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詹天佑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公布了第十七届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太原工务段太原线路车间副主任李猛荣获詹天佑青年奖。
图片来源: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
从初出茅庐的工务“小白”到成果斐然的线路“专家”,入路14年来,李猛勤学苦练,实干担当,在铁路科技创新的路上不断探寻,用智慧和匠心“护航”铁路安全。全路“百千万人才”工程专业拔尖人才、集团公司“优秀科技工作者”“青年科技拔尖人才”、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青年奖……一项项荣誉见证了他的付出和成长。
勤学苦练 争做技能过硬的“尖兵”
“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放弃学习。”谈起从求学到工作再到成为一名“科研达人”的心路历程,李猛感慨地说。
2010年,李猛从石家庄铁道大学毕业后来到太原工务段,成为了一名铁路人。报到后仅七天,李猛便跟随段施工协调办公室一头扎进吕梁山,投入到太中银线提前介入的紧张工作中。刚刚从大学校园走向工作岗位,他兴奋地期待着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工作中,大展一番身手,但很快就被现实浇了一盆冷水。
在一次线路精调作业中,李猛负责使用全站仪对线路数据进行测量,由于对新型全站仪操作要领掌握不到位,造成有的测量数据出现了较大偏差,师傅陈彪在复测时发现异常,对他进行了严厉批评。这次失误让李猛明白,工作中的小失误可能影响行车安全,不能丝毫大意,他暗下决心:“要勤学业务,不断提升专业水平。”
在吕梁山的崎岖沟壑中,他肩扛测量仪器,每天平均徒步行走10公里以上,白天跟着师傅学技术,晚上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住处,还要挑灯夜战恶补专业知识。“那时候我们租了山里的一个小楼房作为办公生活的场所,环境非常艰苦,这种磨炼让我在专业和思想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李猛回忆道。
之后,李猛又在汾阳线路车间、道岔攻关组学习锻炼,用一年多的时间,完成了从学生到铁路工务人的角色转变,磨炼出勤勉学习,不怕吃苦的品质,为成为一名优秀的铁路科创人员打下了基础。
敢于挑战 勇当攻坚克难的“猛将”
2011年底,李猛被分配到段线路技术科担任助理工程师,从事线路技术专项工作。
线路技术科的工作和现场不同,在这里李猛不仅需要处理各种日常事务,还需要对现场发现的线路病害进行分析总结,提出解决方案。种类多样的病害中,一个时常出现的问题引起了李猛的注意。
随着铁路运量的增长,列车的速度、轴重、密度都在不断增长,在一些小半径曲线轨道,由于受较大的横向力作用,轨道部件伤损的情况时有发生,人工处理既耗时又费力,为线路的日常养护带来了困难。
“能不能通过优化轨道结构,彻底解决小半径曲线轨道各部件存在的问题?”说干就干,李猛迅速制定了攻坚计划,他一方面查阅了大量的专业期刊,借鉴现阶段小半径曲线轨道的研究成果和整治方法,另一方面又多次前往现场,同一线职工探讨可行的解决方案。经过与同事、厂家技术人员密切配合,不断优化设计思路,一种新型轨枕扣件生产试制成功。该设计通过在混凝土轨枕中预埋铁座结构,对扣件进行强化,增强曲线线路抵御横向力的性能,减少了维修养护投入,有效降低了安全风险。
为了验证新型结构的可靠性,每隔一段时间,李猛都要前往试铺段对线路各项数据进行测量,发现问题再跟厂家沟通优化,用了7年时间对产品反复打磨。“认准了方向,就全力以赴,不能因为有困难就放弃。”李猛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8月,该成果正式通过技术评审,2019年被评为集团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并先后在太原、济南、北京、郑州、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管内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不懈探寻 当好开拓创新的“先锋”
从事技术工作以来,李猛遇到过线路、桥隧、管理、作业设备等许多方面的难题,但他始终保持着刻苦钻研的干劲和探寻难题答案的“好奇心”。
地处山西太行山深处的太焦铁路,是山西连接华中地区重要的晋煤外运通道,由于沿线山体陡峭,岩石风化,松动石块容易脱落侵入线路,如果不及时清理,将危及行车安全。
难题又落在李猛的肩上。他经过反复现场调研,并同相关业务科室进行课题论证,提出研发一种全天候、非接触式自动监测系统,发现落石等异物侵限实时报警,保障列车运行安全。
经过课题组对样机的不断测试、优化,“山体落石监测报警系统”研制成功。该系统采用多目标锁定技术,利用激光检测装置对监测区域实时监测,发现异物马上发出预警,提高了铁路防范安全事故的能力。
李猛深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铁路高质量发展更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他密切关注科技前沿和工务新技术、新装备的发展,不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依靠创新解决问题。“对我来说,科技攻关就像探寻一座富矿,每次成功都很有成就感。”李猛说。
近年来,李猛先后组织完成科研课题14项,获得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集团公司重大科技成果奖1项,集团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发表专业论文2篇,申请实用新型专利2项……多年的辛勤付出结出累累硕果。
2024年2月,李猛成为太原线路车间副主任,面对新的角色挑战,他初心不改。“一线是创新的热土,今后我将继续努力,攻关解决生产实践中的痛点难点,展现新时代铁路基层科技工作者的风采与作为,用科技创新为铁路安全保驾护航。”李猛说。
图文 | 李张永 张超 赵哲昌
编辑 | 马钰
审核 | 武高林
欢迎关注“太原铁道 ”公众号
投稿邮箱:ttrm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