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打开微信公众号文章,到处都是上海女子赴瑞士安乐死的文章和评论。有的评论让人很温馨,是一种对生命的敬重和对死者从容面对死亡勇气的赞赏;有些评论让人很是气愤,称什么“上海小资”很是自私,不顾父女之情等等。
死者为大,是中华文明优秀传统的底色,也是对死者最基本的善良。一个43岁女人的死和一个78岁老人的痛,不是我们调侃和取笑的笑资,是一件人间悲剧,更是生命的无助!
正常生活的人,永远无法体验和理会一个长期生病人的感受;感同身受,只有感同、没有身受是永远无法理解的。
选择怎样的生活,虽说是一个人的权力;但是,这种权力背后要背负的幸与不幸,是任何人自己无论怎样都得承担。每个人对于自己的生,是没法选择的;但是,对于自己的死,理论上是有权力选择的,
可是,这种权力很多人都是放弃的!仔细想想,不是他们想放弃,而是该他们选择的时候,他们不一定自己能选择。
我的祖母是刚过花甲之年就去世的,她的去世就不是自己选择的结果,是病魔的突然袭击;我的祖父相比祖母是长寿了一些,虽然是86岁去世的,但是也不是他自己选择的,是在一个春天的夜里无疾而终的。
在我的心里,让一个人选择自己的死亡,是对一个人的残酷。在我的老家,无疾而终,是人们认为最好的修行,也是一个人一生最好的福报。老人瓜熟蒂落的离世,是孩子们心里最大的安宁和宽慰,也是老人一生积德行善、为人处世都好的总结。
其实,到了50岁了,我不知道别人会咋样?我有一种油然而生对死的恐惧和对生的眷恋。本来想着写一篇文章来描述这种心境,总是觉得无从谈起、无处入手;向死而生,虽然是每一个人的人生必然,但是,一个人真正要面对死亡的时候,我想总会是先恐惧、后抗争、最后到无奈和接受。我想对于死,没有任何人会坦然接受!
一个上海女人去瑞士的安乐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女人、一个长期受病魔侵袭女人面对死的勇气,和对自己一生不悔的释然,也启迪人们对生命长度和厚度的深思!鲁迅说过:“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用这个标准衡量,我认为:“这位叫沙白的上海女人,是一位值得尊重的勇士!”
红斑狼疮,被成为“不死的癌症”,不说别的、光听名字,就能令人听而生恐惧之心。一个女人,几十年如一日的活在这种病的阴霾之下,确实是一个值得令人同情的人;假如,她循规蹈矩、尊从医嘱生活,可能会多活几年、甚至几十年;但是,这样的日子是一眼望到头的日子,是一种苟且。
遵从自己的内心,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这只是一个女人在病魔阴霾之下的呐喊!她错了吗?
认为她错了的人,能有怎样的铁石心肠?
能不悔自己的奋斗,不遗憾自己曾经来过这个世界,带着三份感动,按照自己的方式体面的离开这个世界,试问这几点,尘世间有几个人能做到?
我是一个男儿,我深感不如!
我是一个女孩的父亲,我深知养女的不易,起码要比养男孩多操很多心。我能理解一位78岁老父亲的艰难、不易和内心的苦楚,白发人送黑发人,本来就是一种人生最大的不幸;还要顺着女儿,以这样的方式露脸于世人。说心里话,我认为这是我见到的最美、最纯的父爱,是感动上苍的爱!
让喧嚣成为礼赞,让不忍成为祝福,让文章成为祷告,真心祈祷上海的女性勇士,一路走好!
假如您认可我的观点,请您点在看、点赞,并转发和关注下面的公众号,您的支持是我前行最大的动力!
2024年10月29日写于中国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