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从哪个层面来看,偷懒叫“跑腿”送孩子上学都极不负责任。撰稿 / 柯锦雄(律师) 编辑 / 何睿校对 / 贾宁▲各平台都明确人不“跑腿”在配送范围之内,家长对此还需更谨慎。图/新华社据报道,近日,社交平台上出现了家长下单请“跑腿”“闪送”送孩子上学的内容,引发网友热议。不少家长分享这样的消费经历,个别家长还发帖称骑手服务有平台作保证,送孩子到校后还会拍照发给父母,“可以说非常负责”。市场经济的魅力就在于,你永远不可能预计到你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会满足什么样的需求。“跑腿”小哥就以“同城帮买帮送服务”,满足了个性化需求以及解决生活当中的燃眉之急。个别家长却将送物改为送人,因而出现了借助“跑腿”接送孩子的“业务”。送人,用法言法语来说就是客运而已,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等都是专门满足这类需求的业务。所以,“跑腿”业务当中的送人需求其实是一个伪需求,“跑腿”业务从一开始就排除掉了这类需求,各平台都明确人不在配送范围之内。之所以有这样的限制,最主要还是合规要求,客运服务需要获得道路运输经营的许可。不管是平台还是从事营运的个人,法律上的要求相对而言都更为严格。平台明确不能送人,用户依然发出送人的需求,又有骑手通过平台接单满足了这个需求。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法律关系,又有着什么样的法律风险呢?如果是正常业务,一旦出现问题,比如遗失、损坏,按照用户与平台之间的协议,平台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而送人业务,已经超出平台合同范围,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平台承担的责任可能很小,直接提供服务的“跑腿”小哥责任当然会很大。但有可能的结果,或许又是小哥有法律责任却没能力承担。这样的业务出现,首现还是因为家长心大,没有考虑后果。一些家长当时享受服务时觉得很便利,事后想想可能也会觉得可怕,还是谨慎为好。事实上,“跑腿”送人的需求,出租车、网约车就可以满足,合法合规且更有安全保障。更何况,天冷就叫“跑腿”送娃上学,从父母言传身教角度也并不值得提倡。毕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言行举止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天冷、不想起床就叫个“跑腿”送孩子上学,不仅丢失了亲子教育示范的机会,还会给孩子传递一种错误的人生观:任何事情都可以用钱来解决,责任可以轻易推卸。因此,无论从哪个层面来看,偷懒叫“跑腿”送孩子上学都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其不仅关乎孩子的人身安全,更已触及责任与伦理底线。作为父母家长,理当主动拒绝这种行为,方能让爱与责任成为家庭教育的主旋律。长春一家三口开车坠入松花江,车辆已找到!坠江已超7天,车上有一孕妇
暗访山羊“保养”黑幕:上千只活羊凌晨被灌食增重,活羊被灌“嗷嗷”叫
本文部分内容首发自新京报公号“新京报评论”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欢迎朋友圈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