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次来这个早市还是在一个月前,那时东北油豆角大量上市,整个市场绿意铺展,视觉十分震撼。
油豆角以独特的绵密口感令人回味无穷,适宜与排骨或其他肉类同炖,成就一道道令人垂涎的佳肴。在长春品尝过一次油豆角后,我对它的味道与口感颇为喜欢,于是便来早市购买了几斤,特地寄给河北的家人尝鲜。父母尝过之后,亦是赞不绝口,还说刷新了他们以往对豆角美味程度的认知。
除了豆角,其他源自乡土的东北特产,正通过商家的多样化服务、日益便捷的物流,在全国叫响知名度。
“我们开通了快递服务,将东北大米、玉米碴子送抵全国各地,如今销量更多了!”一位粮食摊主欣喜地向我展示手机上的订单,“看,又有来自北京的顾客订了10斤玉米碴子,我们今天就能发货。”
“黄元帅苹果,嘎嘎甜!”“豆角,六块六块!”“纯手工干豆腐,只要6元!”“咱家柿子又脆又甜!”“老式槽子糕,买一斤送半斤!”……耳畔充满了爽朗的吆喝声,这独具特色的东北口音为那本就实惠的价格又添了几分吸引力。
摊主不仅热情洋溢,还以连卖带送、免费品尝、大方抹零等操作,把东北人的性格体现得淋漓尽致。我不由得心生感慨:“不是超市去不起,早市更有性价比。”
早市上的吆喝声,不但激发起我的购物欲,也在传递着真实生活的脉脉温情。
“孩儿,这些水果你先放到咱家摊位上,出去的时候再拿走。”“孩儿,可以先尝尝再决定买不买,不买也没事儿。”……在东北早市,年轻人通常会被年纪较长的摊主亲切地称作“孩儿”。摊主的一句关怀、一次对自家商品的推介、一番讨价还价等这些日常互动,让作为“孩儿”的我更添几分真实而宝贵的生活体悟。
一阵阵香气袭来,灵敏的嗅觉被悄然唤醒,香料味道扑鼻,油条勾人味蕾,卤味香飘四溢……这些味道在风中弥散开来,合奏成一首味觉交响曲。
我穿过几排人头攒动的摊位,一家碴条店映入眼帘。碴条就是用玉米做的面条,是长春人主食之一,煮熟后,再打上各种卤汁,吃起来口感细腻爽滑。
玉米作为东北主要农作物,在丰收季节的早市上变换着花样,丰富着人们的味蕾。除了碴条,还有黏糊的大碴粥、软糯的烀苞米、香甜的玉米饼……这些吃法,得益于黄金玉米带和黑土地的馈赠。
碴条老板热情地招呼我:“孩儿,来一碗碴条不?现做现煮,热乎着呢!”
我点了点头,找了个位置坐下,等待着美味上桌。
老板随即熟练地将碴条放入滚烫的水里,不一会儿,再用漏勺捞出来,迅速过一遍水,再盛入碗中。
在碴条上浇卤汁、辣椒后,一碗热气腾腾的碴条便呈现在面前。我用筷子轻轻搅拌,让每根碴条都裹满汤汁,然后夹起一筷子送入口中,顿觉暖意融融。
坐在旁边的是一对看起来年逾古稀的老夫妻,两人拿筷子的手微微颤抖,眼睛里却是盈盈笑意。或许这是他们极为平常的一个早晨,但他们之间流露出的那种幸福感,着实让人羡慕不已。
当然早市上更多的还是中年人,他们是一个个家庭的顶梁柱,赡养老人,养育子女,用柴米油盐经营着温暖的家庭。早市便宜的物价、丰富的种类是他们不能错过的购物机会,来一回早市,一家几口几天的吃喝就完美解决了。所以说,早市是众多东北家庭基本生活物资的来源,其重要性无须言明。
也可以说,早市就是生活。通过观察那些穿梭于早市的人群,从他们脸上洋溢的满足感,我不难发现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他们享受着讨价还价的乐趣,享受着发现物美价廉商品时的兴奋,享受着品尝美食的安逸,享受着逛遍市场的快意。天性乐观的东北人,从不掩饰自己的内心,幸福就要挂在脸上。
我在早市上走走停停,用心观察着市场上的每个人。这就是生活,这就是烟火人间。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只有把自己融入到百姓的生活当中,才能感知个中滋味,品味酸甜苦辣,让自己的嗅觉更加灵敏,才能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这个时代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