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浙江省丽水市慢行系统规划与更新实践

企业   2024-10-27 21:09   北京  

引言 • 探索城市更新的理想路径


一个项目的完美落地,前期规划是坚实的基础,后期设计与实施落地过程中的精心打磨更是关键所在。中国建科所属中国城市发展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景观生态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城规划景观院)以规划策划为引领,协同发展多板块业务,2024年以浙江省丽水市慢行系统规划设计工作为起始点,相继拓展并落地多个城市更新项目。


丽水市是一座规模不大的城市,其中蕴藏着无数珍贵的宝藏——茂密的森林、蜿蜒的河流、广袤的麦田、绚丽的花园、充满历史韵味的街区,每一处都令人欣喜不已。面对如此丰厚的城市资源馈赠,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设计出既能够满足民众生活需求,又不破坏现有资源,同时还能重构老城区居民与自然内在联系的方案,是中城规划景观院设计团队的目标,也是设计过程中有待深入研究与妥善解决的难点问题。


丽水 • 一座待揭秘的宝藏之城


宏观——“山水城市”的格局


丽水市地貌呈现四面环山之态,北面屹立着白云山,西面环绕着蝴蝶山,东面横亘着梅溪岭,南面矗立着南明山。瓯江与好溪奔腾穿城而过,城中十多条坑塘水系自北向南蜿蜒流淌,融入城市环境之中,已然成为与居民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城市水脉。



中观——“森林城市”的底蕴


依据GB/T37342—2019《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的评价体系,丽水市多项指标大幅超越了标准要求,其中林木覆盖率、城区绿化覆盖率、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森林自然度、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生态休闲场所服务等方面的成绩尤为突出

微观——“花园城市”的未来


为贯彻落实省市大花园建设系列决策部署,推动建设可感知可体验可消费的大花园最美核心区,突出核心区引领示范作用,丽水市扎实实施《浙江省大花园核心区(丽水市)建设规划》,于2021年2月发布《丽水市 “增花添彩” 三年行动计划》,为“花园城市”的建设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慢行系统规划 • 城市更新的重要引擎


坚实的规划基础


丽水市的“三生空间”拥有“三好三美三高”优势——好山、好水、好空气的生态,景美、人美、家园美的生活,高质、高效、高标准的生产,同时拥有“秀山丽水、诗画田园、养生福地、长寿之乡”的美誉。


清晰的规划目标


分析与整合丽水市北城的地势地貌、气候环境、重要资源——河流水系、公园景观系统、历史文化系统、重要功能建筑等因素,梳理丽水市北城最需要关注与提升的慢行区域,最终构建“群山之下、与水相依的城市慢生活”


巧妙的提升策略


打通水脉——串联现有明河坑塘,改造暗河通道,修复硬质驳岸,实现北城18条坑塘廊道慢行贯通。


联通文脉——历史文化慢行道以处州府城为中心、古道为脉络向城外发散,并在瓯江两岸形成历史文化慢行环,串联城墙遗址、古城岛、厦河塔等历史文化点。


山通水达——慢行道沿水系与道路形成一环—多轴的结构,串联白云山、笔架山、小白岩、万象山、南明山以及瓯江、好溪等重要水脉。通过通山达水的慢行道,形成北城核心慢行环——北侧规划白云山脚山林慢行道,南侧规划瓯江滨江慢行道、超马慢行道和小安溪慢行道。


织绿补服——在慢行道之间,结合城市口袋公园和现状公共服务设施区域,设计休息驿站等服务性设施,成为城市慢行系统的点睛之笔。


规划结构——提出“一带、两环、十八廊”的总体北城慢行的规划结构:“一带”为超马滨水综合慢行带,“两环”为北城核心慢行环和文化慢行环,“十八廊”为白云山汇水形成的15条坑塘水系滨水慢行道以及水东片区3条坑塘。


