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典悟新丨云南大学2024年第二课堂品牌课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第二讲顺利举行

教育   2024-10-11 22:02   云南  

云南大学2024年

第二课堂品牌课程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

第二讲

《哲学的贫困》(第二节)




课程概述

2024年10月9日晚,由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会主办,面向全校本科生、研究生开展的云南大学2024年第二课堂品牌课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系列讲座第二讲在马克思主义学院206会议室举行。



主讲人--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外马克思主义专业硕士研究生李芳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之《哲学的贫困》第二节“分工和机器”为主题进行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分享交流。


课程详情

本次讲座由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会学术部张雪瑶同学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研究生等共60余名同学参加。



本次分享中,李芳从《哲学的贫困》第二节“分工和机器”的主题思想、中心论点、推论过程、深层含义四个方面展开分享。李芳首先通过历史与现实来探讨从工业革命以来,劳动分工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特别是在资本主义体系下分工和机器如何塑造了劳动者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以及如何导致农业劳动力转变为工业劳动力,进而影响了工人阶级的生活,提到了当前社会中劳动分工的现状,包括劳动者在工作场所的异化现象,以及这种分工如何导致某些工作(如流水线工人和外卖骑手)的劳动者陷入“虚假自由”的困境。其次李芳认为机器在资本主义体系中被用来排挤劳动力和攫取剩余价值,可能导致劳动者的进一步异化,同时还讨论了数字资本主义和技术分工对社会的影响,包括资本如何利用数字技术进行更深层次的社会渗透和控制,以及这种控制如何加剧了社会不平等。最后李芳提到数字资本主义时代劳动异化的新形态,包括算法控制和自我剥削,探讨了技术分工与资本控制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如何影响劳动过程和劳资关系。




交流环节


2024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曾万立提到:这次课程分享讨论了技术进步可能加剧经济不平等的问题,这是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我们应该寻找方法来减少贫富差距,确保技术进步惠及社会的每一个成员。

2024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范琳琳提到:通过此次分享, 在对人工智能发展的社会伦理问题进行讨论时,提醒我们在追求技术创新不应忽视其对社会价值观、道德和文化的影响。这包括算法偏见、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等问题,这些问题在现实世界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课程总结

通过对马克思经典著作的分析,李芳探讨了劳动分工、机器、数字技术和平台资本主义如何影响社会结构、劳动者的生活和权益,以及这些变化对社会伦理和价值观的影响,批判性地分析了劳动分工和机器使用对劳动者的影响,探讨在资本主义体系下如何实现更加公正和自由的劳动条件。对历史和理论的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框架,以理解和应对当代社会中与劳动分工、技术进步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关的现实问题。


图文编辑:李云 燕雪洋

图文排版:朱瑜

一审一校:杨荣 颜曌

二审二校:朱丹 李阳

三审三校:李维昌 张昌山

云大马院
学院宣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