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晚报的故事】锦州故事的见证者

时事   2024-11-21 15:07   辽宁  
我与晚报的故事















    《锦州晚报》不仅仅是一份报纸,它是一个平台,一个让年轻的声音被听见,让教育的力量得以传播的媒介。在今天的故事中,我们会看到报纸如何激发孩子们的写作热情,如何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一盏明灯。这份报纸,不仅连接了师生,更连接了过去与未来,传统与创新。


















《锦州晚报》在小学课堂上放光彩


    焦腾娇是国和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她与《锦州晚报》的故事就是把《锦州晚报》带到了她的课堂上……

    焦老师十分注重孩子的写作水平和文学素养,自从《锦州晚报》开设了“花季”专版后,她很多学生的作品都刊登在报纸的版面上,同时她也把这些作品带到了她的语文课堂,成为课堂上生动的教材。她说:“3年级的孩子刚接触作文,写作十分困难,别看只有二三百字,但是对于孩子们来说还是十分困难的,如何调动孩子写作的积极性就十分重要。自从晚报开设花季专版,孩子们听说优秀的作文可以刊登在报纸上,还能发稿费,都特别兴奋,写作的兴趣一下子就提升了起来。《锦州晚报》架起了名师和学子之间的桥梁,孩子们能够轻松地掌握作文技巧,开启了心智的大门。”


    焦老师听说前一段时间《锦州晚报》还与小记者联动,到市交警支队指挥中心参观,他的一名学生就参与到了其中,活动后,这名学生就写了一篇作文交到她的手上。焦老师说:“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对于孩子们来说十分难得,希望以后能够举办更多的线下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参与到其中。”


















李知远和他的5元钱稿费


    前一段时间,国和小学三年五班的李知远写的作文《猜猜他是谁》,刊登在了《锦州晚报》上面,得到稿费的他,兴奋地对记者说:“我得到了5元钱的稿费,这5元钱我都舍不得花,和我的奖状一起收藏在了我的文件袋里,对我来说这是一份肯定,一份荣誉。同学看到我的作文刊登在报纸上,都投来了羡慕的目光,爸爸妈妈在报纸上看到我的文章也特别高兴,奖励我吃了一顿大餐。”

    提到对《锦州晚报》的期许,8岁的李知远小眼睛滴溜溜地转动,随后一笑说道:“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写作文,争取得到更多的稿费,5元、10元、15元、100元,越多越好……”


















年轻读者对《锦州晚报》的期待


    年轻人对报纸媒体有天然的信任感,因为报纸媒体曾经是人们了解时事、接受信息的主要媒体。虽然数字化阅读在年轻人中越来越流行,但仍有一部分年轻人保持着对报纸的阅读习惯,尤其是出于对传统媒体的信任和特定内容的需求。

    市民温女士是一名年轻的公务员,她对于《锦州晚报》有一份信任,更有一份期待。她对记者说:“我到单位就会很自然地打开报纸,浏览下当日的新闻,感觉是一种放松的方式,我觉得纸质报纸更正式,内容可能更深入一些。而且,没有广告弹窗,阅读起来更专注。尤其是对于那些追求深度阅读和高质量内容的人。不过,报纸可能需要适应年轻人的阅读习惯,比如提供电子版,或者在社交媒体上更活跃一些。我觉得可以增加一些年轻人感兴趣的话题,比如科技、娱乐、生活方式等。同时,也可以通过互动性强的社交媒体平台,让年轻人参与到新闻讨论中来,增加他们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锦州晚报》不只是一张报纸,它更是锦州市民共同的记忆,是每个人故事的集合。它记录着城市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心跳。今天,我们只是揭开了冰山一角,还有无数的故事等待我们去发现,去聆听。《锦州晚报》将继续作为这座城市的见证者,记录下每一个值得铭记的瞬间,与锦州市民一同前行。


全媒体记者:杜心怡(文)

全媒体记者:杨锰(摄)

初审:刘铭

二审:汤昕

三审:郭维

终审:张大革



锦州经济广播
锦州经济广播 AM774 FM90.9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