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BT话题如今似乎成了每个国家绕不开的热议点,尤其在西方社会,女同性恋(Lesbian)的身份与历史也有了更多的研究和讨论。那么,女同性恋的历史渊源到底是怎样的?
首先,LGBT(Lesbian, Gay, Bisexual, Transgender)中的L,即女同性恋,绝不是现代才有的现象。其实,中外古代都有关于女同性恋的记载,只不过在古代文献中,它往往被掩盖或处理得相对隐晦。
比如,在中国汉代史书《后汉书》中,曾提到“对食”关系,描述宫中女子相互间的同性关系。这种“对食”关系被视为“如夫妻般的情感依附”,虽然常伴有嫉妒情绪,但在当时并不被大肆批判,只是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被轻描淡写地记录了下来。.
《后汉书·皇后纪·孝明马皇后纪》
“宫人以不得见幸,辄共相悦,号为‘对食’。”
这句话描述了宫女之间的一种同性亲密关系,意思是宫女因无法得到皇帝的宠幸,彼此产生亲密关系,它不仅出现在《后汉书》中,也有在其他古籍中的记载。
再比如,清代小说《聊斋志异》中,蒲松龄在一些怪异的故事里暗示了女性之间的关系,但这些描述大多被笼罩在“姐妹情谊”或者“友谊”之下,不足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一则关于“莲香”的故事被认为含有微妙的同性情感暗示。
在这个故事中,两位女子——莲香与阿绣——关系亲密,情感深厚,甚至有着一种超越普通友情的依恋。她们互相关心,感情表达到了一种极为亲密的程度。虽然没有明确提到同性恋情感,但她们之间的深厚情感引发了一些关于同性情谊的解读。原文有提到两人关系密切的部分:
“阿绣常与莲香同寝。情意款密,虽极寒暑,未尝相离。”
这句话表现了她们同床共寝,彼此情意深厚,令人遐想。这段故事引发了后世一些对于女性间特殊情感的探讨。
虽然不能明确说这是同性恋关系,但它确实提供了关于女性之间深厚情感的一种文学表现,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
不过,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女同性恋现象时有出现,但古代社会普遍对同性恋(无论男女)没有过多关注,原因很简单:当时的性别观念、家庭观念、乃至权力结构都决定了同性关系难以对社会构成威胁。古代更多关注的是如何传宗接代,繁衍后代,所以只要不影响家庭结构的延续,社会对于个人的性取向往往采取一种不闻不问的态度。换句话说,古代社会其实是“默许”的,但这份默许并不代表宽容,更多是因为其隐蔽性和无害性。
到了20世纪初,随着西方性学理论传入中国,女同性恋的概念在五四时期(1910s-1920s)才逐渐被讨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通过西方性学理论(如Krafft-Ebing和Havelock Ellis)定义女性同性恋为一种病态或偏差。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对女同性恋的描绘既有清纯的理想化,也有病态的污名化。女作家们尝试在文学中描写这种情感,但大多数时候,这些描写要么被轻描淡写为“无害”的姐妹情,要么受到当时主流性学话语的影响,被贴上“堕落”的标签。
而在西方的历史上,同性恋的故事更为复杂。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人们对于同性恋的看法是相对开放的,尤其是男性之间的情感被赋予了高度的文化意义。
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女性之间的情感和身体关系被认为是正常的社交活动的一部分,然而并未得到深入探讨。到了维多利亚时期,随着社会对女性角色的严格规范,女同性恋逐渐被认为是一种病态。但女同性恋的故事在这些记录中相对较少,似乎女性的角色更多被限制在家庭、繁育和服从之中。直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随着社会性别角色的变化,女性同性恋者才开始逐渐浮现于西方文化中。
例如,作家维多利亚·沃尔夫的小说《奥兰多》就以隐晦的方式描写了同性恋情感。
《奥兰多》中描写了性别流动性与情感的多样性,而书中的主角奥兰多在四个世纪的生命中既经历了男性身份,也成为了女性。这本小说并不直接描写传统意义上的同性恋情感,但通过奥兰多的性别转变和与不同性别的人的情感关系,沃尔夫探讨了性别、爱情与身份的流动性。
在奥兰多变成女性后,她与萨莎的感情被视为对爱情的复杂诠释,其中沃尔夫含蓄地描绘了跨越性别界限的情感。原文如下:
“...she was like a fox, or an olive tree, or a green hill-side, which are all equally lovely but different altogether. The truth is, I feel a thousand emotions with regard to you that I never felt before.”
这个段落描述了奥兰多对萨莎的深厚情感,这些情感不拘泥于性别或传统的爱情形式,而是更为复杂多样。
沃尔夫的小说《奥兰多》被认为是对性别与爱情流动性的一种大胆探索,特别是在20世纪早期同性恋关系被压抑和不被社会所广泛接受的背景下。
到了20世纪70年代,西方女同性恋群体才开始获得社会的认可和自我认同,尤其是在女权运动和LGBTQ运动的推动下,女同性恋的社会地位和权益逐步改善。
女性角色的独立与解放是LGBTQ文化崛起的关键之一。20世纪的女权运动极大推动了女性的自我认同与性别意识的觉醒,女性不再仅仅被限定在家庭主妇或母亲的角色中,而是被允许追求个人自由和独立性,这其中也包括性取向的自主选择。现代女同性恋的出现,可以说是女性自主性觉醒的一部分。
其次,现代社会的性别平等与多元文化的包容性,使得女同性恋文化有了更广泛的土壤。西方国家尤其注重个体自由与权利的保障,LGBTQ群体的权利得到了法律和制度的保护。例如,许多国家已经通过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法律,这为LGBTQ群体提供了社会认同的基础。在这样的环境中,女同性恋不再像古代那样需要隐藏,而是能够公开表达自我。
当然,也有人会说,LGBTQ文化的流行是因为当今社会的“政治正确”。这一点确实不容忽视。现代社会高度重视平等与包容,这使得任何形式的歧视都变得难以立足。对于LGBTQ群体的支持成为了某种道德高地,这无形中推动了文化的普及与传播。
LGBTQ文化尤其是女同性恋的崛起,既是社会文化演变的结果,也是个体权利意识觉醒的体现。从古代的隐蔽与默许,到现代的公开与自信,这一历程背后,反映的正是人类社会对多样性与自由的追求。