通过规划,最终形成慢行系统总图、通勤慢行规划、体验慢行规划、慢行分类规划、特色慢行规划的“丽水北城慢行系统一张图”。


有序的实施计划


根据现场踏勘情况,最终确定3条滨水慢行系统样板实施段:大洋河、贺家溪(坑)、丽阳溪(坑)。到目前为止,这三个样板段中,前两段已基本实施完成,丽阳溪由于用地等原因暂停。



丽水慢行系统城市更新实践


01

  大洋河段 —— 破茧成蝶

  从困境到华丽蜕变


大洋河位于丽水市城市主干道大洋路西侧,地处丽水北城核心区,南接瓯江滨江公园,是连接丽水市老城与瓯江绿廊的重要生态景观廊道。项目紧邻老城历史文化保护区,设计团队以“古城新生”为理念,通过开放滨水界面、打开视线通廊、增加亲水空间、完善服务配套,沿河打造舒适宜人的滨水慢行系统及文化探访路径。



设计前的困境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场地现状的优势与劣势皆较为显著。拥有水、树等极为出色的自然资源,为场地赋予了天然的魅力与生机,而在交通联通性、功能布局、设施设计、材料选用以及植物搭配等诸多方面,仍存在需要大幅提升和深化改造之处。


改造后的华丽转身


该项目以河道作为载体,紧密结合周边城市功能,在滨水空间巧妙植入多元复合的使用功能,满足市民以及游客多样化的活动需求,实现全时全龄、主客共享的良好局面。通过优化区域慢行系统,完善公共服务功能,为丽水市老城区成功打造了一处焕发新生的活力开放水岸,有效激活老城区的城市夹缝空间。


1. 河岸的生态修复

梳理植被、打通路径,让水岸更生态、使行走更舒适。整体岸线以生态自然驳岸为主,局部高差较大区域采用硬质驳岸结合功能性场地的方式进行处理,从而消解硬质驳岸对景观形象的影响。


 <<    左右滑动    >>


2. 密林的重新利用

大洋河区域存有大量高大乔木林,其间增添园路和休息平台,在炎炎夏日的丽水,周边居民能寻得一处浓密的林荫之所。


 <<    左右滑动    >>


 <<    左右滑动    >>

3. 场地的空间营造街角的互动广场

这里有孩子们无比喜爱的跳跳泉,水花四溅,洋溢着童真与欢乐;有老人们得以休息的遮阴廊架,舒适惬意,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氛围。此外,无障碍道路也巧妙融合汇聚在这个面积不大的区域,让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体状况的人们都能在这里自由行走、互动交流,共同感受城市生活的美好与温馨。


 <<    左右滑动    >>


儿童与老年活动场地

最初,在这片长度约为 1.5 公里的带状用地上,未设置任何儿童游玩设施,功能方面存在明显缺失。鉴于此,设计团队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巧妙结合智慧设施,精心布置了多处充满趣味与创意的儿童游玩空间,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欢乐的嬉戏场所,还通过智慧设施的融入,增加了互动性与趣味性,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习、成长。


 <<    左右滑动    >>


4. 水渠的功能更新

最初,大洋河北侧水渠的四周均被各种地被植物紧密围合,人难以进入其中,水也无法被看到,其功能仅具备单纯的泄洪作用。设计团队通过清理植物、保留大树、增加步道、补充场地与休息设施等一系列举措,使得原本的“无用空间”成功转变为可以休闲散步、交流互动的“积极场所”。


 <<    左右滑动    >>


5. 文脉的历史延续

大洋河南侧毗邻古城,河流沿着城墙潺潺而过,场地内保留着原滋原味的木构六角亭,散发着古朴的韵味。为与古城风貌保持高度一致,同时又能在现有场地的基础上增添市民休闲的好去处,设计团队精心选用质朴的材料以及古典的形式,巧妙地结合保留元素进行有效更新,由此既传承了古城的历史文化底蕴,又为市民打造了一个古典韵味与现代舒适相结合的休闲空间。


