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诚:景德镇陶瓷技师学院高级讲师,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一级技师,景德镇非遗传承人,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大师委陶瓷委员会委员,江西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景德镇高技能人才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文化促进会陶瓷艺术委员会研究员,江西省陶瓷教育学会副秘书长。
“景德镇是我生命中第二重要的地方,这里是我的福地。”景德镇陶瓷技师学院高级讲师、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王诚,普通话中夹带浓郁的东北口音,表达对景德镇的热爱之情。
他带来的不仅有东北口音,还有东北苍茫的雪景,这为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增添一抹有色彩的白。
与景德镇传统绘画中的留白以及玻璃白不同,王诚的雪景自带东北属性,以及浓郁的个人风格。
“我(作品里)东北雪景的白不是纯正意义上的白,它是有色彩的白,是一种对比印象的白,这种白是加工过的。”
用色彩描绘白,他将本科油画专业所学融入到陶瓷绘画上,描绘自己独有的人生色彩。
2007年,王诚放弃广州美术学院的调剂名额,从东北来到景德镇读研。他以专业调剂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景德镇陶瓷学院(现景德镇陶瓷大学)雕塑系,开启“景漂”生活。
油画科班出身的他,在素描、造型、色彩等方面轻车熟路,接受过专业的艺术教育及审美素养,倘若一条路径直走下去,或许深度更高。
但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他换了一条赛道。瓷画这条赛道看似陌生, 但殊途同归,艺术最终会碰撞在一起。
从油画到瓷画,对王诚而言,是跨界,但并不是从零开始。相对于油画布面的柔软与暖,陶瓷材料坚硬而冰冷,工艺性极强,将油画搬上陶瓷上,需要经验的指引,更需要对料性的掌握。
他在福地,遇到了贵人。他结识了老一辈陶瓷艺术家向巧云,她是爱人(彼时还是女朋友)的外婆。
是外婆更是启蒙老师,她是“蝴蝶王”正宗雍正粉彩传人,景德镇陶瓷界元老级人物,景德镇轻工部陶研所第二代画家。当年,为了培育新生代技能型人才,她从陶研所调往景德镇技工学校(现景德镇陶瓷技师学院)工作。
从花鸟入手,再到研究独门外婆的绝技“粉彩蝴蝶”,王诚这一学就是五六年,兢兢业业,笔耕不辍,受益匪浅。
但时间久了,创作便很容走进陷入舒适区,如何从舒适区走出来,在得心应手的传承中建立自己的符号,这至关重要。
东北雪景,这一自带地域IP的元素顺理成章地成为王诚的艺术符号之一。
在王诚的瓷画作品中,东北雪景的苍茫与幽清,意境深远。他如果画雪,就不只是画雪,他会在雪地里画一只或一群狼,使整个画面都有了灵性。狼作为一种图腾精神,象征着坚毅不屈、勇敢、忠诚、团队精神,也能充分展现了荒野气息。
“尽可能远离繁杂的闹市,营造一份非常静谧的氛围。”谈到为什么画狼而不画狗,甚至不画村居,因为他不希望画面中有日常生活的气息,而更追求野性的自然之美。
大自然的神秘感,他选择通过荒野中的狼带领我们去探索,这种生命本真的美。
在他的画面中,逆光反衬下,雪景变得十分柔和、神秘,野狼采用传统陶瓷绘画技法,丝毛十分细腻、传神,动静之间,自然的和谐之美、原始之美呼之欲出。
通过写实的技巧表达内心,这是王诚标志性的创作手法。
“技巧再重要,都是要表达你的个性,我是学院派,会更要求去表达个人的思想和情绪,当然技法也很重要,但是把技法作为你表达内心的一个手段,为我所用。”
在王诚看来,无论是写实抑或抽象,都只是表达内心的一种外在形式,作品的精神内核是思想。
《金猴献寿图》这幅作品,是一幅传统工艺与油画素描技法相结合的力作,画面中的猴子从视觉上采用国画“有聚有散”的构图方式来表现,而猴子的毛发是传统丝毛法,完全是用笔尖丝出来的,细节感拉满,但金猴的骨结、手腕部分则是通过素描中的阴阳来表现,眼睛则是透视效果。
一幅经典的作品,是对各种技法的巧妙融合,而非割裂强调。在这一点上,王诚在实际的探索中,已经游刃有余。
现如今,从当初的“景漂”早已成为“景沉”,王诚对景德镇这片土地的热爱,他正在用行动表达,将自己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这是他作为教师的职责,更是他对这座城市表达感恩的一种方式。
主笔:《见瓷如面》栏目
编辑:徐培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