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
国办发〔2024〕4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巩固和扩大“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以冰雪运动为引领,带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推动冰雪经济成为新增长点,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弘扬北京冬奥精神,牢固树立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构建现代冰雪产业体系。到2027年,冰雪运动场地设施更加完善,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冰雪运动更加广泛开展,我国冰雪竞技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2万亿元。到2030年,冰雪经济主要产业链条实现高水平协调融合发展,在扩大就业、促进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冰雪消费成为扩大内需重要增长点,建成一批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高质量目的地,“冰雪丝路”、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冰雪体育示范区发展迈上新台阶,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
二、持续推动冰雪运动发展
(一)广泛开展群众性冰雪运动。深入实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推动冰雪运动在全国普及发展。丰富“全国大众冰雪季”等品牌活动内容,深入发掘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传统冰雪项目,因地制宜推进群众性冰雪赛事活动“一地一品”建设,引导群众参与适宜的冰雪运动。
(二)推动青少年冰雪运动发展。支持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将冰雪运动纳入体育与健康课程专项运动项目。开展“运动队开放日”活动,定期将各级冰雪项目运动队的场馆资源、训练资源有序向青少年开放。建立健全冰雪项目青少年赛事体系,依法依规开展覆盖各学段的全国性冰雪竞赛和展示活动。鼓励普通高等院校体育单招招生计划向冰雪运动倾斜,在符合条件的普通高等院校设立冰雪运动高水平运动队,支持普通高等院校组队参加全国冬季运动会。
(三)提升冰雪运动竞技水平。强化冰雪运动训练保障,做好冬奥会等重大国际冰雪赛事备战参赛工作。重点冰雪项目成立国家青年队。鼓励家庭、学校、俱乐部等社会力量培养高水平冰雪运动员。发挥举国体制优势,促进各地训练、经费、科医等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支持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等冰雪运动基础条件较好地方建设高水平冰雪训练基地,加大冰雪竞技后备人才培养。注重复合型训练保障团队建设,提升运动队科学化训练水平。支持国内冰雪项目运动队有针对性地开展外训外赛、聘请外籍冰雪人才执教等。
(四)发展冰雪项目竞赛表演产业。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申办、举办国际冰雪赛事。持续开展“跟着赛事去旅行”活动,推动冰雪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以高水平、高品质、安全有序的赛事引领冰雪经济发展。对综合性冰雪赛事活动科学开展风险评估,合理测算所需安保力量,核定赛场安全容量,可售(发)票数量原则上不低于赛场可用座位数的95%。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冰雪主题旅游演艺项目。
三、完善冰雪经济产业链条
(五)促进冰雪经济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冰雪经济“一区两带多节点”空间布局,即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为核心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北方冰雪经济引领区,高质量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和“冰雪丝路”,支持北京延庆、河北崇礼、黑龙江亚布力、吉林长白山、新疆阿勒泰和伊犁等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冰雪经济集聚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冰雪经济。开展冰雪经济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工作。
(六)传承发展冰雪文化。加强冰雪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冰雪文化博物馆。发挥优秀运动员榜样作用,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支持社会力量创作以冰雪文化为主题的文艺和影视作品。充分利用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第十五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等重大冰雪赛事弘扬冰雪文化。
(七)推进冰雪装备器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冰雪竞技与冰雪旅游需要,发挥重大专项资金引导作用,组织产学研用协同攻关,推动研发一批运动员竞技、训练、测试、康复急需的装备器材,加快推动缆车等冰雪装备“卡脖子”关键技术突破。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开发一批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冰雪运动需求的装备器材。发布优秀冰雪装备器材产品目录。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冰雪运动装备器材特色产业园区。引导和鼓励国外知名企业在冰雪装备器材领域积极开展对华投资合作。
(八)优化发展冰雪旅游。启动实施冰雪旅游提升计划。支持重点地区开展冰雪旅游资源调查,建设一批冰雪主题高品质旅游景区、度假区,优化提升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推动北京、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等地建设3—5个全球知名冰雪旅游高质量目的地。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建设冰雪主题的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完善旅游标识标牌和旅游信息共享体系。举办欢乐冰雪旅游季等活动,加强冰雪旅游境内外推广。
四、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
