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课堂上学生的“生成”?

文化   2024-11-26 19:48   广东  


你怎么看待课堂上学生的“生成”?


“课堂生成”指的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而产生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思路等。

特点:
动态性:随着教学活动的推进,不断有新的生成出现,课堂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多样性:生成的内容丰富多样,涵盖学生的不同观点、独特见解、创新思维以及各种疑问等。

不确定性:难以完全提前预知,其方向和结果具有一定的不可控性。

重要性: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为学生提供了表达和探索的机会,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等。

增强教学效果:使教学更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进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在参与生成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自身的主体地位,从而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教师的应对策略:
营造宽松氛围: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善于倾听捕捉: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及时捕捉有价值的生成点,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灵活调整教学:根据生成的内容,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以上内容摘自网络


课堂上学生的生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仍是学生自己的眼界视野、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当然,也会受到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艺术的影响。


我曾经在县城上过一节《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的公开课,这节课我先在自己学校试上一遍,然后才去县城上课。那次异校执教,让我完全被县城的孩子所吸引!我对这些孩子刮目相看,也完全打破了我对五年级孩子刻板印象——这些孩子的生成,真的太精彩了,没想到他们读了这么多的书,表达能力这么强,不仅“一点就通”,而且“触类旁通”!


生源差异,或许是每一位乡村教师怎么绕也绕不过去的坎。


但班级的学习氛围也很重要。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能够带动孩子的思考与表达,“争相举手”、表达自信大方应是每位教师的“心之向往”。


课上,教师的正确引导也是不容小觑的因素。


别是在上公开课时,当我们抛出一个问题,自然是希望孩子们能够顺着我们的思路走,而如果孩子们不小心想“偏”了,我们还要想办法“转动方向盘”,这无形中又增加了我们的授课时间,也让我们措手不及。此时,不仅是考验我们的教育机智,更是展示我们临场应变能力的时候,而这种能力,需要在课堂上长期的积累。


因此,课上学生的“生成”,从某种程度上间接影响了我们整堂课的课堂效果。


问题是,怎么让学生顺着我们的思路走下去,得到我们想要的“生成”?这是个棘手的问题。


可事实上,无论再优秀的教师,上课时也不可能让学生完全跟着自己的思路走,有100%的把握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成”。学生是人,是人,就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他有自己的认识,有自己的思考,更有自己的特点;课上,正是因为这些“各具特色”的生成,才让这堂课更加精彩纷呈,让人历久弥新!


因为,这堂课——真实!


上公开课时,我们会反复雕琢自己的语言,想方设法改进自己的设计,让学生往“正轨”上走,从而得到我们自己想要的“生成”,可是,“人各有异”,更何况是尚未成熟的孩子。有些问题,我们是回避不了的,甚至要欣然接受,想好应对的方式,而这种“接受”的过程,又何尝不是课堂上的另一种美?


思维的火花在碰撞,智慧的光芒在闪耀,情感的洪流在奔涌,灵感的源泉在喷发。这样的课堂,有碰撞,有张力,有思想,更有“人”。

芝麻门开
随心书写教育百花园里的喜怒哀乐——励志、励行、励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