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桥|史读桂林 蜘蛛满腹经纶

文摘   社会   2024-11-13 14:44   广西  

FOCUS ON US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应孟明老家人为应孟明塑的像。(图片来自网络)

之前我们在聊到詹仪之晚年的结局时,曾经提出过三个不解,也就是为什么接任的应孟明要在任上的最后阶段奏詹仪之一本,弄得一辈子基本上顺风顺水的詹仪之临老吃闷棍,灰溜溜地被贬回老家,郁闷之下,半年就亡故了。


是应孟明盐政没办好想要推卸责任?还是应孟明在皇权交替之际想向新皇递交投名状?又或者在处理广西盐政一事上詹仪之确实有不当之处?再或者,应孟明和詹仪之有私人恩怨?


这东西还真一下子说不清。


说应孟明和詹仪之有私人恩怨吧,史书上不见记载,而且,两人还都是属于私德比较好的人,不至于无缘无故攻击别人。更何况,朱熹这样的牛人,一直视詹仪之为学友,为同道中人,甚至为大哥,说明大家对双方的人品是互相认可的。而应孟明,也对朱熹的理论和才华持肯定态度,他甚至让自己的三个儿子都拜在了朱熹的门下。应孟明和詹仪之的直接关系,史书里讳莫如深,我们搞不清楚,但俗话说,敌人的敌人可以做朋友,朋友的朋友,那绝对就是朋友,所以,如果说两人之间有很大的龌龊,以至于应孟明要借机背刺一下詹仪之,我们是不太相信的。


递交投名状的事情应该也不存在,毕竟虽然接近孝宗禅位的时间,但一是应孟明不可能提前知道这事,二是接孝宗班的光宗,根本就不想管事,投名状的说法也太牵强了。


那么,剩下来就只有两个可能了:一是应孟明想在盐政问题上卸责,先给皇帝打预防针;二是詹仪之在盐政问题上确实留下了供人诟病的把柄。这两种可能性都存在,事情走向看似不同,却有一个交集点,那就是广西的盐政。


说起来,当时两宋的盐政确实是个大问题,因为太重要,所以影响极其深远。也是这个原因吧,哪怕离职后好几年了,詹仪之也是不得安享晚年,无法善终,终归是拖了条尾巴在那里。即使没有应孟明,可能也有刘孟明、赵孟明。詹仪之命里有此一劫,最后逃不过,也不能全怪人家应孟明。


古籍中记载,应孟明到桂林上任的时间为1186年。记者杨湘沙 翻拍

01
广西盐政之觞

广西的盐政在两宋地位特殊,主要原因是盐利收入在财政收入中占比极大,多一点少一点,都可能直接影响到官府工作人员的生计、心态和办事效率。这和中原一带有很大不同,毕竟那里还有很多的得利渠道,盐利这条获利渠道,就没广西那么要紧,东边不亮西边亮嘛。


因为重要,所以影响很大,历年来,有很多人都栽在了这上面,不过,通常栽的都是小一些的官,像詹仪之这样的一把手也栽在盐事上面的,确实少见。


古籍上记载广西盐政的资料不少,但这东西有些复杂,想要把两宋期间的广西盐事彻底捋清楚,非一日之功,并且,还需要研究者有极深的古文功底和财经知识,当然,掌握一定的历史背景也必不可少。不过,我们如果要用简单的文字来讲述一下里面的逻辑,也不是不可以。


首先,对于广西和桂林来说,盐利收入很重要,几乎占了官府财政收入的一半。把盐政处理好了,队伍基本就稳定了,也可以办很多事关民生的大事了。


其次,盐政的事情不好处理。一直以来,盐的流通渠道,都在官方专营和盐商参与之间摇摆,有时官卖为主,有时盐商等民间资本为主,有时又两者并行各占不同份额,然后还有私盐作为补充。官卖本来是可以平抑盐价、保障供应,既利官又利民的,但如你所知,古时腐败,下面这条线上运作的胥吏们难免上下其手,雁过拔毛,于是无形之中提高了成本,导致官盐一点都不便宜,老百姓深受其害。怎么办?让民间资本参与吧。


刚开始的时候,这招确实有效,民营资本的高效低成本确实让盐价低了下来,但一段时间后,问题又来了:官方收入急剧下降。而这对于相当依赖盐利的广西来说,是致命的,官老爷饭都吃不好了,还怎么干活?那又该怎么办?办法简单直接,找老百姓割韭菜呀,直接增加税赋。于是老百姓还是苦不堪言。


不管是范成大还是张栻,包括后来的詹仪之、应孟明,都在这上面下过很大工夫,做了很多工作,都试图在财政收入和百姓民生方面达成平衡。


这里面,可能范成大的效果最好。一方面,他的账算得清楚,统计得出广西每年无端端多交给国家财政的收入。二是他肯哭穷,在孝宗那里面子也够大,拿到了很多优惠政策,因此静江府的府库相对就充裕了很多。


