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最近中国举办了很多不同类型的论坛,这些活动的意义不容小觑,尤其是今天的通州·全球发展论坛。论坛发布的《人类2050:人与社会全面发展》报告至关重要,希望大家重视并认真学习其中的重要观点,我也将把这些关键内容带回波兰。
中国现在发展得非常好,为什么世界各地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我认为,一个可能的解答就是,在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缺少某种合理性。什么叫做合理性呢?合理性就是我们积极地收集信息,在这个信息基础之上来做出决策。比如,中国积极地服务中国的人民,并且为了更好地造福中国的人民,推动国家的发展,中国也在积极地评估现状,搜集各种信息。中国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关注自身利益,还兼顾欧洲、亚洲等地区的共同利益,同时积极吸收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广泛了解各方情况。
这也是大学如此重要的原因。例如,今天的论坛就是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这充分展示了我们的研究人员和学术机构在推动国家发展中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然而,世界上仍存在一些现象,某些地方不尊重研究和实际情况,往往仅依赖媒体所传达的信息,比如社交媒体和报纸。这种现象导致理性思考的缺失,不仅在民众中普遍存在,一些国家的政策制定也受到影响,进而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因此,一些国家面临这些问题,难以与中国竞争。以波兰为例,波兰被认为是欧盟内成功发展的典范,不仅如此,在东欧也是增长最快的经济体。我担任副总理期间,始终强调尊重实际情况和知识,以理性为基础进行决策。但这种不理性的现象,我确实也亲眼目睹了很多例子。
未来,我们一定要确保在进行政策制定的时候尊重理性,特别是要重视知识,尤其是在知识型经济的发展中。这一过程中无疑面临许多挑战。今天我们讨论的共创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包容性和普惠性,有时被视为口号,缺乏实际政策的支持,甚至没有得到政府的真正关注。同时,世界各地还出现了冲突和紧张局势。因此,我们需要深思问题的根源究竟在哪里。
首先,我们需要在思想上达成共识,例如推动可持续发展、全球繁荣和公平的收入分配,这些都是我们共同的目标。然而,由于不同的价值观、做法、梦想和目标,可能会出现各种差异,甚至导致相互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不仅限于政治层面,有时也会扩展到经济领域,甚至会引发军事冲突。作为一名经济学教授,我深知这些复杂性。
此外,还有利益的问题,我们在思考2050年愿景时一定要避免这种利益的冲突,尤其是经济利益的冲突,无论是现在、过去还是未来。我们常常听到人们谈论绿色转型,但相关政策并不总是合理。例如,美国政府的相关政策以及欧盟的跟进措施,如增加进口关税和建立贸易壁垒,这些都将影响中国电动汽车和新能源等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我们要推动绿色转型,要保护环境,要应对气候变化等等。中国制造的新能源汽车本身具有非常强的竞争力,尤其是在欧洲市场、德国、日本、韩国,当然包括在美国市场都是非常有竞争力的。但是,政策制定者一方面大讲特讲自己特别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另一方面部分政策制定者却不愿意接受进口这些中国产品,这种矛盾显而易见。
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出现了许多现象,比如有人会说要“脱钩”,有人说“降低风险”。我作为经济学家,从全球经济的角度来看,并不存在所谓“产能过剩”。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能够生产很多不同的产品,比如我刚才提到的汽车、光伏板、电池等,这些产品的生产量已经超过了国内需求,完全可以与国际市场分享。因此,从美国和欧洲市场来看,当地生产商缺乏竞争力,这些经济体无法与中国竞争,从而导致了利益上的冲突,不仅仅是思想上的冲突。我们面临经济利益的冲突,这种情况可能演变为政治上的冲突。有人甚至认为,第二次冷战已经由美国开启,并强加于中国,这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
我们真正希望实现双赢的全球化,共同享受未来的繁荣,但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一目标变得更加困难。在我研究经济学时,我认为这并不是新的现实主义。多年来,我一直认为环境、社会和治理(E、S和G)是可以相互反馈的,社会的凝聚力、经济的平衡与可持续发展三者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我们需要充分利用这种关联。
在中国人民大学所做的相关研究工作中,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个关键点,现在得重新思考一下发展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昨天和今天,我听大家讲过,也看过一些资料,今年头三个季度,中国的GDP同比增长速度是4.8%。我们了解到,德国的GDP反而收缩了0.3个百分点。
现在很多国家仍然把GDP当成主要发展目标,企业、政府和经济各参与者都在努力提高GDP增长速度和人均GDP。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就会忘记环境的重要性。还有社会凝聚力的问题,这个维度也常常被忽视。
