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啦井街道,从小学大门口经过,沿着通向兰坪县城的公路,我们去寻访啦井街上最后一名缉私队员。一座面向公路有三间铺面的楼房,楼房底层是一家网吧,网吧门口,依地势搭出一间简易的房子,最后的一名缉私队员黄和塾就住在这里。
80多岁的黄老精神矍铄,他来自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因为被抓壮丁后辗转来到兰坪。黄老告诉我们,他家有4弟兄,他是老三,当时壮丁四丁抽三,他家曾出钱请人抵兵丁,谁知过了一年半后就再次抓壮丁,他的弟兄们只有小弟在家了。黄老就这样到了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36师工兵营当了一名工兵,1943年到大理洱海边集训后,参加了收复腾冲的战役。
“我炸了4个碉堡。”黄老断断续续的叙述,将我们带回抗战时著名的腾冲战役。1944年6月6日,以美英为首的同盟国军队在法国诺曼底五个海滩胜利登陆。作为中缅印战区主战场之一的腾冲,发生了最为惨烈的反攻战,创造了亚洲抗战首次收复失地、全歼日本侵略者的辉煌战例。
黄和塾所在的36师,在怒江栗柴坝渡口横渡怒江,另一个师从不远处的双虹桥上渡过怒江,两师直扑腾冲县城。空军炸开城墙后,黄和塾和班里的另两个工兵为一组,冒着密集的子弹,抱着炸药包来到碉堡下,两个战友离开了,黄和塾就将炸药引线捻成一束在火柴盒上擦,点燃引线后才离开。炸掉了第四个碉堡后,一颗手榴弹炸伤了黄和塾,肠子炸断了。两个工兵回营报告黄和塾阵亡了,想不到时过不久,黄和塾紧紧地捂着肚子,一身血水地出现在大家的面前……由美国医生做了手术后,黄和塾被转到了大理第八休养院养伤。
黄老说到这里,激动地撩起了衣襟,让我们看留在肚腹上长长的伤疤。惨烈的腾冲战役留给黄老难以磨灭的记忆,在采访过程中,他不时重复“我炸掉了4个碉堡”的话,不由自主地重复说起腾冲战役的激烈战斗场面。我对这位老缉私队员的抗战经历肃然起敬。
在大理养好伤后,黄和塾就被安排到了大理的乔后盐矿税警队(老百姓喜欢称之为缉私队),当了一名缉私队员。后来,驻防啦井的第八税警队官兵犯事,乔后盐矿税警队被调到了啦井,黄和塾也随之到了啦井,认识了啦井的一位杨姓姑娘,两人相爱后成了亲。
税警队不管马帮,主要任务是堵私盐。背私盐的大多是穷苦人,黄和塾抓到后并不为难他们,叫大家赶快走,别让其他队员看到,免得大家都受到惩罚。久而久之,背私盐的穷苦人都把黄和塾当自己的好友,一旦路上相遇,就会友好地对他笑。
贩私盐的人和缉私队员之间,还会形成一种微妙的关系,那就是私下交易。贩私盐的一旦被抓,就会悄悄地给缉私队员一些钱然后走人。如果没有钱也没有关系,这次放人。下次会送钱来。
如果这样的私下交易一旦被队友看到并告发,不仅贩私盐人被抓,徇私的缉私队员也会受到惩罚。黄和塾的妻子给他生育了一男二女。他曾在妻子去世后回到江西定居,但难以割舍啦井情,便又回到了啦井镇安度晚年。
来源:《云南政协报》(2011年03月04日 第05版)
作者:彭愫英
编辑:何健美
校对:杨泽琰
二审:张居正
终审:张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