必须切切实实地认清,我们已经进入的网络信息时代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时代;

必须切切实实地理解,互联网真的是我们党长期执政面临的“最大变量”,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我们就过不了长期执政关;

必须切切实实地看清,群众才是互联网的主人,十亿网民中,我们这些党员领导干部永远只是少数,所以我们不可能“防民之口”,不可能凭借单纯的“删帖”“管控”就治理好互联网;

必须切切实实地弄懂,网络舆情的本质是什么,任何对网络舆情的麻木不仁,以及任何对网络舆情的掩耳盗铃,都只会导致我们离人民群众越来越远,导致那些积压的矛盾、失望最终酿成不顾一切报复社会的戾气。

在这里,我们必须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谴责犯罪分子;必须强调,任何人、不管他遭遇了什么,都没有滥伤无辜的理由和借口;

但是,也必须实事求是地承认,唯有更好地化解社会戾气,才能从根本上减少重大恶性案件的发生,维护好社会稳定和群众权益。

而在当下条件下,化解社会戾气,除了要求各行各业的领导干部立足本职岗位,扎扎实实地做好服务,还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正确地面对互联网,特别是带头正确地面对互联网舆情。

首先,领导干部要治一治“舆情癖”。

有些领导干部现在对互联网舆情达到了变态洁癖的地步,容不得自己的辖区、特别是自己身上,出现任何一点网络舆情。这种“舆情癖”,导致领导干部一旦发现网络舆情,就会想方设法去寻求“第一时间删除”,美其名曰把舆情“消灭”在了萌芽状态,防止了恶意炒作云云。

实际上,从本质上来讲,如果说舆情是社会态度的综合反映,那么它是不可能被“消灭”的,把删除网上的信息当成“消灭了舆情”只是一种错觉,因为真实的民情、民意仍然还在那里。

从我们党的执政理论上来讲,我们要求党员干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抓住和解决各种矛盾,那么,既然要“斗争”、有“矛盾”,就意味着我们任何党员领导干部都不可能没有对立面,都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赞美和认同,都不可能在自己的工作中只有成绩没有缺点。换言之,一个在重要岗位上的党员领导干部,如果从来没有遭遇过任何质疑,自己所管辖的范围内从来不会出现任何“网络舆情”,那某种程度上只能说,这个领导干部特别爱惜自己的羽毛,回避了某些“斗争”、掩盖了某些“矛盾”。这和党的要求是不符合的。

换言之,党员领导干部应该认识到,在工作和生活中,存在舆情是常态,没有舆情反而是不正常。对于互联网舆情,只要能正确面对、引导,就没有必要畏如蛇蝎,更不能一味地封、堵、删。诚然,依法封、堵、删也是网络治理的正常必要手段,对于某些不实有害信息,及时采取这些手段是必须的,但,它绝对不应该成为某些领导干部满足个人“舆情癖”的工具。

其次,领导干部要算一算“舆情账”。

现在,我在不同的场合,一旦有机会,就会给某些担任比较重要的职务的领导干部,算一算“舆情”。我说,现在网络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假设一条负面舆情信息的出现,在仅仅只有100个人看到的情况下,就被“及时管控”了,删掉了,那么,它也许不会影响更多的人,但至少这看到过的100个人,会对我们产生质疑,乃至会郁积一些情绪。

全国这么大,每天都会产生海量的“负面舆情信息”。如果每一条“及时管控”,都导致我们失去100个人的信任,那么以每一天一个省区市平均删除1条信息来算,每一天我们可能失去3500多个网民的信任,一年就会失去1277500多个网民、也就是群众的信任。日积月累,我们就会失去越来越多的网民群众的信任,党和政府的群众根基就会这样逐步地被消蚀。

这种计算方法科学不科学?有待商榷,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每一次“管控”、每一次“删帖”,都是以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为背书的、为代价的。而从这些年的网络舆情案例来看,有时候某些部门发布的新闻,不仅网民不信,就连体制内的党员干部们也往往不信,这就警示,维护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已经到了迫切的地步,已经是每个党员领导干部都必须重视起来的使命。

再次强调,依法封、堵、删也是网络治理的正常必要手段,对于某些不实有害信息,及时采取这些手段是必须的,但,领导干部心中必须有一本“舆情账”,就是我们每一次的舆情处置,能够争取到多少群众的心,又会失去多少群众的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民心,才是最大的政治!