因此,我们要将这三个维度连点成线,建立联系,因为社会、经济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之间会相互互动和反馈。这三个维度每天都会影响我们的未来,也影响未来的共同繁荣。这些都紧密相连,做好一个维度的同时,我们也要兼顾和照顾到其他两个维度。
这些新的领域是我想研究和分享的,大家甚至可以把它称为“有中国特色的新现实主义”。然而,在目前全球经济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我们却缺乏这种类型的思想。刚刚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理提到的例子就是,经济上最成功的国家多年来却没有获得诺贝尔奖,而95%的诺贝尔奖得主都是美国人。最近宣布的新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虽然不是美国出生,但也是从美国引进的人才;另一方面,这也反映了国家人才的流失,因为美国吸引了很多全球人才。
所以,我们需要真正思考这些问题。中国的发展模式非常成功,而且是基于知识的。例如,中国在制定政策时尊重实际情况,这与欧盟以及许多其他国家的做法是不同的。
除了重视市场作用和竞争力外,我们还需要关注技术路线。在解决许多挑战时,更加重视技术路线是必要的。我希望今天发布的报告及其内容,以及大家的讨论,能够真正对中国以及世界各地的政策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因为我们要解决的挑战不仅是政治问题,也涉及科学问题,我们都知道这些挑战该如何应对,以实现经济发展。
最大的问题不是来自科学界的,而是要看政界愿不愿意拿出这个意愿,愿意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知道,必须有足够的动力驱动大学构建发展共同体的努力。因此,在政策方面,我们仍然需要认识到,在理念上、行动上的一些矛盾之处和冲突之处。所以,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我们仍能看到这么大的差距。这主要是因为我们有很好的意愿,但理论与现实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因此,我认为需要有第三方的视角,以客观的方式分析这个议题,并以不同的方式阐释同样的信息。
有些国家希望中国能够帮助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实现追赶,但仅仅依靠中国的经济发展和腾飞是无法实现的。像美国这样的国家或许还不能够接受目前全球发展势力的现状,他们对于崛起的中国有自己不同的解释。另一方面就是无知,有的时候,人们过于无知,对于世界上发生的事情毫无知觉,正是这样的无知导致他们对于一些事实视而不见。
在我的祖国波兰,确实有些人对于目前中国发生的事情有误解,对于非洲发生的一些事情有误解,或者对于世界上其它地区发生的冲突有误解。我想要说的是,我们现在该做的事情就是尽快启动头脑风暴,沟通、讨论、对话是我们非常必要的一个实现思想成就的前提,这样它也是我们未来共同繁荣的前提。
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对话,而不是单方面地输出;我们希望有更多的讨论,好让我们的观点分享更加高效,这样才可以真正地去创立一个人类的新时代,来实现我们众多的发展目标,就像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先生在昨天的会议上指出的,如果没有中国的努力,世界上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千年发展目标的进程就会受到很大的阻碍。在2000年、2030年、2050年,我们分别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我认为这些目标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我们努力本身。实际上,整个世界都深受中国的影响,而中国在近些年的腾飞,这些具体数字也说明了一切。
当然,世界银行也有非常多详尽的数据,昨天我们也看到联合国对于中国近些年的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或许在几十年前,中国还有很多人生活在极端贫困中,但现在中国已经根除了这种极端贫困。同时,许多基于理论和知识的政策在中国也得到了成功实施。最后,我要特别感谢中国人民大学所做出的努力。我相信,通过“通州·全球发展论坛”这样的平台,我们可以激发更多观点的碰撞,通过贡献这些思想和理论,我们能够在未来更有效地推动基于知识的政策实施。
推荐阅读
重要!重要!重要!
微信改版打乱发布时间
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文章更新
大家可以将“人大重阳”设为星标
点击上方的公众号卡片
再点右上角三个点
就能看到“设为星标”
保持联系,一起前行
// 人大重阳
///
RDCY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投资向中国人民大学捐赠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聘请了全球数十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旨在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人民。目前,人大重阳下设7个部门、运营管理4个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来,人大重阳在金融发展、全球治理、大国关系、宏观政策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认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