范成大的办法是先改官卖为盐商运贩,后来局势发生变化后,又恢复官卖,十分灵活。而詹仪之也是主张盐商运贩的,但他的问题是没有范成大灵活,没有展现出随机应变的眼光和能力,因此,独自承担了盐政经营不善所带来的后果。说独自承担,是因为这里面可能还有之前的老大王卿月和刘敦的责任在里面,只不过,因为问题到了詹仪之这里,才算是愈演愈烈,盖子捂不住,彻底出大问题了。


所以,这才有了淳熙十六年(1189年)的时候,应孟明说这五六年来,包括詹仪之在内的盐商运贩政策“其害有甚于官般”的言论——官般就是官卖的意思——然后,也才有孝宗重新派应孟明、朱晞颜对广西盐政洗牌的举动。实际上,后面的洗牌工作主要还是别人来操作的,因为1189年,正是应孟明卸任广西经略使的年份,应孟明只是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而已。


刚开始的时候,孝宗派詹仪之出知静江府的时候,是对詹仪之寄予了厚望的。淳熙十五年,孝宗回首往事,曾就广西盐政说过一番痛心疾首、入戏很深的话:“广南在数千里外,疾痛难于上闻,朕悯之尤切。盖盐者,民资以食,向也官利其赢,转而自鬻,久为民疾。”看上去,孝宗好像也是知道官卖和盐商运贩的利弊的,然而,孝宗更烦恼的是“俾通贩而杜官鬻,民固以为利矣;然利于民者官不便焉……”对民有利的,对官不利,对官有利的,对民又不利,真是两难。如何才能两全其美呢?


所以淳熙十年,孝宗把詹仪之派到了桂林,希望能靠詹仪之的能力扭转颓局。淳熙十三年,詹仪之任期到了,又派了应孟明去收拾烂摊子。然后,操劳两年多未见大起色的应孟明和其他众多官员眼看情况不对,索性把责任推给了詹仪之,说是詹仪之的策略有很大问题,于是处于养老状态的詹仪之挨了处分。


其实,先怼詹仪之的并非应孟明,而是当时一位姓赵的广西提刑。赵姓?和皇家多少沾亲带故?这位赵提刑也非毫无见地之人,说出了当时广西盐政的窘状:开始的时候官卖,卖不掉的份额要摊派给百姓,广西百姓皆受其害。后来改为盐商操盘,都以为问题解决了,谁知六年下来,百姓受害程度有增无减。说是利国,其实利润完全不足,说是利民,百姓未得一点好处。现在到处都缺钱,连各地城墙这样的防御工事都没钱修缮,万一来个什么轻重缓急的事,如何是好?


赵提刑还说了,以前的时候,虽然也有摊派购盐票的事,但基本局限于海边产盐的五个州,那是因为当地盐便宜,老百姓不吃这一套,不得不这样干。而北边包括桂林在内的十几个州,路途遥远,不好走,利润也薄,商贩不愿贩盐上去,这个时候,才有官卖的必要,不然百姓吃不到盐。现在整个广西一视同仁,全部让盐商接手,还把盐票到处摊派,从盐商的经营利润考虑,北边市面上的盐贵了不说,还加了一个盐票的摊派,而海边五州的摊派又丝毫未减,这有什么意义呢?赵提刑的意思按我们的理解就是,北边十几个州,让盐商做主,完全就是乱弹琴,这当中的矛头直指詹仪之。


孝宗高高在上的人,哪搞得清下面的这些弯弯绕,只能拿詹仪之来做替罪羊了。


孝宗听了赵提刑的话,先是命广西经略应孟明等搞调研,仔细研究盐法利害,这一次,应孟明也顺应潮流,奏了詹仪之的盐票法的不妥,说盐钞抑勒民户,流毒一方,欲得复旧以解愁怨。也就是彻底恢复官卖的意思。在这件事情上,应孟明有没有受赵提刑的裹挟?很难说,但你要说一点影响都没有,似乎也说不过去。


孝宗回忆道:“初议行此事,先差胡廷直去,商度非不详密,只是符同詹仪之之说。今为所误,盐法可依旧。”呵呵,孝宗也甩锅给詹仪之了。其实当时詹仪之的所有举措,孝宗都是一力支持的,此事有据可查。但孝宗是谁啊?老大,老大怎么可能错呢?一定是你詹仪之不厚道。


当时的转运判官、也就是后来的广西老大朱晞颜此时也往炉膛中添了一把柴火,说:“广西盐名曰‘客钞’,元无客也。自乾道间变法,富商失业,无复客商矣。今钞以客为名,乃强税户之家,使之承认,至于破家而止。”老朱的这番话,火上浇油,杀人诛心啊。


于是,入戏正深的皇帝长袖一挥,诏曰:“詹仪之罔上害民,责授安远军节度行军司马,袁州安置。”


