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幼机构 小学篇
一、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可以通过粪—口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呼吸道分泌物及被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食具、奶具、玩具、床上用品等传播。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
预防措施
目前还没有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做好个人和家庭的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个人预防手足口病要做到: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常通风、晒太阳。特别要注意的是:家长及看护人员在接触儿童、换尿布、处理儿童粪便后要洗手;奶瓶、餐饮具使用前要消毒;玩具要经常消毒,最好每周一次;家长平时还要留心观察儿童的口腔、手、足、臀部和膝盖等部位是否有皮疹,如果发现孩子出现发热、出疹等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二、百日咳
百日咳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典型临床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咳嗽末吸气性吼声,病程较长,可持续2-3个月,故称“百日咳”。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婴幼儿更加易感。对婴幼儿来说,感染百日咳鲍特菌的父母或其他同住人员是主要传染源。
预防措施
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规范接种百白破疫苗疫苗可以降低婴幼儿发生百日咳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做好个人防护,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百日咳等重要措施,可有效减少病原体传播,特别是家长出现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近距离接触照护婴幼儿时应科学佩戴口罩,降低婴幼儿的感染风险。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常通风,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肘或纸巾掩住口鼻,注意合理作息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果发现孩子出现持续性咳嗽等疑似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通过及时规范治疗,降低疫情传播及重症的风险。
三、猩红热
猩红热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典型症状是发热、咽痛、皮肤潮红、鸡皮样皮疹、口周皮肤潮红不明显。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破损的皮肤或破损的产道黏膜传播。人群普遍易感,但以儿童最为多见。
预防措施
猩红热目前无有效的疫苗预防。注意个人卫生,做好个人防护,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要及时洗手,洗手时要用流动水。流行期间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必须前往,应佩戴口罩。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如果孩子有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
四、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背,四肢很少。
预防措施
提前接种水痘疫苗,可以免疫力,降低发病风险。做好对生活和居住环境的空气消毒,坚持开门开窗,保持室内通风。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平时应养成勤洗手、勤晒被子、勤换内衣裤、勤洗澡的良好卫生习惯。同时加强体育锻炼,适当增加营养,提高人体的防病抵抗力。应做好对传染源(现症病人)的管理。早期隔离,待皮疹全部结痂方能上学,患病期间不要到同学家里串门、玩耍。
五、诺如病毒感染
由诺如病毒引起,以腹泻和呕吐为主要症状,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包括摄入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或接触被污染的环境传播,亦可通过经食物、水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成人以腹泻为主,儿童呕吐普遍。
预防措施
诺如病毒的传染性很强,易通过病人的呕吐物形成气溶胶传播,因此正确处理呕吐物对阻止病毒的传播有重要的意义。学校或幼儿园中,一旦有病人呕吐,应组织周围的其他健康人群先远离被呕吐物污染的区域。由专门的工作人员在做好个人防护的条件下,对呕吐物进行消毒及清理;教育学生健康饮食,尽量避免路边流动摊点的不洁食品,多喝开水等;提高学生防控意识,养成勤洗手、不喝生水、生熟食物分开、避免交叉污染等健康生活习惯。
六、腺病毒
感染腺病毒后常见的症状包括高热、精神萎靡、咳嗽、咽痛、腹泻等,但在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也可能出现重症。人腺病毒感染潜伏期一般为2~21天,平均为3~8天,潜伏期末至发病急性期传染性最强。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对同型病毒的免疫力。人腺病毒肺炎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较为严重的类型之一,多发于6个月至5岁儿童,部分患儿临床表现重,肺外并发症多,重症病例易遗留慢性气道和肺疾病,需要高度关注。
预防措施
养成良好习惯,勤洗手,避免揉眼睛、咬手指等习惯。腺病毒可通过接触传播,因此要经常洗手。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地方,如商场、超市、车站等,以减少接触病毒的机会。若不可避免出入公共场所,要佩戴好口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有助于减少病毒在密闭环境中的传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预防病毒感染。腺病毒对酒精、乙醚等常用消毒剂不敏感,感染患儿接触的物品可用含氯液消毒,使用物品进行煮沸(开水)消毒。
中学篇
一、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感染,一般表现为急性发热、头痛、咽痛、咳嗽、流涕等。冬春季高发,主要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学校等集体单位易发生聚集性疫情。
预防措施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感最有效的措施。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手肘等遮住口鼻。勤洗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休息。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居家休息,进行健康观察,不带病上班、上课,接触家庭成员时戴口罩,减少疾病传播。
二、新型冠状病毒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政策,是β属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预防措施:
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环境自然通风,若身边出现新冠感染者,佩戴口罩保持距离。如有发热或出现上呼吸道症状时,应该尽早就医,有利于早期诊治。
三、肺结核
结核病过去俗称“痨病”,是由结核杆菌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引起的全身性慢性传染病,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也可侵犯脑膜、肠道、肾脏、骨头、卵巢、子宫等器官。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有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黏膜接触,但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核病多为缓慢起病,长期伴有疲倦、午后低热、夜间盗汗、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女性有月经紊乱等症状。肺结核病人往往伴有咳嗽、咳痰,痰中可带血丝。
预防措施
学校应加强日常传染病管理,认真做好日常清洁消毒工作,室内勤通风,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做好学生晨午检,落实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早发现、早隔离;开展健康教育,宣传传染病防控知识。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提高孩子个人抵抗力;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吃熟食;学生要做的到讲卫生、勤洗手、勤锻炼、多喝水、合理膳食、注意休息,不聚集、科学佩戴口罩等。如身体不适,请及时告知家长或老师,并及时就诊,严禁带病到校。
学校传染病防治须知
学校应该做什么?
一、“检”:开展晨检,发现学生出现发热/咳嗽/皮疹/腹泻等症状时,督促就诊治疗,排除传染病;
二、“追”:追查因病缺勤学生的病因;
三、“报”:发现疑似传染病疫情报告辖区疾控中心;
四、“拒”:患病学生在传染期不得带病上课;
五、“查”:入学接种证查验;
六、“洁”:日常清洁和消毒;
七、“宣”:开展疾病防治知识宣传。
学生应该做什么?
一、“防”: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尤其手部卫生;
二、“报”:出现身体不舒服,立即告诉老师和家长;
三、“养”:患病后居家/住院治疗,避免带病上课。
家长应该做什么?
一、“防”:与孩子一起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尤其手部卫生;带孩子及时接种疫苗;
二、“查”:发现孩子出现发热/咳嗽/皮疹/腹泻等症状时,尤其家中或孩子玩伴中出现类似症状时,及时就诊治疗,排除传染病;
三、“报”:因病缺勤及患病原因报告班主任;
四、“养”:让患儿居家/住院治疗,避免带病上课。
来源:阜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 阜康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马硕
一审:王筱庆
二审:郭刚
三审:张晶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投稿邮箱:fkswxb@sina.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