 <<    左右滑动    >>


02

  贺家溪 —— 灵韵重塑

  生态与人文的和谐共融


贺家溪是一条南北贯穿丽水市主城区的泄洪河道,样板实施段位于贺家溪中游,穿越多条城市支路,地处丽水市城东片区,位于寿元湖和明星湖西侧,距两湖公园仅300米,周边自然环境资源优越,为丽水市重要的生态景观廊道。


贺家溪全长约800米,宽度15~45米不等,河岸高差最大接近4米,河道整体呈狭谷型。设计团队秉持 “唤醒河道 焕新生活” 的设计理念,以生态惠民、开放亲民、智慧便民为宗旨,致力于激活城市线性空间,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完善公共服务功能,进而提升周边土地价值,点燃区域发展引擎。



现状审视 / 场地现存的挑战与不足



贺家溪交通较为顺畅,但与周边住宅和用地缺乏连接,地面局部采用光面石材,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现状驳岸笔直,缺乏自然之美,局部损坏。道路和岸堤旁乔木品种单一、缺乏层次、长势不佳,无法形成良好景观效果。


重塑策略 / 全方位构建生态人文的滨水廊道


策略一:河道曲化,涵养生态之源

调整现状平直河道与垂直驳岸,形成蜿蜒曲折、深浅变化的近自然式河道。优化河道景观效果,恢复河道生态功能。营造浅滩湿地,完善生态净化功能,并为鸟类、鱼类、昆虫提供适宜生境。


策略二:韧性河岸,践行海绵理念

河岸设计遵循海绵城市理念,提高河道消纳径流、减少污染和蓄滞雨洪的能力。沿线设置植被缓冲带,起到截污滞留的作用,减小城市地表径流对水体造成的污染。河岸两侧预留洪泛区,消纳雨洪水对河道的冲击和破坏。


策略三:活力水岸,畅享亲水之乐

水域是观景和活动的核心区域,水域界定与地形设计相互配合、舒放有致、移步换景,形成既统一又多变的穿行体验。同时水域本身呈现一系列不同的水景形态,如叠水台阶、栈道平台、亲水平台、音乐喷泉等,提供丰富有趣的亲水体验。


策略四:立体慢行,构筑便捷通道

利用立体交通贯通南北慢行系统,并连接河道东西两岸,为游客提供立体、连续的慢行体验。立体廊桥坡度舒缓,方便慢跑、骑行,局部设置登高观景点,可俯瞰全园;游憩步道跨越水体,提供亲水慢行体验;桥下空间兼做休闲驿站,可设置临时水吧、休闲茶座。


策略五:智慧公园,科技赋能便民

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为公园赋能,提高管理和服务能力。智慧公园设施包括了智慧垃圾桶、零售、休息设施、标识导览等。智慧多功能杆不仅为公园提供5G信号,还集成照明、监控、信息发布等功能。


策略六:互动体验,引领未来生活

利用互动感应装置为不同游客提供定制化活动场景。例如在儿童游戏区,利用物理原理为儿童提供探索游戏的场地;通过运动感应装置和互动大屏,提供趣味健身活动;利用感应装置结合声光电设备,打造具有未来感的艺术装置小品,形成夜间城市热点。


重塑效果 / 呈现生态与人文融合的崭新风貌


1. 生态修复,焕新滨水之美

通过河道曲化,成功恢复了河道的生态功能,遵循海绵城市理念,沿岸线设置植被缓冲带截污滞流,预留可淹没区消纳雨洪,提高河道对径流和雨洪的调节能力,使滨水区域的环境品质得到极大提升。


 <<    左右滑动    >>


 <<    左右滑动    >>


2. 立体交通,拓展空间维度

巧妙借助空中和地面立体复合的慢行系统,实现区域慢行系统的便捷畅达。一方面,极大地提升出行的便利性,让人们能够更加轻松地穿梭于各个区域,缝合了泄洪渠对区域用地的割裂;另一方面,在有限的场地中积极向上拓展空间维度,充分展现设计的创新性与前瞻性,并在视线通廊处精心设置空中观景休憩节点,成为人们眺望远方山峦以及俯瞰全园的最佳观景点。