再次,领导干部要练一练“舆情术”。

面对网络舆情、特别是负面舆情,有些领导干部采取的是“权术”,就是利用职权、敷衍塞责。确实,有些舆情会因此暂时被“摆平”,这对当事领导干部个人是暂时有利的,但是,对于维护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对于化解社会矛盾、理顺群众情绪、防止社会戾气,肯定是不利的。

网络舆情的处理,不需要“权术”,而更多应该是一门“技术”、乃至一种“艺术”。换言之,舆情处理是“专业活”,有其内在的规律可循。只要处理得好,哪怕是负面舆情,也不仅不会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反而更有利于维护党和政府形象,化解社会戾气。

舆情的处理,从其大概的架构来说,其实是包括管控和引导两个方面、或者说两种手段。所谓管控,大抵上就是封、堵、删,这在某些条件下是十分必要的、甚至是非常重要的,不能一味否定。但是,要防止的是只求管控,不求引导。

舆情引导,包括网上的信息发布、新闻宣传、评论解读等,但是,并不止于这些。网下的调查研究、问题排查、工作改进等,也都是舆情引导必不可少的部分。真正具有较强的政治力和执政力的领导干部,更加应该善于做好、用好舆情引导,这包括通过舆情来听取民声、体察民情、解决民忧、争取民心,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包括通过舆情来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掌握真实情况,获得真正的“发言权”;包括通过舆情来加强监督、改进作风、反对腐败,提高党政效能,促进治理体系的改革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高增强等。

实际上,网络舆情并不能简单、机械地进行“正面舆情”和“负面舆情”的二分法。“正面舆情”也可能产生负面效应,例如最近某地原本想蹭网络流量、发展当地文旅,结果却带来系列问题,引起不少的疑虑。“负面舆情”也可能带来正面收益,因为,如果领导干部能够通过正确的舆情处理来推动和改进工作,那就反而有利。例如,当年发生在温州地段的高铁事故堪称是一场“负面舆情”的海啸,但党和政府痛定思痛,才有了今天的中国高铁独步全球。

又次,领导干部要改一改“舆情观”。

现在,有一种问责叫“舆情问责”,就是如果某个地方、某个单位发生了“负面舆情”,那就要对地方和单位的领导“问责”。对于某些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引发的“负面舆情”,也要追究该党员干部的责任。曾经听闻,某地党员干部,由于工作中引发了“负面舆情”,就被立即免职。

面对网络舆情,麻痹冷漠,不依法依规处理,从而引起更大的负面反响,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形象,确有必要进行“问责”。但,这并不等于是说,一个地方、一个单位,只要出现了“负面舆情”,就应该被“问责”。如果是这样,那只会导致地方、单位更加把舆情当成洪水猛兽,变本加厉、想方设法地去“封堵删”,这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只能是掩盖矛盾、掩盖问题,乃至让民声得不到正常表达、民意得不到及时回应,导致社会戾气的滋长。

领导干部要改变把网络舆情一味当成负面因素的观念,认识到网络舆情本身是客观的存在,无所谓善恶、正负,只是处理舆情的态度方法有对和错。因此,严格说来,不能因为地方、单位出现了“负面舆情”就问责,而应该是针对地方、单位在舆情处理过程中的作为是否得当来进行问责。

写到这里,惊觉篇幅已经太长。下午要出差,没时间再多说,最后要强调一点,就是领导干部要增强一些“舆情自信”。

什么是“舆情自信”?

就是要相信,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这就是在长期执政条件下,我们各级领导干部面对网络舆情的最大底气、最大信心。

换言之,党员领导干部自身首先要看到,不管现实中出现了什么“负面舆情”,工作中存在什么问题不足,都并不是我们国家、我们社会的主流。我们党执政为民,襟怀坦荡,成绩斐然,所以什么问题都能够面对,什么舆情都说得清,只要拿出执政为民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回应网民关切,就不用害怕各种网络炒作,就不必有“舆情癖”。

回到文章开头,即使是发生了犯罪分子无差别伤害市民这种恶性案件,我们也大可有足够的“舆情自信”,旗帜鲜明地谴责犯罪分子,维护群众权益,改进我们的工作,让人民群众、特别是网民能够从网络舆论中看得见正气、看得见光亮,这样才能让更多的网民群众不失望、让那些暂时在生活中遭遇挫折的人不绝望,从而更好地化解社会戾气,维护和谐稳定,凝聚全体民心来共同面对世界局势改变带来的严峻挑战。

现场观摩员
执法现场,常看常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