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斌:源于石头中的美味

文摘   文化   2024-08-04 06:01   山西  

家乡晋南有一种食品称“石子馍”,又称干干”和“月子馍”,色泽金黄油酥鲜香,极为爽口,回味无穷石子馍称为“馍”,勿需多述,家乡人把馒头称为“馍”。“石子馍”称为干干”,因为特别香酥干爽,储存时相互碰撞“干、干”作响。“石子馍”之所以又称为“月子馍”,因为有营养好消化,不仅老幼咸宜,家里的媳妇生娃都会准备一些,专门供产妇吃,以消磨时光

石子不是“石子馍”的原料,而是制作这种食品的炊具。“石子馍”是采用“石烹法”制作的食品,与西藏墨脱石锅有着异曲同工之效。“石烹法”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的取火熟食,“神农时,民食谷,释米加烧石上而食之”。到了周代,“燔黍,以黍米加于烧石之上,燔之使熟也”。《面道本源》载,山西有“尧制石饼,面食流芳”的传说。公元前113年,汉武帝祀后土、设宴于汾河之舟中,即有百姓敬献“石子馍”的记载。清代袁牧在《随园食单》里,称“石子馍”为“天然饼”,并对它的制作方法有详细的记述。看来,“石子馍”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石子馍”绵延到现在,其制作已经相当成熟,主要为制作饼坯和烤制两个步骤。做石子馍的前一天晚上需要和面和饧面,原料包括面粉、水、油和少量的盐。将这些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揉成光滑的面团,面变得更加松软有弹性。然后第二天再次和面,制作者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在饧面里上撒上葱花、芝麻、花椒碎叶、五香粉、小茴香、碎花生、瓜子仁、鸡蛋等调料,增加“馍”的酥软感、层次感和独特风味。这些调料不仅提升了石子馍的口感,同时使用不同调料具有一定的地方色彩,譬如花椒叶是晋南万荣和临猗一带的特色。然后分成拳头大小的面剂子,擀成薄厚适中的面饼。此刻面饼中加入油酥,吃起来更加酥脆。只是多了几道手续,制油酥、包油酥,再擀成面饼的过程。在制作饼坯的同时,我们的“石子”同时闪亮登场。“石子”取自黄河或汾河、涑水河边,花生粒大小般益于导热的青石子,淘洗干净并擦净石上水分。在平鏊中倒入油,油熟后再把青石子倒进“炒”热,反复搅拌加热石子使之受热均匀,青石子变得油黑光亮,且达到合适温度。接下来开始烤制,“舀”出加热后的一半石子,将擀好的饼坯平铺在滚烫的石子上,然后再将取出的石子“倒”在饼坯上。加热后的石子能保持整个制作过程中饼坯均匀受热。经过一段时间的烤制,当饼坯香气四溢、表面金黄酥脆时,“石子馍”就熟了。烤制过程中,烤制者要精准把握火候,即石子的“热”度。石子太“热”,面饼就会烤焦;时间短了,面饼烤不熟。石子太“冷”,面饼熟的慢,吃起来很“绵”,失去酥脆感。面饼要一次性“烤”到位,要是“跑气”,就做成了“死面”,成了失败的作品。好的石子馍通体受热均匀,软硬近乎一致。

石子馍咀嚼起来焦香微甜,它层次分明,外酥内软,咸香可口,脆、爽、酥、香一起撞击神经,给人回味无穷之感。石子馍不但好吃易保存,丰富营养,疗效独特。石子中所含的钙、铁质等多种微量元素浸入“馍”中,营养丰富,为上佳绿色食品。石子馍表面有一糊化层,可以中和胃酸、抑制胃酸分泌。石子馍“脆硬”,食用时需细嚼慢咽,“养胃”功效显著,对于一些食欲不佳等症状的孩子有立竿见影的疗效。

在过去晋南农村,我们很难吃到“石子馍”。如今,石子馍已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零食。同时,石子馍经过时光的沉淀、继承和发展,品种丰富多彩。有的如薄饼,吃起来酥脆醇香;有的采用不同馅料,吃起来唇齿留香……但无论如何改进和改良,石子馍依然保持着凹凸不平、色泽金黄的外形特征和味道酥脆、口齿留香的特质。

品味石子馍,就是我们对一种对传统烹饪技艺的尊重与传承。石子馍根植于晋南人的心底,并推陈出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它以固有的特征和特质,占领着我心目中美食景色,霸占着我挑剔的味蕾。


作 者 简 介


武 斌,1971年9月出生,男,汉族,山西省临猗县人,1996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固体地球物理理学博士,副总工程师。获得“四川工匠”“成都工匠”“金牛工匠”“地矿局技术有突出贡献专家”等称号,省级劳模与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武斌城市物探专家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出版物专业书5本,发表物探论文40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8项,计算机软件著作10项。2007年开始业余写作,2008年陆续在《地质勘查导报》《中国国土资源报》《中国自然资源报》《大地文学》《运城日报》《中国矿业报》《华西都市报》《山西日报》《中国煤炭新闻网》《四川工人日报》等发表散文、诗歌、小说近两百篇。有诗歌散文收入《中国短诗精选》《暮色中的城步》《微刊优秀作家作品》《黄浦江诗潮》《晋南有个孙吉村》《尘外那一池月光》《百城诗韵》《河之东文集》《当代精美诗歌选》《走向荒凉》《2019年中国微信诗歌年鉴》《逐梦前行》《相逢河之东》集子。2013年出版了散文集《地质人在旅途》,2014年出版散文集《乡土乡音》,2016年出版了散文集《成都拾遗》,2020年《回不去的故乡》。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会员,有《地质视角看成都》《运城有盐池》《地学诗》等多篇科普作品在《中国自然资源报》等发表。2013年有作品在“书香国土·智慧人生——山东煤田地质杯首届国土资源系统读书大赛”中荣获优秀奖,并入选《书香·人生》。2018年和2020年诗歌获第二届“保护地球精彩地质”科普作品大赛二、三等奖,并被中国地质图书馆收藏。现就职四川省地球物理调查研究所。


我在河之东  您又在哪里
请点击上方小程序

长按识别


我在河之东
大河之东,你我相聚! 《我在河之东》:欢迎每一位河东老乡来这里入住,共同打造诗意栖居的地方,我们共同的故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