 <<    左右滑动    >>


 <<    左右滑动    >>


3. 复合空间,彰显特色魅力

在街角巧妙设置一座彩虹玻璃栈桥,将其打造成为区域内极具标志性的景观地标。这座玻璃栈桥不仅在白天展现出绚丽多彩的视觉效果,成为吸引人们目光的焦点,而且在夜晚灯光的映照下,更显璀璨夺目。桥下的空间被充分利用,兼作休闲驿站,为人们提供了一处舒适的休憩之所,同时利用智慧互动感应装置精心打造多处特色游玩节点。


 <<    左右滑动    >>


03

  鲜花公园段 —— 繁花绮梦

  色彩与空间的完美融合


城市风廊及配套设施(鲜花公园及地下工程)一期工程位于丽水市城市风廊,西起贺家溪,东接两湖公园,南临贺家溪滨水慢行系统样板段,是缝合区域蓝绿生态板块、打通区域生态景观廊道的重要地块。


一期工程总面积58503平方米,包含公园、温室大棚、地下建筑等。设计团队以鲜花为主题,以“彩虹色的花园”为设计理念,设计花境绿岛、台地花海、鲜花广场、玻璃长廊等特色景点,结合鲜花生长习性打造多样化室内外展示及体验空间。


现状反思 / 剖析场地面临的问题与局限



场地现状多为荒地,河道两侧杂草丛生,零散种植乔木,低洼处积水严重,环境质量和消纳能力差。


设计策略 / 全方位塑造特色鲜明的鲜花公园


策略一:空间布局,科学规划

重新规划和调整公园的空间布局,科学合理划分休闲区、儿童游乐区、花卉观赏区等不同功能区域,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策略二:商业运营,拓展公园属性

将设计、建设和运营策划进行统一考量,涵盖后期业态的精心选择与合理布置以及商业运营所需的空间与条件等诸多方面,从而进一步拓展公园属性,使其不仅局限于传统的景观观赏功能,还融入更多的生活元素与商业活力,真正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公园,为人们打造一个集自然之美、生活之便、商业之活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


策略三:设施完善,提升舒适体验

增加和完善公园各项设施,设置更多休息座椅、垃圾桶、照明设施等,提高公园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策略四:主题打造,营造鲜花盛宴

以鲜花为主题,精心打造精品花境、台地花海、雨水花园、阳光草坪、鲜花广场、下沉花园、儿童乐园等特色景点,展现公园的独特魅力。


策略五:地下开发,扩展空间层次

开发利用公园地下空间,建设地下工程(兼顾人防)面积约达 2.28 万平方米,配置490 余个地下停车位,缓解城市停车压力。这一举措极大地提升公园的用地价值,进一步拓展了公园的空间层次,使其不再局限于地面的景观呈现,而拥有更丰富的立体空间布局,在发挥生态景观功能的基础上,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价值贡献。


提升效果 / 展现特色与生态融合的新景观


1. 生态修复,形成旱湿景观

贺家溪从场地西侧蜿蜒穿行而过,河道驳岸与公园紧密相依、相互依托。设计团队对硬质驳岸进行生态化改造,精心打造湖心岛,形成内湖雨水花园,与河道水体相得益彰,呈现出旱湿两景的独特风貌。在泄洪期间,雨水花园摇身一变成为洪泛区,充分发挥拓宽行洪面、消纳雨洪的重要功能,做到平急两用。由此兼顾并实现了生态修复的目标,使河道与公园的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    左右滑动    >>



2. 鲜花创新,提升功能价值

对鲜花展示空间进行全新定义与诠释,赋予其多重功能属性,极大地提高鲜花展示空间的使用价值,同时配合地上多彩的鲜花玻璃长廊,结合公园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使得公园与商业、停车等功能属性实现无障碍融合。


