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镇市卫城镇矛盾纠纷调解队:用心巧解“千千结”

政务   2024-11-18 12:05   贵州  
在清镇市卫城镇有这样一支队伍,善于巧解群众心中的“千千结”,把矛盾化解在群众“家门口”。这支纠纷调解队由辖区司法所、派出所、平安法治办、各村(社区)组成,他们熟知法律法规、通晓民风民俗,常年走村入户,奔走于田间地头,为村民普及法律知识,化解矛盾纠纷,用一次次真诚的握手言和,织就了一张坚实的基层治理平安网,全力守护辖区群众的安定生活。

拖欠工钱起冲突,晓理动情化纠纷

近日,纠纷调解队巡防过程中了解到新发村李海军、李军贵两兄弟在外承包了一些工地项目,同时雇请同村的吴发在该工地上进行务工,等到实际结算工资时差了1万多元,由此引发了双方经济纠纷问题。经调查核实,李氏兄弟确实存在拖欠工钱问题,情况属实。于是调解队分别找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阐明利害关系,辨法析理讲同类型的案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双方认识到良好的邻里关系对自身生活、对社会和谐的重要性。经过反复耐心劝导,双方握手言和,吴发得到了自己的劳动报酬,至此一场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每天我们村都会轮流安排队员入户开展平安巡防,有一次我们入户的时候,遇到一件让人头疼的邻里矛盾纠纷,大家都自告奋勇上门调解试试。”新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道兴说,就这样,原本僵持不下的邻里关系,在调解队员的一言一语之间,当事双方逐渐打开了心扉,邻里关系逐步破冰。更难得的是因为共同的生活环境和相似的年龄,受调解的群众甚至和我们热情开朗的队员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兄弟”,都想加入我们的这支正能量满满的矛盾纠纷调解队伍。

田坎边上天地宽,礼让“三尺”又何妨


黎明村调解队正在协调处理开挖田坎矛盾。文燕 摄

黎明村竹林组的蒲正文和刘永贵是几十年的乡里乡亲了,原本睦邻友好,但就在不久前,刘永贵因农事耕种需要,挖到了蒲正文家的田坎,给其一家造成了困扰,蒲正文气不过,就与邻居刘永贵发生了口角,此后事情陷入了僵局。

得知这一消息后,调解队立即组织黎明村的队员们到实地查看田坎开挖情况,现场确实可以看到已经多占了蒲正文家田坎达20余公分。在了解双方说辞后,根据全面掌握事实的基础上,调解队员们转变思路,以古为镜向大家生动地讲述了桐城“六尺巷”的故事,通过劝说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从法理、情理角度解决问题,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一致调解意见,刘永贵答应让出20公分宽给蒲正文,握手言和,顺利化解该起邻里纠纷。

为更好地营造安全、稳定、和谐村居环境,近年来,卫城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自治为核心、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基础,创新治理和服务体系搭建“矛盾纠纷调解会”载体,针对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做到“三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解决,力争将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不断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三微”治理体系。

小小竹叶引矛盾,细致调解不含糊


调解队在坪寨村协调竹子落叶纠纷问题。文燕 摄

矛盾纠纷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也是事关和谐稳定的“大事”。近期,坪寨村“两委”及其调解队了解到黄土坡组村民王飞与欧子秀邻里之间因竹子落叶产生纠纷,调解队对矛盾的前因后果进行分析,最终以拥有竹子方定期打扫结尾,双方承诺一定会遵守调解协议,以邻为善、以邻为伴、和睦相处,该起纠纷最终得以圆满调解。

为发挥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前置防线、前瞻治理、前端控制、前期处理,有效降低辖区矛盾纠纷警情、访情和诉情,从群众身边的“最后一公里”去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卫城镇矛盾纠纷调解队充分联合辖区司法所、派出所、平安法治办、村(社区)等各支力量队伍,不断完善矛盾纠纷调解机制。此外,调解队还将纠纷调解和法治宣传教育有机结合,在纠纷调处过程中不忘向当事人及周边群众宣传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邀请群众旁听纠纷调解,实现普法和调解双提升、双促进,为人民群众送上了法律“营养餐”,力争达到“调解一件、普法教育一片”的效果。

“我们的目标是为群众打造一支专业化的矛盾纠纷调解队伍,既进得了门、又说得上话,这样才能在调解中达到‘四两拨千斤’的良好效果。”卫城镇平安法治办公室主任常履鑫介绍道,下一步,卫城镇纠纷调解队将继续秉持“矛盾纠纷调解前置”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各村(社区)纠纷调解员的作用,以宣传提升工作为契机,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和利益诉求,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避免“小矛盾”演变为“大纠纷”,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营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



通讯员:文燕 吴秋芋

主办:清镇市融媒体中心

审核:杨珊

编审:王艳妮

编辑:张弘扬

投稿邮箱:1848093750@qq.com


爽爽贵阳 湖城清镇
中共清镇市委宣传部信息发布平台,宣传清镇,推介清镇,提升清镇知名度和美誉度,服务清镇经济社会发展。微信号:jrqzxw,敬请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