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错事讲道理没用,直到我学会了这三个原则...

文摘   育儿   2024-12-05 08:10   北京  

如今,很多家长在拿孩子没有办法的时候,不再会像老一辈那样,简单粗暴地给孩子一顿胖揍,而是会耐下心来,给孩子讲道理。

本以为你循循善诱,谆谆教导,已经「好妈妈」上身了,可是,每次看到孩子刀枪不入的架势,你都会发觉,自己真的想多了……跟孩子讲道理,没用的!

那亲子沟通如何进行才有效?爱贝睿家长教练李晶老师分享了三个有效管教的原则,帮你更好解决育儿中的常见问题。快来看看吧~

孩子做错事
讲道理有用吗?

孩子做错事,我们最常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如果您和我一样,那可能就是讲道理

在乐乐三四岁的时候,特别挑食,不吃蔬菜。我找了一个中午,开始给他讲道理——从不吃蔬菜对身体有哪些影响讲起,又讲到现在的生活多幸福,世界上还有很多小孩儿,连饭都吃不上,更别说蔬菜了。然后还对他动之以情「你这样挑食浪费蔬菜,种菜的农民伯伯他们都有多生气啊?」

这样飘飘洒洒讲了一个小时,我以为我已经把道理讲得这么透彻了,他总会有一些改变吧?结果到晚饭的时候,他还是一样。我当时真的气得都快崩溃了,后来我和朋友们聊起这事儿,大家都反映说,讲道理啊,好像没什么用。

如果仅仅靠讲道理是不够的,那么有效的管教方式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有效管教的三个原则

❶ 努力建立和孩子良好的亲子关系

每个父母都想和孩子建立好的关系。但不是每个父母都会把这条放在首位,或者说不是每个人都会非常用心地经营亲子关系。

要想孩子健康成长,亲子关系是很重要的因素。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John Gottman),提出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减少孩子的不良行为。如果父母关心和支持孩子,孩子就会更加关心父母的感受,愿意去做出一些符合父母期望的行为。亲子间的冲突就会更少。由此,父母可以更加有效的影响孩子。

美国儿科协会指出,良好的亲子关系本身就是有效管教的一部分。大量的心理学研究也证实了这个观点,和父母拥有良好亲子关系的孩子,在社会适应能力、情绪控制能力更强,有更少的行为问题。如果父母在家表达更多的积极情绪,那么,孩子就会对别人的情感有更加敏锐的觉察。

怎么判断我们和孩子的亲子关系是否良好?大家可以对照这 8 个标准,给自己打打分。


  • 在孩子生气、情绪低落的时候,我们有没有关心和理解他们?

  • 有没有经常拥抱他们,向他们表达爱意?

  • 我们有没有和孩子共度过很多亲密、温暖的时光?

  • 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是温暖放松的吗?

  • 在孩子遇到麻烦的时候,有没有耐心的倾听他们的烦恼,而不是急于给出建议?

  • 给孩子设立规则的时候,有没有耐心的向他们解释原因、愿意听取他们的意见,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告诉他们必须这样做?

  • 有没有鼓励、尊重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

  • 孩子有自己做决定的机会吗?



这八个标准,是一个自测,也是给我们指出了努力的方向。每一条
看起来都挺容易,但做起来是需要耗费非常大的精力和信心的。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孩子遇到麻烦的时候,我们需要耐心的去倾听他们的烦恼。

尤其是年龄小的孩子,语言能力有限,没办法非常清晰的表达自己的烦恼,我们家长首先希望他赶紧好起来。所以就告诉孩子,你应该怎么做,怎么样能好一点。而不是去倾听他们的烦恼,让孩子感觉自己是被理解的。

要做到这八条,需要我们付出很多努力和耐心。但是相比亲子关系的重要性,我认为付出这么多的精力和耐心是非常值得的。

❷ 培养能力,而不是消灭问题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孩子有各种毛病,比如爱发脾气、行为不负责任、不关心他人感受……如果仅仅把这些当作问题,下意识的反应会是什么?我们会告诉孩子该怎么做,如果孩子继续表现不好,就会惩罚他。

如果不单单把这些当作问题,而是当成一种沟通,是孩子向我们释放出信号:「我需要更多支持和帮助」「我之所以表现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欠缺一些能力。」那么我们对事情的看法或解决思路就完全变了。我们是要去帮助孩子培养能力,而不是去惩罚他,惩罚对培养能力是没有用的。

我们经常会有一个误区,认为只要孩子想表现好,他就能表现好。所以我们会告诉孩子:


  • 你应该怎么做\什么时候应该表现好\下一次你应该表现好才行;

  • 如果表现不好,那是你的问题,我要惩罚你,让你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

  • 如果还做不好怎么办?那就继续严厉地惩罚你,直到改正为止。


其实,如果我们够细心,就会发现很多时候,孩子知道他应该怎么做,但是他没有能力表现好。这是因为孩子的行为控制能力有限,他知道应该那么办,但他办不到所以,我们不是要去消灭问题,一旦把它当成问题去消灭,是很难消灭的。我们需要分析,孩子的问题背后反映出来什么?他欠缺的是什么能力?再去提高他,问题自然就没有了。

❸ 惩罚不是有效的管教方式

体罚、责骂是一种非常简单,非常粗暴的管教方式。心理学的研究发现,长期来看,体罚和责骂是不起作用的。体罚会导致孩子更高的攻击性,即使是非常轻微的体罚,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言语攻击,即责骂、威胁、冲孩子大喊大叫,它的副作用依赖于频次和性质。如果是偶尔的,只针对具体行为,这是一种非常有效而快速地制止孩子不良行为的方式。但如果长期这样管教,孩子会长时间处于一种情绪唤起的状态。他们没法通过这种言语、这种环境去学习,没用动力去学习如何表现良好。他们还会把言语攻击,当成一种非常正常、大家都认可的沟通方式,并带到和其他孩子日常相处中。

我们经常有一个误区:只要在孩子的挑衅行为面前坚持住,孩子就会变好,如果孩子表现不好,就持续给他惩罚,孩子他总会变好的。这种观点对于部分孩子,尤其是一些自控力高的孩子,是管用的,但不是所有孩子都管用。有些孩子欠缺的是能力,他并不清楚到底该怎么办。美国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心理学家,叫丹尼尔·西格尔(Daniel J. Siegel),在他的书里写过,管教的重点不在于惩罚,而在于教和培养能力。教导和培养能力才是一种效率更高的管教方式。

俗话说,培养坚强的孩子易,补救颓丧的成人难。如果我们在孩子小时候就转变观点,注重培养孩子背后的能力,相对来说是容易的,如果孩子已经长成一个有问题的成年人,再去弥补他的不足,就比较困难了。我们的目标,就是把孩子的问题当成提升能力的一个信号,把问题变成孩子的软实力。


小 爱 

如何将孩子的问题转变成软实力呢?李晶老师就四个育儿常见问题,逐一做了拆解和示范。如果你感兴趣,请关注我们的后续文章哦~

更多精彩文章请戳:

👉 什么样的玩具,能让一个宝宝对它一见钟情?(附玩具分龄挑选)

👉香港博士妈妈教你读绘本——《晚安,大猩猩》

👉赵昱鲲:你的过度焦虑,让孩子身负重担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

爱贝睿科学早教
0-6岁儿童早期教育专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