 <<    左右滑动    >>


3. 活动场地,满足多元需求

精心为不同人群预留充足的空间场地,满足各类活动需求。既考虑到公园未来各项运营项目,为商业活动、文化展示等提供适宜场所;又涵盖儿童游戏的欢乐天地,设置充满趣味的游乐设施,让孩子们尽情释放童真;还有休闲散步的宁静区域,悠然漫步其中,感受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以及健身运动的活力空间,配备专业的运动器材,满足人们锻炼身体的需求。


 <<    左右滑动    >>


4. 儿童游戏,打造欢乐空间

巧妙利用高差地形与繁茂的大树,自然天成地塑造儿童游戏区。在这个独特的区域里,高低错落的地形为孩子们带来更多的探索乐趣,可以在不同高度的平台上奔跑、跳跃,感受空间变化带来的新奇体验。周围高大的树木则犹如一把把绿色巨伞,为孩子们遮风挡雨、提供阴凉。


 <<    左右滑动    >>


 <<    左右滑动    >>


5. 鲜花栽植,营造繁花景观

精心栽植大量的开花植物,使公园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 “鲜花公园”。同时,还预留部分栽植空间,为未来举办各种鲜花展和赛事做好充分准备。无论是规模宏大的国际鲜花展览,还是精彩纷呈的花卉赛事,都能在这里找到合适的舞台。这些活动将吸引来自各地的游客和花卉爱好者,共同见证鲜花的美丽与魅力,进一步提升公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    左右滑动    >>



思考与总结


城市更新后社区的积极性


场所的更新最终都是为了让置身其间的人们能获得舒适与安逸的体验,同时与环境无违和感。大洋河保留的密林,成为白天的暗空间,让人感受风吹过树叶留下的静谧;贺家溪的架空栈桥,已然成为周边社区强联系的纽带,从单纯的交通功能变为人们交流互动的场所;鲜花公园的花房、地下商街、阳光大草坪,弥补了城市与周边社区功能的缺失,构建极佳的生活场景。


 <<    左右滑动    >>


本土设计理念的在地性


在浙江省丽水市系列项目实践中,设计团队紧紧围绕建设花园城市的目标,运用本土设计理念,全力推动城市更新。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科首席科学家崔愷强调的“真实的自然”与“在地性”为根本,充分利用丽水市本底资源,精心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大力提升生态景观品质,深度强化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真正实现丽水市城市功能的完善与特色的凸显。


项目地点  浙江省丽水市

设计时间  2021—2023

竣工时间  2024年

设计面积  61190平方米(大洋河),26489平方米(贺家溪),58503平方米(鲜花公园)

业主单位  丽水市城投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业主团队  金萍、项世文、潘磊、孙国智、陈明、麻瑜东、钟振、李森海

主创团队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所属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所属中国城市发展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景观生态研究院

设计指导  崔愷、杨一帆

设计主持/主创 丁伟、张文婷、刘千伦

景观专业人员  梁宇、王薇、周莹、王维、谭谦、易文媛、周一男、张博、李新彤、范丽君、陈刚、杨雪、于昕雅、方佳楠、蒋榕、刘心玥、丁然、刘杰、张馨月、孟柏伊

设计现场指导  王维、谭谦

建筑专业人员 徐洪岩、胡承江

结构专业人员  孔江洪、田京涛

给排水专业人员 黎松、王存凤

电气专业人员  常立强、肖彦

暖通专业人员  郑坤、宋占寿、郭然

项目摄影  丁伟、谭谦、王维、张文婷、刘千伦、孟柏伊

合作团队  

北京甲板智慧科技有效公司

浙江城市空间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施工团队 

浙江红欣园林艺术有限公司(大洋河)

绍兴市第一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贺家溪)

华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鲜花公园)

备注  文中所述项目名称均为设计过程统称,最终以甲方实际发布为准。


素材来源:中国城市发展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资委直属的,能够覆盖城乡建设领域全部专业门类、整体实力雄厚的大型骨干科技型中央企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