然后詹仪之就彻底地懵了。

02
应孟明这个人

不管从哪方面来看,应孟明都绝非奸侫小人。即使奏詹仪之这一本,我们也看得出,就事论事而已,赵提刑都说出来了,难道作为赵提刑的上级,就一点意见都不发表?孝宗那里也过不了关啊。更何况,詹仪之管理下的广西盐政,确实有很大问题。这问题,并不是说你贪腐,而是你工作上有重大失误,造成了社会财富的重大损失,伤官伤民了。应孟明想保也保不住啊。


说到应孟明这个人,家庭出身很不简单,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说是诗书传家,毫不夸张。


按相关资料统计,从南宋至清末,浙江永康应氏共出了53名进士,其中应孟明家这一支有17个,占了近三分之一,当中最耀眼的就是第九世的应孟明。


从绍熙庚戌年(1190年)其长子谦之登余复榜进士,到嘉泰壬戌年(1202年),其五子纯之,六子(即幺子)秀之同登傅行简榜进士为止,12年间,应孟明和林氏夫人所养育的六个儿子都题名金榜。其中,长子谦之官至广西提刑官,虽没有老爹应孟明官大,但也和广西盐政搭得上关系;四子懋之官至四川都大茶马使;五子纯之官至兵部侍郎,也是副部级的大员。到了第十世,谦之的长子松鉴和纯之六个儿子中的老三文鼐俱登进士,这一家堪称“一族三公、四世七甲、父子侍郎、父子乡贤”、群星璀璨的“江南望族”。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应孟明的人格和学识应该是没有大问题的,你想长偏都难。江湖上传他少时即有急才,说他和哥哥应孟坚幼年在家塾读书时,有一回家里来了客,客人正与老师对坐聊天,忽听外面有人叫卖螃蟹,客人便想考考这兄弟俩,就随口出了句“螃蟹浑身甲胄”的上联,话音未落,哥哥应孟坚应声对曰:“凤凰遍体文章。”接着应孟明亦不甘示弱,对曰:“蜘蛛满腹经纶。”客人抚掌赞叹,对老师说:“二对俱佳,但日后事业必少者为魁耳。”


仔细看一下后人为应孟明交出来的简历,我们不得不感叹,这位不知名客人的预测,确实高明:


应孟明(1138年—1219年),字仲实,世称少师公(死后加封的荣誉称号,从一品,级别几乎到顶了)。26岁中进士,79岁致仕还乡,享年82岁。历任乐平县丞、大理寺丞、福建提举常平、按察使、静江知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太府卿兼吏部侍郎,进少师,升授华盖殿大学士、护国、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干净干事”54年,历经孝、光、宁三朝,是永康历史上不可多见的廉吏能臣。


与詹仪之临老吃闷棍的经历相比,应孟明简直不要太顺了,起码他是得以善终的,虽然延迟退休,干到了79岁才正式还乡,也是操心,却也正好说明了他的朝堂不倒翁特性,这并非一般人能做得到,需要大智慧。


关于应孟明的职业生涯,还曾有人提炼出几件有代表性的事情做过这样的总结,从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出应孟明的性格和人品:


在乐平任内,郡守残酷,人民受害。孟明曾致书郡守,善言进谏。事闻于朝,立即传旨,将郡守丞职务互相对调——真敢说,而且还达到了目的;


任大理寺丞时,已故大将军李显忠之子家僮溺死,上司诬以杀人,逮捕入狱者几达三百家,孟明察其无辜受害,为他辩白,终于放了出来——正义感,树立了名声;


任按察使时,辖区大闹饥荒,孟明为了抢救饥民,令府县开仓散粮赈饥,事后再行具奏,并在奏章上坦白承认“宁受一己之罪,以全一方之命”。上览后,不但没有惩办他,反而降旨嘉奖。后升直秘阁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有担当,声名鹊起;


任内访悉广西官盐规定要与当地互换客钞,可是客户无多,难以按实折换,每每争相逃避。盐官们不研究妥善的处理办法,竟按照物物比例硬性摊派到户,执行六年公私交病,孟明洞察实情,即具疏陈明利弊。传驿上奏,遵旨除之——就事论事,无私心;


任太府卿时,辅宰韩侂胄曾派遣心腹作说客,企图以谏官利诱他去诬告赵汝愚。孟明为人刚介,拒不接受——有原则,不趋炎附势。


……


这样的一个人,来桂林接詹仪之的班,就当时的詹仪之这边来说,肯定是要皱眉头的,但对桂林人来说,至少不会是坏事。可惜的是,于诗词一途颇有造诣的应孟明,在桂林居然没留下什么印迹,翻遍古籍,竟然没找到他的任何石刻、题名,和王卿月一样,这都是桂林人的遗憾。

END

来源丨桂林日报记者 杨湘沙

值班编辑丨胡逢超

责任编辑丨王晓莉

值班编委丨唐林洪

桂林日报出品



桂林日报
桂林日报社主办的官方全媒体发布平台,实时发布桂林党务政务权威信息及其它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