(九)加强冰雪场地设施建设。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利用公园、步道、城市广场等公共用地,建设群众身边的冰雪场地。推出一批冰雪旅游和冰雪运动体验基地。引导社会力量通过改造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等建设冰雪场地。深入推动冬奥场馆赛后利用和多季节运营。鼓励有条件的公共冰雪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支持将符合条件的冰雪设备纳入大规模设备更新支持范围。鼓励采用节能技术,建设低碳冰雪场馆。
(十)提升配套服务水平。加强冰雪运动场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铁路、公路、民航等交通服务,增加冰雪运动目的地列车班次、航线航班。支持为冰雪运动爱好者试点提供冰雪装备高铁便利化运载服务。
五、培育壮大冰雪经济经营主体
(十一)打造一批冰雪领域知名品牌和龙头企业。加强部门协同和央地联动,鼓励地方因地制宜打造冰雪场景和产业集群,支持冰雪领域大型企业集团整合国内外优质资源,布局全球发展,打造一批龙头企业和高水平冰雪综合运营服务商,培育若干具有世界知名度的冰雪品牌。
(十二)培育一批冰雪领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挥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专项资金等作用,引导冰雪文化和旅游企业、冰雪运动企业、冰雪装备器材企业等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培育一批冰雪领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支持中小企业聚焦优势领域深耕细作,针对细分市场或专门客户群体,开发专项技术、独特工艺,提供特色服务。
(十三)积极培育冰雪体育组织。引导社会力量规范组建冰雪运动俱乐部、冰雪运动培训机构。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成立冰雪运动协会,丰富冰雪运动服务供给。
六、促进和扩大冰雪消费
(十四)丰富冰雪消费产品。引导条件成熟的地方创新冰雪消费模式,整合地方雪场资源,推出形式丰富、内容可选的联票、季卡、滑雪住宿套餐等。支持各地发挥冰雪赛事活动溢出效应,组织开展冰雪消费季等商旅文体健融合的促消费活动。
(十五)优化冰雪消费环境。建立冰雪消费产品和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优化冰雪消费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加强冰雪消费者权益保护,支持地方建立冰雪运动、冰雪旅游消费赔偿先付制度。指导各地完善高峰期大客流应对处置机制。引导保险机构创新开发冰雪相关保险产品。
(十六)健全冰雪标准体系。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冰雪标准化建设,提高冰雪场地设施建设和运营、装备器材、旅游服务等方面标准化水平。强化冰雪标准实施应用,推进标准检测认证和国际化建设,提升冰雪运动服务质量。
七、强化冰雪经济要素保障
(十七)加强冰雪人才队伍建设。依托现有高等院校设立冰雪运动学院。支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开设冰雪运动、冰雪经济等相关专业,打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加强冰雪从业人员职业培训和学历教育,推动冰雪相关职业依法依规纳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引导支持符合从业条件的冰雪项目退役运动员从事冰雪运动教育培训等工作。支持引进冰雪项目国际教练、经营管理人员,简化入境签证手续。
(十八)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创新金融产品,加大对冰雪企业信贷投放,优化评级、授信、审批、贷后管理等信贷流程。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冰雪企业上市和再融资、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贷款贴息、政策性担保、风险补偿等方式,有效降低冰雪企业融资成本。
(十九)强化冰雪用地保障。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符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着力满足冰雪经济用地需求,合理安排空间布局。把冰雪经济用地需求纳入国土空间详细规划以及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管理。在新增建设用地年度计划指标中加强冰雪经济项目用地保障,优先用于安排冰雪经济项目建设。支持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依法建设冰雪经济项目。鼓励以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方式供地。鼓励地方结合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推动盘活存量土地支持冰雪场地设施建设。支持地方在坚持集约用地、节约用水用能、严格保护天然林地的前提下建设冰雪经济项目。
八、深化冰雪经济对外合作
(二十)搭建高水平国际冰雪交流合作平台。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冰雪体育示范区、“冰雪丝路”建设为契机,打造面向上合组织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互利共赢新平台。培育自主品牌国际冰雪赛事,建设高水平国际训练基地,加大裁判员、教练员等专业技术人员国际交流与培训力度。
(二十一)构建国际冰雪经济合作平台。支持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设置冰雪专区或举办相关活动。鼓励中国冰雪产品服务走出去,实施“中国冰雪欢迎世界计划”。鼓励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等边境地区开展跨境冰雪赛事、冰雪旅游等民间友好交流,拉紧冰雪人文交流纽带。
九、加强服务保障
(二十二)完善统计机制。加强冰雪经济统计口径研究,围绕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等,开展常态化监测,加强数据统计分析。
(二十三)强化安全管理。加强对冰雪运动场所、冰雪游乐场所、冰雪赛事活动、冰雪装备设施等的安全管理,制定具体应急预案,督促场所经营单位、赛事活动举办方切实履行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安全标准化管理,强化冰雪场馆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健全冰雪领域风险管理和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应急救援力量,配备必要的装备器材,强化训练演练,加强对冰雪运动参与者的安全教育,确保冰雪经济安全发展。
(二十四)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发展冰雪经济、促进冰雪消费的重要意义,强化责任担当、加强沟通协调,认真研究、及时解决冰雪经济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
2024年10月31日
(本文有删减)
信息来源:海北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